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文|令狐伯光

“白玉蘭提名”的時間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而頒獎禮時間查了下是6月10號。

不管如何,2021年這個國產劇的白玉蘭獎,可以說非常的服眾了。因為目前提名的頭四部電視劇,堪稱是“神仙打架”了。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正如網友形容的那樣,開始看到《大江大河2》以為就是它稱王了,結果沒有想到《山海情》居然更好。

當大家覺得《山海情》可能會笑傲江湖的時候,結果《覺醒年代》又橫空出世了。

這四部劇也就《裝臺》稍弱一些,但它是因為某位主演刪減戲份太多,最終導致電視劇很多方面不太連貫了,否則也是一部神作。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2021年迄今為止真的是國產劇的一個大年,最主要的是過去年輕觀眾不愛看的嚴肅劇居然全面回春。

同時隨著《山海情》《覺醒年代》的大火,可能會帶領國產劇全面“復興”。

我們很可能看到新時代的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戰爭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和諜戰劇《潛伏》。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這是不是太誇張了?

並沒有,因為國產影視劇的環境已經變了。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國產嚴肅劇的衰落與影視工業的進步

國產嚴肅劇的崛起和衰落我個人寫過很多遍了,其實就是內地特殊時代一脈相承過來的生產模式的劇集衰落了。

中國觀眾懷念內地嚴肅劇,比如《大明王朝》《士兵突擊》《潛伏》等等。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這些劇背後的導演,編劇和整個團隊有著非常濃重的過去內地“國營時代”的印記。

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在市場化的轉型過程中反倒把這種嚴肅劇推到了巔峰,但是進入2010年後舊的生產模式,影視工業技術落後,再加上拍得太多無法突破等原因。

導致2010年後的國產劇市場,基本被阿寶色,磨皮摳圖的北上港臺導演團隊所佔據。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2015年,脫離“山影”的正午陽光以《偽裝者》《琅琊榜》《歡樂頌》,改寫了國產劇市場的ip流行劇集的拍攝模式。

這個模式很大程度上挽救了當時的國產劇市場(當時國產劇口碑降到低點)。

與此同時,與正午陽光一樣的很多內地導演團隊,對於國產劇的影視工業有著巨大的推動,引領和建立的作用。

這當中的古裝大劇對於影視工業的推動,可以說是最明顯的。

其中兩位導演團隊堪稱是其標杆,正午陽光就是《琅琊榜》系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重回過去嚴肅劇審美。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另一個則是曹盾導演團隊,從《九州海上牧雲記》到《長安十二時辰》,掀起了電影級別質感的古裝劇製作模式。

這裡就以《長安十二時辰》和《知否知否》為例吧。

這兩部劇具有很典型的代表性,而且剛好是兩種影視工業模式的兩極。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長安十二時辰》是一種服化道考據流歇斯底里式的升級,完全把國產劇影視工業提升到媲美英美劇的級別。

可以說《長安十二時辰》之後,整個中國其他古裝劇在服化道等製作方面,全部都相形見絀了。

《長安十二時辰》以一己之力,倒逼了整個國產古裝劇同行的產業上的升級,對於中國電視劇的影視工業上的作用很大。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它的故事是什麼樣的,和他嚴謹地追求歷史考據相比,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甚至這部劇後半段故事劇情的問題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而正午陽光孔笙團隊因為脫胎於“山影”,相比之下更加傳統電視臺一些,《知否知否》則和《長安十二時辰》完全相反。

它在拍攝電視劇的過程當中,全力地消除一種鏡頭上的感覺。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比如這部戲幾乎全程沒用近景,全程使用燭光替代燈光,全程同期錄音,鏡頭基本不動,人均小津安二郎吃著茶泡飯,擦擦地板的功夫就把宅鬥搞完了。

實際上,這部古裝劇將國產劇的拍攝手法導向了另一個極端。

如果《長安十二時辰》是極致強調攝影機的存在,《知否知否》就是全力讓你忘了有攝像機這回事。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這兩部古裝劇都不是中國電視劇的常規拍法,之所以選這兩部作為電視劇的代表,因為他們已經把內容和風格都做到極致了,對於近年國產劇影視工業有著巨大的作用。

問題來了,前面為什麼要寫這兩部古裝劇呢?

因為這兩部古裝劇都在國產劇的頂級食物鏈上,但是和以前的國產劇相比,我們依然很難找到他們在故事核心上的閃光靈魂。

他們是如此優秀,卻又如此缺乏深度,因為用完美的影視工業包裹著的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靈魂。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它們是頂級的影視工業產品,有很大的作用但終究少了點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本來是有討論的,但是後半段的朝堂政治討論得不好。

《知否知否》本來就沒有不說了,但是正午陽光的《琅琊榜》是有討論的,但也只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中國式古代政治幻想。

也可以了,也非常的不錯了,甚至很可能會名留青史。

但這個世界最怕的就是比較,之前國產歷史劇的高峰實在太高了。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我們看《長安十二時辰》《知否知否》《琅琊榜》,你終究無法找到《大明王朝》那種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哲學思辨,甚至都找不到《宰相劉羅鍋》那種現實辛辣的諷刺。

這幾年來,中國網友成天在罵國產劇爛,其實這些古裝大劇再加上一個懸疑網劇,國產劇的影視工業發展是很快的。

不過,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過去那種宏大,深刻而又深邃的嚴肅劇集了。

所有影視工業技術的進步都沒有辦法掩飾作品精神核心的匱乏,即使是最優秀的作品,這種匱乏本身都是非常明顯的。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琅琊榜》《長安十二時辰》《知否知否》,我們真的能拿它們去跟《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我的團長我的團》去比較嗎?

說得難聽些,只怕連不如第一部的《大秦帝國2》都比不上。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2021年成國產劇大年,《山海情》《覺醒年代》或帶領嚴肅劇“復興”

實際上,正午陽光“用嚴肅劇模式拍ip劇”的模式一直延續到了《大江大河》,只是這部劇的題材要更加的特殊一些。

因為它是主旋律題材的年代劇,但是製作模式和演員搭配還是《琅琊榜》的模式。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我們拿它和過去的年代劇相比還是有那麼點“不接地氣”,但在當時嚴肅劇匱乏的2018年左右,它已經是最接近過去嚴肅劇的優秀劇集了。

2020年年底的《大江大河2》,它自然是這個模式的延續(當然也很優秀)。

但是讓誰都沒有想的是,兩部用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影視工業,按照過去嚴肅劇模式拍攝出來的“任務劇”成了不遜色之前嚴肅劇的神作。

這裡就不說《覺醒年代》了,我們以《山海情》為例。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首先是劇組和演員特別的走心,製作和服化道上毫不懸浮。

整部劇所有角色都很接地氣,像水花,大有,喊水非常的走路的姿勢很奇怪,感覺有點像鴨子一樣。

這是長期務農導致的問題,少有演員能把它表現出來,而且這個姿勢貫穿全劇。

還有,大多數時候大家的衣領袖口有一圈灰塵,很符合當地“風沙大”的特點。至於演員們一個個“紅臉蛋”更是標配,演員不怕“顯醜”,劇組服化道“模擬”細節到位。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說明了整個劇組對於作品的用心,對於“閩寧鎮”奉獻者的崇敬(《大江大河》這點就不如)。

其次,電視劇沒有一味謳歌,也沒有一味頌揚,而是寄人物以“真實”。

比如得福在異地搬遷事情上工作進展不順的情況下,說了一句“難怪有人說他們是’刁民‘。”,被父親砸了飯碗。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這個情形很真實地反映了人的情感,讓人看到一個人的多面性。

雖然這部劇是主旋律,但是也不迴避政府工作上面的不足,不迴避國家政策和人民之間的矛盾,也讓人感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做工作的不易。

最後,我們結合現實來講,中國有了今天的偉大成就,主旋律的創作者應該有一種自信,也應該有直面現實的底氣。

更應該會有不少人去探究,去思考:“為什麼中國能有今天的偉大成就”。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所以,最終怎麼講好主旋律故事是一個課題,不能套模式,不能抄橋段,更不能把人物臉譜化。

以前內地的嚴肅劇就是這樣拍的,《山海情》《覺醒年代》也是這樣拍的。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尾聲

2021年的中國,整個社會輿論狀態已經和一兩年前不同了。

而我們的影視作品當然要有賺錢的娛樂產品,但是對於社會團結的宣傳,對正能量的弘揚,這也是中國文藝工作者該有的追求。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流金歲月》《三十而已》這類娛樂產品,它們才是當前中國影視產業的代表。

我們先不講它們表達的核心問題,就從整個劇集的質量來講。是否有一種《長安十二時辰》《知否知否》和過去作品差一點的感覺(我覺得它們還不如古裝劇)。

這類娛樂產品如果在製作水平,演員表演,故事劇情和流行時尚下做到平衡,它們還是有機作為流行文化商品對外輸出的(《三十而已》算成功了)。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這種娛樂產品,再結合繼承先烈們的精神的藝術作品。

比如《山海情》《覺醒年代》這樣的作品,同時隨著這兩部劇的口碑、收視率的爆發,未來肯定會誕生大量同類嚴肅劇集。

到時的國產劇管它什麼崛起不崛起,肯定也發展到下一個更加成熟的階段了。

《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神仙打架,為什麼《白玉蘭》卻是輸家?

ps:我個人覺得《山海情》《覺醒年代》後,下一部可能會成為神作的嚴肅劇是《人生若如初見》(《白夜追兇》導演,《亮劍》《人間正道是滄桑》編劇)。

未來還有《我的團長我的團》導演康洪雷,蘭曉龍的《冬與獅》,《人民的名義》導演新劇《人世間》等等。

TAG: 知否國產影視嚴肅古裝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