為何說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

腦洞大開的一個問題,項羽為什麼要自刎烏江,這個問題後人有很多解釋,但是項羽真的是要保持所謂的貴族氣節,不願意苟且偷生嗎?

項羽在被困烏江邊的時候,對屬下二十八騎說:“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原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為何說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

由此可見,項羽自始至終,一直認為自己的滅亡是天意,是老天爺要滅亡他,而不是自己的無能,他自刎於烏江,充滿了個人英雄主義的悲壯。

那麼說劉邦真的理解了項羽為何要自刎嗎?恐怕在項羽自刎的時候,他就清楚地知道。畢竟在政治手腕上,劉邦和項羽完全不是一個段位的。但是恐怕對於項羽的死,劉邦在臨終前,更加明白,項羽必死無疑,即使渡江,也必死!

為何說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

楚漢相爭,項羽輸在戰略,在正面對決中,並不輸於劉邦

正如項羽所說,在楚漢對決中,項羽是輸在戰略佈局,而非戰場對決,項羽與劉邦在滎陽一線的對決,項羽的楚軍始終是佔據優勢的。

彭城之敗後,劉邦收拾殘軍,退守滎陽,項羽率軍將滎陽團團圍住,劉邦形勢十分危急,幸虧紀信假扮劉邦,從城中衝出,吸引項羽追擊,才為劉邦爭取了逃走的機會。

滎陽之戰後,劉邦退入宛、葉一帶,派隨何說服英布反叛項羽,進入成皋抵禦項羽,結果項羽率軍猛攻,成皋也被項羽攻破,劉邦逃往鞏縣,才止住潰敗。

為何說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

正在劉邦被項羽攆的滿天下跑的時候,劉邦的幫手出現了,彭越從背後偷襲項羽腹地,項羽不得不親自率軍攻打彭越,劉邦趁機奪回成皋。

彭越退兵之後,項羽與劉邦在廣武對峙,劉邦被項羽在陣前用弩箭射傷,漢軍退回成皋。不久韓信拿下齊國,項羽派龍且救援齊國,韓信大破二十萬齊楚聯軍,斬殺龍且。

彭越又從上谷城出兵襲擊項羽背後,項羽大怒,率軍迎擊彭越,命令大司馬曹咎堅守成皋,鍾離昧堅守滎陽,曹咎被漢軍的挑戰激怒,出兵迎戰,被劉邦一舉擊破。

為何說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

項羽聽到曹咎戰敗的訊息,不得不提前結束與彭越的對戰,回軍迎戰劉邦,正在圍攻滎陽的漢軍全部退走。此時楚漢正面對峙的戰場,項羽雖說已經優勢盡失,但是劉邦想要將其擊敗,也是基本不可能的。

垓下之戰,項羽並非敗給了劉邦,而是敗給了天下人

項羽的楚軍腹背受敵,後方的糧草通道,被彭越斷絕,不得不與劉邦簽訂“鴻溝和議”,放還劉邦的家眷。項羽撤軍後,劉邦採納張良和陳平的建議,一鼓作氣,消滅項羽。

劉邦一方面號令各路諸侯圍攻項羽,自己親率本部兵馬追擊,結果把項羽追急了,在固陵狠狠修理了劉邦一頓,可見此時項羽也並不是劉邦可以隨意拿捏的。

為何說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

垓下之戰爆發後,劉邦、韓信、彭越、英布、劉賈、周殷等合兵六十萬,將項羽圍困在垓下。漢軍以韓信為總指揮,統兵三十萬與楚軍交戰,楚軍擊退韓信中軍,被漢軍左右兩翼擊退,大敗而退,項羽連夜率八百騎突圍而逃。

垓下之戰中,劉邦集團的成分是非常複雜的,有一開始就跟著劉邦幹項羽的劉賈、彭越,也有從項羽屬下不受用,投奔到劉邦麾下的陳平、韓信,同樣有被劉邦拉攏過來的英布,更有從項羽集團投降過來的西楚大司馬周殷。

可以說,劉邦能夠打敗項羽,幾乎團結了全天下可以團結的所有力量,這就代表著打敗項羽的,不單單是劉邦自己的力量,可以說是全天下的力量,是天下人打敗了項羽,用賈誼的話說就“一人之心”對決“天下人之心”。

為何說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項羽逃過江東,還有用嗎?一點用也沒有,很多鬱郁不得志的文人,一直在描繪項羽的英雄主義,不過是用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怨氣罷了。

其實在項羽東逃的過程中,《史記》中描寫了一個非常矛盾的現象,項羽逃到東郡,向老農問路,老人家故意給他指了條錯路,令項羽陷入沼澤,被漢軍追上。

項羽被老農引入沼澤,可見對於楚軍,百姓是沒什麼好印象的,能坑一把是一把,跟小鬼子差不多。而到了烏江的時候,又有烏江亭長接應他渡河,這樣的記載難道不前後矛盾麼,難道是烏江亭長是隱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奸細!

為何說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

可能這個故事情節,不過是司馬老先生自己加上的一段,與後世一樣,把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主義刻畫到了項羽身上。其實對項羽來說,渡過烏江,到達江東又能如何?

隨著周殷在九江反叛,投降漢軍,江東之地,可謂是“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真正心向項羽,恐怕在劉賈、英布等人的掃蕩中已經所剩無幾了,因而項羽認為這是天意要亡他。

可能作為政治菜鳥、軍事天才的項羽不能理解自己為什麼會失敗,只能歸於天命,但是作為政治老炮的劉邦,豈能不明白項羽因何失敗呢,終究是“得民心者得天下”,項羽縱使過了江東,不過是死於獄吏之手罷了。

為何說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

《垓下曲》是英雄末路的無奈,《大風歌》是帝王對社稷的擔憂

如果真要說項羽和劉邦有什麼共鳴的話,可能他們在臨終前對人生和未來發出了一聲無奈的感嘆,可能在吟唱《大風歌》的時候,劉邦最能理解項羽在垓下時的心情。

項羽率領十萬楚軍,被六十萬漢軍圍困在垓下,作戰不利,四面楚歌聲起,項羽感慨悲嘆之下,吟唱出《垓下曲》,既有叱吒風雲的英雄氣概,更有無力破局的悲痛嘆息。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為何說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

同樣事情,發生在七年之後,劉邦帶病平定英布的叛亂時,身中箭矢,病體越來越沉重,自知時日不多。撤軍經過沛縣時,召集沛縣曾經的朋友、父老鄉親一同宴飲,藉著酒勁,劉邦作出了《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在劉邦直抒沛縣起兵、奪取天下的豪氣之後,也表現出來一代帝王對江山社稷的深深的擔憂,尤其是北方還有強大的匈奴,時刻威脅著大漢的邊陲。

對於一個行將就木的老皇帝來說,既有窮人顯貴的得意,也有身為帝王的豪氣,更有對身後之事的無奈,此時的劉邦,可能也會想起項羽臨終前的那一幕吧!

TAG: 項羽劉邦彭越垓下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