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無情帝王家——四位“過河拆橋”的帝王們

打天下需要一群人殫精竭慮、出生入死。得天下後,一人獨貴。身為帝王,必須有異於常人之處,或謀略、或權術。多少帝王過河拆橋、卸磨殺驢,這在他們只是掃清前進路上的幾塊絆腳石而已。以下幾位君王皇帝,在歷史上算是出了名的可共苦不能同甘。

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食糲食,著粗布,勵精圖治,伐吳雪恥。但“三千越甲可吞吳”,少不了范蠡和文種的輔佐。

范蠡早看出越王勾踐的本性,遂隱退。並寫信給文種說,“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看完之後,稱病不朝。

有讒言說文種有叛亂之心,勾踐賜劍給文種說:“子教寡人伐吳九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六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文種只得自殺。

最是無情帝王家——四位“過河拆橋”的帝王們

臥薪嚐膽

漢高祖劉邦

從庶民到皇帝,劉邦有的不僅僅是野心,更在於時勢,更在於用人。

劉邦曾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這話並非出於謙虛,事實就是如此。劉邦擅於政治權術,這是他勝過項羽的地方。也正因為如此,他深知開國功勳職高權重、功高蓋主,為了劉氏政權穩固,他會除掉有可能危害皇族統治的功臣。

最是無情帝王家——四位“過河拆橋”的帝王們

漢高祖劉邦劇照

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原是後周歸德軍節度使,手握兵權。960年奉命北上御契丹,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史稱陳橋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等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同年,趙匡胤登基為帝,建立宋朝。

稱帝后,趙匡胤自然是不放心同樣手握兵權的石守信等人。他約這些將領喝酒,並陳述心中的憂慮。稱自己這皇帝做的不安心,雖相信你們無謀反之意,但你們部下萬一貪富貴,給你們黃袍加身怎麼辦呢?

這些將領自然知道太祖的意思,便哭求太祖指條明路。趙匡胤藉機讓這些大將解去兵權,回家置辦田地、飲酒相還。第二天,石守信等人稱病請辭,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

最是無情帝王家——四位“過河拆橋”的帝王們

杯酒釋兵權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貧寒,做個和尚討過飯。成為皇帝之後也體恤民間疾苦,採取了諸多休養生息的政策。但在殺功臣這一點上,朱元璋做的不比前幾位少。

同樣是為了加強皇權,為防止大權旁落,為下一代掃清障礙,太祖以“謀不軌”罪誅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時殺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數人。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頒佈《昭示奸黨錄》,以夥同胡惟庸謀不軌罪,處死韓國公李善長、列侯陸仲亨、已故的滕國公顧時的子孫等開國功臣。後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究其黨羽,前後共誅殺3萬餘人,時稱“胡獄”。

最是無情帝王家——四位“過河拆橋”的帝王們

胡惟庸案

最是無情帝王家,我們很難按常理去評判帝王,也不該片面看待。封建制度下,皇權集中,防止他姓、甚至宗室威脅皇權是每個帝王都需重視的。或許因為這些帝王的無情,才換取的幾代和平吧!歷史沒有如果,我們無法得知換條路會怎樣,如何評價先人,自在每一個讀歷史的人~

TAG: 趙匡胤文種帝王劉邦越王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