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長“靠山吼”莊稼佬也會唱幾腔

土生土長“靠山吼”莊稼佬也會唱幾腔

靠山黃,又名靠山簧,也稱豫西老靠調,是豫西調的前身。

豫西調是豫劇的主要流派,流行於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地區,有著龐大的粉絲群。曾經“莊稼佬也會唱幾腔”的靠山黃,卻早已輝煌不再,陷入了後繼乏人的窘境。

現在,就讓我們回顧一段歷史,瞭解靠山黃與豫西調的前世今生。

土生土長“靠山吼”莊稼佬也會唱幾腔

1、土生土長“靠山吼”

豫劇是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關於它的起源,至今沒有統一的結論。

豫西調是豫劇的主要流派,其前身是靠山黃,對此,人們早已形成共識。

那麼,靠山黃是怎麼來的?

一般認為,它是在豫西山區“靠山吼”的基礎上,吸收融合外來聲腔而形成的。其真正形成時間,當在清乾隆中後期。

在《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中,已過世的著名戲曲專家周貽白提出:“河南梆子初起時,僅在豫西幾縣的農村中,靠著山磡(kàn),隨便用木板搭一個臺子,就可以演唱,因此當地或名為‘靠山吼’。”

今年69歲的喬社斌是嵩縣靠山黃第六代傳人,也是“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靠山黃代表性傳承人”。他經過長期潛心研究,認為“靠山吼”起源於明嘉靖年間(公元1542年前後),形成於明萬曆年間(公元1600年前後),是豫西山區土生土長的古老戲曲聲腔體系,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

“‘靠山吼’萌生之初,沒有絃樂伴奏,只有馬蹄號和排鼓、大鑼、大鑔(chǎ)等。人們依山搭棚為臺,對山吼唱,並取棗木、梨木等對敲作為音節,取名‘梆子’。這就是‘靠山吼’又稱土山梆的由來。”喬社斌說,“靠山吼”用真腔大嗓,質樸粗獷,往往有“對山一聲吼,十里響不絕”的效果,無論是唱者還是聽者,都十分過癮。

到明萬曆年間,“靠山吼”開始登上戲臺,並用粗糙的絃樂代替了馬蹄號伴奏。“我查過嵩縣史志等資料,發現嵩縣境內的古戲樓大多建於明萬曆年間,也就是‘靠山吼’的興盛時期。嵩縣南關火神廟有一個‘海市蜃樓’戲場,能容納觀眾3000多人,十分罕見。”喬社斌說,當時嵩縣湧現出不少名藝人,周邊一些縣的藝人慕名前來表演交流,一時盛況空前。

土生土長“靠山吼”莊稼佬也會唱幾腔

豫西“靠山黃”起源於古老文明的嵩縣,素有“嵩戲”之稱。她的前身是“靠山吼”,因選靠山,對應山吼唱或搭臺演戲而得名。靠山黃(簧)從嵩縣興起,由西向東逐步擴充套件,是流行於豫西山區的一個古老的地方劇種。她萌生於明朝嘉靖年間(1542年前後),形成於明萬曆年間(1600年前後)。經歷過明、清、民國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四個歷史時期,經有“靠山吼聲腔”、“靠、卷梆子戲”、“靠山黃劇種”、“靠山黃——豫西梆子”、“靠山黃——豫西調”這五個發展衍變階段,已有四百八十餘年曆史。對山吼唱的“靠山吼”起初時,並非劇種,而是民間各種小調共同運用的聲腔體系。它在嵩縣流傳於明嘉靖、隆慶、萬曆三個時代的近百年間。因為明朝中期這個歷史階段,是中國歷史上最崇拜“關聖”“嶽王”和信奉道教的年代。當時嵩縣的民間藝人們,利用山區特有條件,在祭拜“關聖”“嶽王”這兩位武聖之時獻藝演戲,用馬蹄號和大銅器伴奏,大有“對山一聲吼,十里響不絕”的效應,在民間廣為流傳,在當時的嵩縣形成人們喜愛的靠山吼聲腔體系。大致為前五十餘年是對山吼曲;後五十餘年則是搬上舞臺、戲樓唱戲。查閱嵩縣史志資料,嵩縣知名的戲樓、舞樓大都始建於明萬曆年間。這是靠門歷代先師們代代相傳的史實。

明末清初期間,嵩縣“靠山吼”與“卷戲”融合,形成“靠、卷梆子戲”,在嵩縣流傳有一百二十餘年。嵩縣“靠山黃”是在“靠山吼”、“卷戲”的基礎上,於清乾隆三十年(1766— )前後,開創萌生的(嵩戲靠門第一代開山班主吳桃娃出生於1766年,其上三代都是靠山吼、卷戲名藝人。)。真正形成“靠調”演唱規模,則於清嘉慶初年(1799—)前後。“靠山黃”開創形成至今,就是一個獨具特色的梆子戲獨立劇種。長期以來在豫西的戲曲舞臺上,佔據主導地位。是在豫西山區傳承歷史最長、傳播面最廣、影響力最強的第一大劇種。其鼎盛時曾譽滿嵩州,遍及河洛,聲傳中原,曾普及到豫西乃至中原的十八個州、縣之多。被稱為“河洛文化之明珠、豫西戲曲之牡丹”。豫西“靠山黃”的歷史地位、現實意義和傳承價值不能小覷。

土生土長“靠山吼”莊稼佬也會唱幾腔

2、山窩裡飛出的金鳳凰

明末清初,豫西山區除了“靠山吼”,外來的弋陽腔、羅羅腔和月月腔等也開始流行。

弋陽腔也稱清戲、秧腔,善演民間小調;羅羅腔也稱羅戲,由弋陽腔演變而來,善演男女談情說愛;所謂月月腔,就是後來的越調戲。不用說,這給豫西觀眾帶來了極大的新鮮感,人們開始覺得“靠山吼”落伍了。

當時,民間流傳著一些順口溜,比如:“一清二羅三越調,土山梆吼著瞎胡鬧。”“清戲文雅羅戲笑,‘靠山吼’還是老一套。”

就在“靠山吼”於比拼中處於下風的時候,卷(juàn)戲進入豫西地區。它沒有絃樂伴奏,是真腔大嗓的梆子腔,連演出劇目也和“靠山吼”差不多。二者一拍即合,“靠山吼”藝人和卷戲藝人同臺混演,號稱靠卷梆,竟壓過了清戲和羅戲的風頭。於是,民間又傳出了新的順口溜:“清戲秧腔拉不斷,羅戲看著髒又亂,還是梆子戲好看。”“人人說來個個講,清戲老亂羅戲髒。嵩縣城裡看對戲,地道還是靠卷梆。”

觀眾如此難伺候,估計演清戲、羅戲的人都要哭了。

清戲和羅戲敗給靠卷梆,官府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如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正月,河南巡撫田文鏡釋出文告,稱“高臺羅戲,應嚴行禁逐也”。三年後,他再次要求對羅戲“嚴行查禁,立為驅逐”,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清戲老亂羅戲髒”,有傷風化。

喬社斌的父親叫喬文朝,是靠山黃第五代傳人。喬社斌在“靠門戲窩子”里長大,5歲就跟著父親和師叔們學習靠山黃。他說,兒時學戲,有一句話記得特別真切,那就是“靠山黃的老祖宗叫‘靠山吼’”。父輩們還常唸叨幾句戲詞:“‘靠山吼’來是土山梆,山窩裡出的金鳳凰。靠山應山梆聲響,勝似弋陽、羅羅腔。”

當然,在與清戲、羅戲等外來劇種的比拼中獲勝,只是“靠山吼”的一時榮耀。與卷戲結合後誕生了靠山黃,才是“靠山吼”在比拼中獲勝的最大意義。

土生土長“靠山吼”莊稼佬也會唱幾腔

3、“莊稼佬也會唱幾腔”

喬社斌說,據《嵩縣戲曲志》記載,嵩縣庫區鄉安陵村(今安嶺村)的木偶戲班興起於明萬曆年間,自興起之初就以“靠山吼”聲腔演唱。靠山黃則誕生於庫區鄉的古路壕村戲班。

古路壕村戲班始創於明末清初,早期沿用“靠山吼”唱腔,後來混演卷戲,成了一個混合戲班。到清乾隆中後期,靠山黃在這裡誕生古路壕村戲班成了靠山黃的開山戲班。

與“靠山吼”相比,靠山黃使用的樂器有變化,比如伴奏樂器改用皮胡琴(即京胡),仍保留著蒼涼激越的大本腔唱法,人稱豫西老靠調。

關於靠山黃這個名字的來歷,歷來有不同說法。河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王東洋認為,“靠”是人們對梆子腔的概括性認定,聲腔上有平、背、側、月之分,背即靠調。“山黃”即摻進去的劇種山二黃,也稱“土二黃”。

靠山黃的傳統劇目很多,常演的有《收岑彭》《薛仁貴徵東》《賣苗郎》《闖幽州》等,在豫西流傳很廣。用民間的說法,就是“‘靠山吼’、卷羅黃(卷戲、羅戲、二黃),豫西梆子、靠山黃,莊稼佬也會唱幾腔”。

按早期的演出習慣,靠山黃的道具一般是真刀真矛,演員出場時先做提鞋動作,再做開門動作,旦角演出則綁矮蹺。在王東洋看來,靠山黃走向成熟和開放的一個標誌,就是丟掉旦角表演中的矮蹺。

“豫西老靠調又分東路腔和西路腔。過去河南府‘一府十縣’,洛陽縣、偃師縣、鞏縣、孟津縣、登封縣為東五縣,稱靠調東路腔;嵩縣、永寧縣(洛寧縣的前身)、宜陽縣、新安縣、澠池縣為西五縣,稱靠調西路腔。明清時期沒有欒川縣、伊川縣和汝陽縣的建制,這些地方大部分隸屬嵩縣。”喬社斌說,也正因此,靠山黃在過去有“源於嵩(嵩縣),落於登(登封)”的說法。

可惜的是,曾經“莊稼佬也會唱幾腔”的靠山黃,如今後繼乏人。我們只能通過當年一些老藝人的故事,再現它昔日的輝煌。

改編自洛陽晚報

TAG: 靠山豫西嵩縣喬社斌清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