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 袁隆平先生:雜交水稻是中國科學技術大會的最後一環

風雲| 袁隆平先生:雜交水稻是中國科學技術大會的最後一環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沉痛悼念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風雲| 袁隆平先生:雜交水稻是中國科學技術大會的最後一環

2021年5月22日,我正在參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活動周的時候,驚悉雜交水稻之父、偉大的農業科學家袁隆平院士去世,謹致沉痛的哀悼與紀念。

風雲| 袁隆平先生:雜交水稻是中國科學技術大會的最後一環

袁隆平(新華社記者殷菊生 攝)

近年來經常見到老爺子的新聞和影片,總是十分輕鬆幽默,可能很多人都忘記了他已是90高齡的老人家,隨時可能離開我們。真到這發生的時候,反而讓人感到非常的意外和震驚。

我對雜交水稻的科學技術瞭解不多,在這裡談不了袁隆平先生的科學貢獻。下面,就我稍有了解的其他一些情況,談一下對“如何評價袁隆平”的幾層理解。

最基礎的第一層,是非常尊敬以至於崇拜他對人類糧食安全的貢獻。例如經常有人說,這樣的人以前是要立生祠的。還有人開玩笑說,信科學的人不拜神,拜的是大德魯伊袁隆平、雷電神話特斯拉、創世光芒愛迪生等人。還有一個常見的用法是,每當有人覺得其他人在瞎扯,就發一張圖片出來,袁隆平說:“都怪我把你們喂得太飽了。”

風雲| 袁隆平先生:雜交水稻是中國科學技術大會的最後一環

這一層,是絕大多數人。

第二層,是對第一層的人太多產生的一個反動。有人認為,袁隆平被神化得太嚴重了。他們說,許多其他農業科學家的貢獻更大或者跟袁隆平是同一量級的,例如李振聲、顏龍安、謝華安、李必湖,但這些人的名聲都遠不如袁隆平。他們還說,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其實用的並不多,因為口感不好。總之,袁隆平的貢獻沒有宣傳的那麼大,地位不應該那麼高。

這一層的人也已經有不少了。他們認為第一層的人太無知,認為自己很有獨立思考。

風雲| 袁隆平先生:雜交水稻是中國科學技術大會的最後一環

第三層,又是對第二層的人太多產生的一個反動。有人指出,袁隆平是農業科學家的一個代表,讚揚袁隆平絕不意味著打壓其他人。應該反思的是社會整體對農業科學家的關注太少,而不應該強要把袁隆平拉下來。實際上,很多其他雜交水稻研究者的成就都是在袁隆平的基礎上取得的,因為袁隆平派助手李必湖找到野生的花粉敗育不育株即“野敗”之後,就把它分發給了各個團隊(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867742/answer/767267066)。因此,他是這個領域當之無愧的開創者,別人的成就就是他的成就。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是多大的格局、多高的智慧?至於雜交水稻好不好吃,那是個很細節的問題,因為並不是一定要人吃啊。飼料多了,不同樣等於為人類省下了口糧嗎?

風雲| 袁隆平先生:雜交水稻是中國科學技術大會的最後一環

到了這個層次,你就會發現第二層談的都是術的範疇,而不是道的範疇,境界上就不值一駁了。

最後,我想來討論幾句“袁隆平與諾貝爾獎”。有很多人糾結袁隆平有沒有得諾貝爾獎、能不能得諾貝爾獎,又有不少人因為這個產生一種酸葡萄心理,認為諾貝爾獎都是政治操縱的。其實都大可不必。諾貝爾獎是好的,但不得它也不能說明袁隆平就不重要。實際上,袁隆平早已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雜交水稻首席顧問,為許多國家養活了數以億計的人口,獲得過國內外許多大獎,國際學界提到他都十分尊崇,他的人生價值已經完全實現了,怎麼還會在乎有沒有得諾貝爾獎?他思考的問題,遠遠超過了這種層面。

風雲| 袁隆平先生:雜交水稻是中國科學技術大會的最後一環

不久前,我知道了一位跟袁隆平有相似之處的偉大人物、1970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諾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1914 - 2009)。他培育出豐產、抗鏽小麥品種,成功培育出抗病、耐肥、高產、適應性廣的半矮稈小麥,使小麥產量大幅提高,被譽為“綠色革命之父”。

風雲| 袁隆平先生:雜交水稻是中國科學技術大會的最後一環

諾曼·博洛格

風雲| 袁隆平先生:雜交水稻是中國科學技術大會的最後一環

諾曼·博洛格

博洛格的一段話,正適合送給大家:

“太多的人滿足於平庸。他們從來沒有嘗試實現他們最大的潛力。他們沒有努力去摘星。如果他們努力了,將會有更多人手中握著星塵。”

(Too many people are satisfied with mediocrity。 They never try to obtain their maximum potential。 They don‘t reach for the stars。 If they did, there would be more people with stardust on their hands。)

TAG: 袁隆平雜交博洛格諾貝爾獎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