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歷史| 唐朝的紅與黑是什麼?唐朝的紅與黑是怎麼回事?

這是我的影片底稿,之前被人剽竊過,所以把文字稿發上來。如果大家在其他賬號上看過,麻煩幫我舉報,因為原創作者真的很不容易,謝謝啦)

大家好我是滾滾君。

首先真的要謝謝大家的觀看、支援和各種鼓勵,我覺得特別開心。

作為一個淺薄無知的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在彈幕評論區指出我的錯誤和疏忽。還有一些算不上對錯的爭議問題,也歡迎大家討論,如果吵起來了最好辦法就是——翻翻史書,嗯,然後大家就可以搬原文來討論了。

言歸正傳,因為有兩期影片用的題目是《唐•帝姬的紅與黑》,許多朋友指出:帝姬應該是宋代的說法,唐代用這個詞不妥吧?

其實大家說得沒錯,是這樣的:因為我個人一開始就是對后妃、公主這些古代女性比較感興趣,正因為我講公主講得太多了,標題裡用得也太多了,我自己都有點審美疲勞了,所以就用了帝姬這個詞,確實有些不妥吧,雖然在標題裡用了,但影片裡基本沒有出現過,因為它確實不是那時候的稱謂。

下面我就藉著這個由頭,給大家講講公主、帝姬、皇女、格格等等這些稱謂含義與差別。

滾滾歷史| 唐朝的紅與黑是什麼?唐朝的紅與黑是怎麼回事?

現在進入正題,最先登場的稱號是:王姬。

西周的時候還沒有公主稱謂,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雖自稱天子,都是叫什麼王,那王的女兒自然就是王姬了。

到了戰國時期,周天子嫁女兒,身為天子不好親自主持女兒婚禮,主持婚禮的任務就落到了同姓諸侯身上。

“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公侯伯子男,最尊貴的自然是公,那某公來主持婚禮,主持著主持著,大家就管王姬叫公主了。

至於為什麼請公、不請王來主持,因為一開始周天子是王,別的諸侯也不敢擅自稱王啊,到戰國時期大家都稱王了,但公主這個稱號也已經定型了。

公主在史書中的簡稱就是“主”,就像皇后的簡稱是“後”,不會和後來的後弄混,因為繁體字裡這兩個後不一樣的,現在一樣了,我覺得……其實挺不方便的。

公主出嫁,是下嫁,所以被稱為“降”;而駙馬娶公主,被稱為“尚”,這就是古代皇權至高無上和等級森嚴的體現。

不過那個時候,駙馬這個詞還沒有出來,魏晉之後駙馬才作為公主配偶的正式稱謂而確定;而戰國時諸侯王的女兒們也可以被稱為公主,其實放在後世,這些最多被稱為郡主。

忽然想到,有的史書列公主傳的時候,將其稱為“諸帝公主傳”,可能是想強調一下,我說的是正牌皇帝女兒哦,嗯,《新唐書》說的就是你。

這是玩笑,大家聽聽就行了。

說到這裡我又忍不住跑個題,其實一直到漢朝的時候,王的正妻還是被封為王后的,王的母親也可以被接到兒子的封地享福,被尊為王太后。

但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皇權總體來說是曲折性上升的,有一處具體就表現在,東漢以後親王郡王的正妻都只能稱王妃,王太后也只能稱太妃了。“後”只能是皇帝正妻的專屬了。再到明清,基本沒看見哪個太妃能跟著兒子去封地關起門來過安樂日子,連王爺的自由度都是非常非常小了。

時間來到秦漢,皇帝這一專有名詞出行了——其實還蠻有意思的,公主這個大眾認知裡皇帝女兒的稱謂,居然比皇帝這個稱謂的出場時間要早很多。

現在皇帝有了,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詞:皇女。

不是所有的皇女都會被封為公主,因為皇女更像是一種身份,而公主是一種封號,一般皇女在成年或者出嫁前就能得到封號和相應的食邑,等於把職稱和工資同時拿到手了。

但也有例外的,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長孫皇后去世後,對她留下的孩子們特別寵愛,才幾歲的晉陽公主和新城公主就是很早就有了封號和食邑,這位新城公主下面我會詳細說。

而庶出的孩子在李世民這兒其實挺不受待見的,拖到出嫁才給封號、食邑少得可憐、後來晉升長公主之後也沒有依例漲工資的事也發生過。

下面說說公主的封號,一般有四類:

第一類,以國命名,注意,這裡的國和我們現在理解的國家不一樣哦。

比如陳國公主、申國公主、鄭國公主等等,感覺用國名當封號還挺霸氣的。用國名當公主封號最普遍的是是宋朝。是不是有點想不到,感覺和宋朝重文輕武的風格有點不搭,不過這個封號呢,也就是個封號,不是封了國公主,公主就真的支稜起來了。

不過元朝以國命名的公主也非常多,但因為元朝存續時間太短,所以存在感不算強。

對了,兩宋雖然以國命名的公主很多,但有一個例外,有的人可能已經猜到了,我們放後面再講。

下面是第二類,也是最普遍的一類,以郡縣為封號。

這一類公主也會被叫成郡公主或縣公主,但她們和郡主、縣主是有本質區別的,大家不要弄混了。

從漢代開始,這種命名方式就成為了主流,什麼館陶、平陽、陰安、清河、臨汾等等等等,一般你封在某個郡或者縣,這個地方的部分稅收就歸你了,起碼漢代是這樣吧。

現在知道為什麼封號和工資掛鉤了吧。

所以以國、郡、縣命名,也正是公主封號總是撞車的原因,就像原本這個地方的東西全給你用,但哪天給你換地方或者你人沒了,那這些就是別人的了。

所以一個朝代出幾個平陽公主、館陶公主一點都不稀奇,後世提到這個封號的時候究竟會想起哪個公主,就看你自己的人氣了。

接著我們說第三類,以山命名。

就我所知,用這個命名的只有唐太宗和長孫皇后最小的女兒衡山公主,如果還有別的歡迎補充。

其實這個嚴格來說應該歸到第二類裡面,因為這個封號全稱其實是衡山(郡)公主,但我之所以要單拎出來說,主要是這個封號看似平平無奇,其實裡頭學問大著呢。

下面我要開始講故事了哈,偏題警告~~

李世民雖然孩子多,內寵不少,但他最寵愛的、最重視的,不是影視劇裡常見的那位楊妃、韋妃和高陽公主,而是長孫皇后和她生下的三子四女,以及長孫皇后撫養長大的一個庶女,李世民基本是把自己所有的寵愛都分到了妻子和這八個孩子身上。

現在只說長孫皇后的幼女衡山公主,她才兩歲就失去了母親,父親對她寵愛有加,才八歲就封她為衡山公主,按規矩,“凡名山、大川及畿內縣皆不得以封。”就說這個公主嘛,就不要封太好、太有意義的地方了。

但是李世民把五嶽之一封給了這個女兒,你說他有多寵她。

就在得到封號的同時,她也早早領了工資,這工資還是遠高於其她庶出姐姐。

李世民一開始把這個女兒許配給了魏徵的兒子,在魏徵的彌留之際還帶著太子和衡山公主去看望,說:“老魏啊,這是你將來的兒媳婦,你睜眼看看唄。”然後魏徵第二天就去世了。就在同年四月,皇太子李承乾謀反案發,過世的魏徵也被牽連,連墓碑都被推了,給這段君臣佳話來了個BE。

這種情況下,衡山公主的婚約自然也就不作數了,不過公主當年也就九歲,其實也根本不著急。

貞觀二十三年,衡山公主也十五歲了,李世民愛女挑選了一位各方面都非常不錯的駙馬——長孫詮,是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的堂弟——嫁過去這輩分,真不知道怎麼算。

李世民那時候身體已經不行了,但還是想給女兒弄個最盛大的婚禮,手續搞得很繁瑣,所以禮未成,人先死,婚又沒結成。

當上皇帝的李治心疼妹妹,在喪期滿一年的時候就打算讓妹妹趕緊結婚,但大臣于志寧堅決反對,說:普通人尚且為父守孝三年,公主反倒急著結婚?

一通操作下來,這個婚硬是磨到了永徽三年才結成。

其實呢,于志寧這通操作很符合那種忠臣形象,但從現在的角度看,人家當爹的就希望女兒幸福,可能恨不得女兒趕緊結婚、住新房享福去呢。

而李治在妹妹出嫁前,也許覺得她這個封號有點太惹眼,所以改封新城長公主,發現了吧,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以後我們就用新城公主去稱呼她,同時給她增邑五千戶,風風光光給妹妹辦了婚禮。

大家看多了增加食邑、特殊待遇,可能沒覺得增邑五千戶有什麼,畢竟搞特殊誰也搞不過太平安樂她們。但滾滾君拿出來說的特殊待遇,放當時真的是極少數,大多數的公主連新城長公主十分之一的工資都沒有,有的一結婚就跟駙馬去地方工作了,下次回來可能就得運回來了。

所以,大家能體會到太宗對愛女、高宗對愛妹的深情了麼?

但現實不是小說,新城公主沒能逃過“七年之癢”,確切地說是“七年之痛”,原本夫妻兩個生活甜蜜、有錢有閒,但她的丈夫長孫詮被捲入長孫無忌謀反案,死在了流放地。

這打擊太大了,新城公主除了幼年喪母,這輩子就沒有受過氣,忽然一下老公被哥哥弄死了,於是她就不化妝不洗頭,給皇帝甩臉子看。

那你說李治怎麼辦呢?自己的妹妹,再生氣也要哄啊。

你老公沒了是吧,我再給你一個。

於是他讓妹妹嫁給了出生京兆韋氏的韋正矩,還給這位駙馬連升八級,就為了讓他配得上心愛的妹妹。

然而新城公主心裡有人,並不想和他好好過日子,兩個人關係不好,以至於外面瘋傳駙馬對公主失禮,沒多久公主很突然地病逝了,李治特別生氣,他心裡可能也知道妹妹病逝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接受不了皇兄給她原本順遂的生活,造成的這種毀滅性打擊,但他是皇帝他怎麼可能有錯呢,那誰要出來負責呢?當然是“遇主不以禮”的駙馬啦。

那你說韋正矩怎麼辦,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是公主動的手。身為駙馬,我很抱歉。

李治說,道歉有用,要大唐律做什麼?

於是韋正矩死了,李治給妹妹以皇后禮下葬,為此還廢朝數日。

如果當時有小報,估計頭條就是《皇室慘劇!公主二婚不久暴死新房,皇帝震怒逼死駙馬》。

過了一段時間,李治發現韋正矩可能真的沒動手,那這樣你倆還是夫妻,於是給這二人合葬了。

你說這讓下面的新城公主和韋正矩多尷尬,而且長孫詮真的要給氣活了。

所以新城公主和宋代的福康公主(她是不是叫趙徽柔有爭議哈)是不一樣的,新城公主自始至終都備受重視,要是她受過虐待的話,那別說李治了,李世民做鬼都不會放過他們。

講完這個故事,下面我們回到公主封號的第四類,以寓意命名。

這個就基本是怎麼好聽怎麼來唄,太平、安樂、昇平都是。

之前有一位朋友留言提到了一件事,我也很認同,就是:這類封號原本可以又美好又有氣勢,但是到了明代就出現了什麼懷淑公主、思柔公主,這些封號不能說不好,甚至也挺好聽的,但總覺得少了點氣勢;到清代,公主和親王一樣,封號基本全是寓意類的,比如恪靜、溫憲、純愨(音同卻),敦恪(音同克),是不是覺得很像諡號,我也覺得,還挺笑的。

要知道放唐代的話,“思柔”給公主當名字都嫌太軟、太輕了;純愨、敦恪這類字眼又太過呆板。

封號先不用說,我們先看看唐朝公主的名,例如明達、下玉、持盈、仙蕙;如果名柔一點,那麼字就硬一點,例如季姜、華婉、德賢、穠輝。大家還知道什麼什麼公主名字可以打在彈幕上,以後寫小說編女主角名字都不用愁了。

所以以寓意為封號的趨勢,是越來越往恭順柔美的路子上走的。

這裡也沒有貶低其他朝代的意思,就純粹是我對封號的個人喜好問題。

還有之前我說過,希望作者、編劇們能不要把公主封號當名字用了,有很多人說這是方便觀眾讀者記憶、或者編個名字出來是虛構歷史什麼的。如果說前者是藉口,後者就是一派胡言。

電視劇或者小說,第一要尊重歷史,第二絕對要改編,畢竟你是創作不是復原。給公主“正名”,才是尊重歷史,這是態度問題;編得好不好,那是能力問題;至於觀眾能不能記住,那是你這角色立沒立住的問題,你會記不住林黛玉字顰顰、號瀟湘妃子、前世是絳珠仙草嗎?那記不住就是你沒認真看,不是《紅樓夢》沒寫好哦。

說了這麼多待遇、封號、食邑,但也是外人看著光鮮,不受寵的皇女如果早夭,能追封個公主真的就不錯了,還有的夭折了就夭折了,可能史書也不會多記一筆。

不是所有的皇女都能封公主,同時也不是所有的公主都是皇女,比如和親公主一般就是宗室女或者宗室出女。

說到這裡,滾滾君想哀悼一下兩位和親公主。

她們是唐朝的靜樂公主和宜芳公主,具體出身沒有一個特別準確的說法,但基本可以確定都是宗室出女。

靜樂公主本姓獨孤,宜芳公主本姓楊,她們在天寶四年分別嫁給了契丹的可汗李懷秀和奚族的首領李延寵,這個李延寵原本作為奚族的質子被送到長安,當了六年侍衛,後來李延寵的父親去世,還是安祿山奏請朝廷讓他回奚族繼位去了。

大家看到天寶這個年號和安祿山這個名字的時候,是不是心裡咯噔一下?

別擔心,安史之亂髮生在天寶十四年末,早著呢。

但兩位公主的不幸遭遇,確實與安祿山有關。

早在開元末年,安祿山就靠著種種手段在皇帝李隆基那裡刷存在感了,其中一項一個刷存在感的方式就是邊境戰功。

但問題是,戰爭這東西也不是你想打就打的,但安祿山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做了一些很缺德的事:你們這些部族都老老實實臣服大唐是吧?那我就打到你們不服。

於是他經常尋釁滋事,找個藉口對著契丹、奚族就是一陣燒殺搶掠,大家也能想象安祿山回頭會怎麼對朝廷彙報吧?

契丹和奚族等於挨打受罵還被冤枉,最後一合計,我何必枉擔了這個虛名呢?你說我造反,那我就真造反給你看!

於是,我們在天寶四年看到了這樣的景象:

正月,李隆基幻聽,硬是說神仙祝他長命百歲(聖壽延長),於是所有人都只好配合地給他上賀表;

三月,靜樂公主和宜芳公主去和親了;

七月,李隆基給兒子壽王李瑁找了新老婆;

緊接著八月,他心滿意足地給李瑁的前妻楊玉環封了貴妃;順便把武惠妃留下的幼女封為太華公主,嫁給了楊貴妃的族兄楊錡,地底下的武惠妃心情有點複雜。

九月,契丹和奚族造反,殺了各自的和親公主祭天。

也就是說,算上從長安去契丹、奚族的路程,這兩位公主可能結婚沒幾天就死在各自的丈夫手上,應該也就十四五歲年紀吧。

這下安祿山可開心了,奉命討賊,平定叛亂,刷足了存在感,但兩個小姑娘的生命,卻是永遠換不回來了。

不是每個和親公主都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幸運,也不是所有的遠嫁女孩都能像王昭君一樣被選入四大美人。封公主不等於走上人生巔峰,可能下一步就是粉身碎骨。

時間來到北宋政和三年,徽宗趙佶採納蔡京建議,仿周朝“王姬”稱號,將公主改為帝姬,郡主改宗姬,縣主改族姬,封號則賜美名二字。

所以她們的封號都是第四類,美好寓意,德、淑、福、柔是最常用的。

有時候我在想唐朝人看到宋代帝姬名號表是什麼感覺,首先他們應該能推測出帝姬是公主的意思,然後就覺得:這封號還挺淑女的吧,就是我們這不大流行。

不過因為帝姬和“帝飢”飢餓的飢同音,又發生了靖康之難,這些帝姬的遭遇大家都知道了,滾滾君真的很同情,很憤慨,也很無力。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不知怎麼就想起一句“瀉水置平地,各自東南西北流”,遇上這樣的時代,頂上的人尚如此,那平民百姓呢?如果我們身在其中,又會流向何處呢?

別說詩句和感想對不上什麼的,很多東西我就是想到了,就是能觸到我,就像“皇太女”一詞總讓我不停地在思考女性儲君怎樣才能被認可,然後又不斷推翻自己的設想。

回到南宋,高宗趙構又把帝姬恢復成公主了。

雖然很多人覺得帝姬不吉利,但其實這主要是昏君奸相的鍋,怪不到名號上去,我還挺喜歡這個名號的,就是覺得“帝姬”二字本身有點柔了,如果封號大氣點就好了。

時間一晃來到清代,很多人受電視劇習慣稱呼影響,以為清代沒有公主,都叫格格。

其實格格是清朝皇親貴族家庭裡女兒的稱呼,理論上皇女宗室女都可以這麼叫;或者是親王的低階妾室的稱呼。

清朝是這樣的,嫡出皇女封固倫公主,庶出封和碩公主;親王嫡女封郡主、庶女封郡君;郡王嫡女封縣主、庶女封縣君……這只是大概,還有細分的沒說的大家可以去查查,清代留下的資料還是蠻全的。

其實我覺得清代還挺有意思的,對子女的嫡庶分得那麼清楚,但又可以出現兩宮太后並存的情況,雖然這個制度承襲明代吧,但我至今都覺得,同一位先皇的兩個後還是有點……反正明以前很少發生這樣的事吧。

而且母后皇太后是先皇正妻,地位自然是最崇高的,但原來是嬪妃、後來因親兒子做了皇帝而晉升聖母皇太后的那位,能算先皇正妻嗎?能算皇帝嫡母嗎?有沒有人能幫我解答一下……

滾滾君解答不了,就講個笑話吧,我曾幻想自己是太平公主,還曾手繪過後宮妃嬪等級金字塔,誒,雖然羞恥但我也沒有感覺很抱歉,現在想來這也是我對歷史感興趣的起點吧。而且即使是隻瞭解這些女性背後的故事,也讓我窺見了歷史褶皺、夾層裡的光華與塵埃。

影片到這裡基本解釋清楚了吧,感覺講了一個子集、補集、交併集加人物小傳的故事,歡迎大家討論、補充、糾錯哦,不罵人就好,當然酸言酸語和陰陽怪氣也挺可笑的。

最後,我們還是用遠嫁奚族、客死異鄉的那位宜芳公主,在和親途中所作的一首詩來作為結尾吧:

出嫁辭鄉國,由來此別難。聖恩愁遠道,行路泣相看。

沙塞容顏盡,邊隅粉黛殘。妾心何所斷,他日望長安。

但宜芳公主和靜樂公主,永遠望不到長安了。

TAG: 公主封號帝姬皇女長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