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口碑雖好,但距離封神還略欠火候

國慶假期,陳可辛執導的反映中國女排奮鬥歷程的電影《奪冠》催淚上線,按說這類體育、運動類的劇情片因受眾少兼故事性不高,所以,商業價值不高,向來不被業內看好。但令人意外的是,《奪冠》成績出奇的好,口碑與票房齊飛,看過的人(包括章子怡)都怒贊電影很感人,票房上更是已破六億,屈居於《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之後,位列同期電影票房總榜的第三位。

《奪冠》口碑雖好,但距離封神還略欠火候

《奪冠》票房挺進總榜前三

成績為什麼這麼好?有兩點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題材選得好。華人對“中國女排”有特殊的感情,“中國女排”不僅僅是一支隊伍,更是一種艱苦奮鬥、為國爭光精神的代名詞,深深影響了幾代人。所以,這部電影對華人有著天然的吸引力,拓寬了它的受眾面。

第二個原因是陳可辛導演講故事的功力線上。陳可辛擅長把現實事件加以提煉、演繹,變成兼具趣味性與意義的故事,其代表作《中國合夥人》便是好例子。在他的編排下,《奪冠》情節跌宕、淚點密集,非常抓心。所以,這片能火也便不足為奇。

《奪冠》口碑雖好,但距離封神還略欠火候

《奪冠》

很多觀眾出於感動,再加上,《奪冠》屬於國產片中少有的體育、運動類題材電影,所以,將它捧上神壇。但我覺得電影雖具有開拓意義,但還遠不夠封神的程度。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看完這部電影后,你或許感動得熱淚盈眶,鼻涕橫流,但總覺得缺少一些餘味。這裡的餘味就是導演想借助電影讓你所思考的東西

與之相反,很多同題材神級電影都不止停留在讓你感動的層面,而是餘味悠長,就像在你心裡紮了一根刺,讓你感覺到持久的疼,具備這樣的特徵才算是真正意義的佳片。

舉兩個例子:

1、《百萬美元寶貝》

該片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一部經典運動類劇情片,講的是一個被家人嫌棄、生活在社會邊緣的貧寒女孩透過練習拳擊逆天改命,走上人生巔峰,最後,被對手下黑手打成重傷,不得已求教練結束自己年輕生命的故事。

《奪冠》口碑雖好,但距離封神還略欠火候

《百萬美元寶貝》

這部電影上映後獲得了200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之所以獲得如此殊榮,是因為它除了講述了拳手對於拳擊運動的熱愛外,更借女拳手的故事探討了家庭、社會、體育、包括體制等方面的諸多問題,其最終引發觀眾思考:被嫌棄、碌碌無為的活著是不是比傷痛、比死亡更可怕?看過之後,除了感動外,更多的是獲得了某種啟發。

2、《摔角王》

該片由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執導,獲得第66屆金球獎。講述了某摔角冠軍為維持大塊肌肉過量服用類固醇藥物,結果,導致身體機能每況愈下,最後,黯然離開擂臺,過上了庸碌的底層生活。多年後,當年的對手向他發起挑戰,在榮譽與鉅額獎金的誘惑下,老邁的摔角手不顧一切重回熱愛的擂臺。

《奪冠》口碑雖好,但距離封神還略欠火候

《摔角王》

影片透過一名摔角手從輝煌到低谷,再到重返擂臺的經歷,既表現出他對摔角事業的熱愛,同時,也對摔角行業的弊病提出質疑。你會反思摔角手們這種透過損傷自己身體,來維持飽滿的肌肉狀態,以期討好觀眾,獲得事業成功的方式,是否值得稱道?

回頭我們再看《奪冠》,除了滿滿的愛國熱情外,很難講清楚導演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這種尷尬的結果,除了利益權衡下的難言之隱外,還有很多明眼可見的原因:

首先,故事線太長,大篇幅的紀實,削弱了劇情的故事性與思想性。

影片用一種高度紀實的手法重現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歷經低谷後於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巴大戰重新奪冠的經歷,詮釋了幾代女排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精神。不僅如此,就連每場比賽的球具體怎麼打的,都進行了一比一的精準還原。

《奪冠》口碑雖好,但距離封神還略欠火候

影片用高度紀實的手法表現一切

面面俱到,固然值得稱讚,可問題在於這種結構彷彿是一部紀錄片,而不是劇情片,導演僅僅是用兩個小時的時間把所有發生的事情再回溯一遍而已,那麼,影片的故事性與思想性在哪裡體現呢?

其次,結構混亂,焦點不明,導致主題渙散。

有人調侃說這部電影應該叫《郎平傳》,我覺得不無道理。導演想要把電影當做群戲來講述,卻花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單獨講郎平,以至於造成焦點不明,使觀眾看得有些糊塗。不可否認,中國女排的輝煌和郎平教練的銳意改革與精心指導是無法脫離的,但其問題在於郎平個人戲的篇幅長度至少不能夠蓋過主要戲份。尤其是郎平在美國生活的部分,其實,可以不必直接去體現。所有主要的戲份都應集中在女排事業自身的迭代奮進上,以凸顯主題。

《奪冠》口碑雖好,但距離封神還略欠火候

郎平個人戲所佔篇幅略長

此外,作為一部群戲,從發起者到教練,再到其他隊員,所有推動排球事業發展的主要人物,比如,老一輩女排除郎平外的其他隊員的貢獻,陳忠和接棒女排面臨的困難與做出的貢獻都應該花篇幅去重點展現,畢竟當年他們也立下汗馬功勞,而不能作為可有可無的工具人存在。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影片缺少更深層的現實關照。

所謂現實關照簡單說就是應該藉助電影反映某些現實問題,而不是僅停留在歌頌的層面,否則,影片就像無根之木,缺少底蘊,而這也是所有佳片必備的要件之一。

電影定名為《奪冠》,那麼,奪冠的人和事兒都應該進行深挖。片中,導演為了突出主題,主要透過隊員們幕後艱辛的訓練以及在賽場上的卓越表現來展現奪冠的豪情,這無可厚非。但除此之外的故事卻輕描淡寫,這就使影片脫離了現實。

《奪冠》口碑雖好,但距離封神還略欠火候

《奪冠》劇照

需知奪冠的意義並不僅限於奪冠本身,其除了影響到國家榮譽之外,還影響了運動員的個人生活,如果能夠把奪冠背後,賽場之外的故事進行深挖,影片將更上一個檔次。

比如,影片展現了老一輩女排隊員為了捍衛國家榮耀,不惜超負荷訓練,哪怕身體受到損傷也在所不惜,但除了對郎平本人因傷病獲得殘疾證這個細節進行蜻蜓點水的展現外,再未展現其他運動員最終的結局,以至於很多顯見的問題被奪冠的喜悅所沖淡了。

必須承認,在需要建立體育外交的年代,確實需要有人站出來,實現走出去的目的,喚醒我們的民族自豪感。但這些無名英雄背後肯定也有著辛酸的一面,比如,女排薪酬待遇問題,隊員退役後的安置就業問題,傷病對於隊員自身生活的影響等等,這些是不可迴避的問題,講透了,才算是一部完整的電影。

可出於某些考慮,導演僅試圖用一句“為什麼那麼在乎輸贏,是因為我們的內心還不夠強大。”概括所有的問題,其呈現效果便隔靴搔癢。或許有人會認為倘若把這些問題加上去會不會破壞電影的氣氛?恰恰不是,正視痛苦,反而會顯得那份情懷更加厚重而可貴,同時,也能觸發思考,使未來變得更好。

綜上可見,《奪冠》儘管很感人,但還是沒有達到封神的水準,不過,陳可辛導演能拍成這樣已經算得上是體育、運動類題材的代表作了。這也讓我對陳可辛導演的《李娜》抱有了更多的期待。

結論

體育、運動類題材一直是國產片中非常小眾的一塊。很多導演出於商業目的考慮,不願觸及。陳可辛導演銳意開拓,將中國女排的故事改編成電影,且獲得如此高的讚譽,不失為一大創舉。

影片精心拍攝,在演員及細節的錘鍊上下足了苦工,效果很感人,只可惜缺少更深層的現實關照,使電影在思想性上流於表面。但作為一部嘗試性的電影來說,足以成為國產體育、運動類題材電影的代表作。

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導演願意嘗試,去拍更多富有創意且兼具商業價值的同題材電影。

TAG: 奪冠電影摔角郎平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