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發現,找到這個可以讓你活得更輕鬆、快樂

心理研究發現,找到這個可以讓你活得更輕鬆、快樂

策劃、撰文 / 47、Alex、純純編輯 / KY主創們

最近我見了一位老同學,我感覺她的變化很大。

剛畢業不久,她就進到了一家金融公司工作,拿著比我們多n倍的薪水,但她總是跟我說她壓力好大。同時,她談的那個男朋友是一個比較迴避型的人,所以她在關係中患得患失,也常常打電話和我哭訴。

那時候我見到她,發現她整個人狀態特別差:臉色不好,精神也很差,還因為壓力長胖了很多。那個時候她經常問我,是不是自己就是不行,各方面都不行,所以工作做不好,戀愛也談不好。

這次見到她時,我發現她整個人過的很鬆弛,穿著看起來就很舒服的羊絨衫。不僅氣色變好了,人也瘦了很多,並且說話間我能感受到她現在充滿自信,很有活力。

她告訴我,去年她換了一份工作:在國際學校當老師。雖然沒以前賺的多,但朝九晚五非常穩定,而且每天接觸的都是自己很喜歡的學生。同時,她也新交了一個男朋友,雖然沒前一個那麼優秀,但這個男朋友很呵護她,給予了她非常多的情緒價值。

她說,以前的自己可能生活在一個很不舒服的環境裡,雖然在別人眼裡可能是好的,但是舒不舒服其實只有自己知道。

當她換到了一個自己很舒適的環境裡後,她發現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朋友的這個描述讓我非常感興趣,人真的會在一種環境下和另一種環境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狀態嗎?於是,我查閱了很多資料,發現心理學中還真的有一個概念,能夠解釋這件事,它叫做:

「最佳情感區域」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它。

什麼是「最佳情感區域」?

最佳情感區域(The window of tolerance)是Dan Siegel提出的概念,它是指我們每個人都具備的、可以接納一定強度情緒的區間。在這個區域內,我們既不會輕易崩潰,也不會與情緒斷聯,可以舒適地體驗、處理和整合自己所有情緒感受。

一個人的最佳情感區域,由ta所能承受情緒的「上限」和所能感知情緒的「下限」組成。

上限(hyper-arousal),指的是我們所能承受的情緒最大值

:當一個人的情緒突破上限時,ta就會處在一種“高度喚起”的狀態中:不僅會出現心跳加速、出汗等激烈身體反應,還會因為一點小事就暴怒、失控、情緒崩潰。

下限(hypo-arousal),則是指我們所能感知到情緒的最低值

:當一個人的情緒突破下限時,ta就會陷入一種麻木無感的狀態中:無法感知快樂或不快樂,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致。Ta看起來是“情緒穩定”的,但實際上是和自己的情緒脫節的。

心理研究發現,找到這個可以讓你活得更輕鬆、快樂

對於不知道自己上下限在哪的人來說,當情緒逼近上下限時,ta們完全不自知,所以情緒可以“順利”突破邊界:超過上限後,人們會崩潰、暴怒,超過下限後人們就會麻木、喪。因為意識不到這件事,ta們還可能一直沉溺在極端情緒中走不出來。

但對於那些知道自己上下限,生活在最佳情感區域內的人來說,當情緒逼近上下限時,ta們不僅會覺察到這件事,還會有意識的開始“自我校正”——

比如,在親密關係的衝突場景中,面對伴侶辱罵,ta們也快“爆炸”了,但這時ta們會意識到自己即將突破上限,於是在完全失控前,ta們會先回避壓力源,比如離開房間一段時間,讓雙方都能冷靜下來,再處理問題。

又或是ta們身處致鬱的環境,無意義的工作讓人生無可戀,但這時ta們不會放任自己“失去情緒”,而是會積極和朋友聯絡、建立連線,或是重新找回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到活著的感覺。

因為了解自己的上下限,所以當上下限快被打破時,ta們能及時把自己拉回來,這會讓ta們感受到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不用擔心失控,不需要防禦意外,自然地呈現出一種鬆弛又自信的狀態。

所以說,生活在最佳情感區域內很重要,在這個區域內,人們能夠對自己進行有效的自我安撫,並保持最佳生活狀態。

此外,Dan Siegel博士還指出,每個人的情感區域範圍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更寬一些,有的人可能更窄一些。它並非固定不變,會隨著一個人的個人成長和經驗累積,不斷地變化。

那麼,有哪些因素,會影響一個人的最佳情感區域呢?

心理研究發現,找到這個可以讓你活得更輕鬆、快樂

研究發現,

一個人的最佳情感區域

受到這5個因素的影響

——

01丨氣質型別(Temperament)

不同的氣質型別,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情感區域能夠達到的最高上限和最低下限

(也就是說,雖然上下限可以擴寬,但每個人能擴寬的最大限度可能不同)。

巴普洛夫根據神經活動強度、平衡性及靈活性區分了四種不同的氣質型別,分別對應不同的上下限特點——

心理研究發現,找到這個可以讓你活得更輕鬆、快樂

02丨過去的生活經驗(尤其創傷史)

在成長過程中經歷過重大創傷(major trauma)的人,可能更傾向於“主動壓縮自己的情感區域”,來達到預警功能(Siegel, 2020)。

比如一個從小被父母遺棄的孩子,進入親密關係後會擔心隨時被拋棄。這時,ta就會主動壓縮情感區域:伴侶稍有差錯,ta就會崩潰、迴避,甚至離開這段關係。這或許不是一種健康的應對方式,但對ta們來說這確是最有保障、最有安全感的方法。

不過,這也並不絕對。有的人在受創後,會習得自我安撫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如果ta們習得了這種能力,仍然有機會拓寬最佳情感區域。

03丨支援性關係

一段具有安全感的、支援性的社會關係,也能夠擴寬一個人的最佳情感區域。因為支援性關係能夠帶給人安全感,讓ta們面對生活挑戰時,有足夠的底氣和退路。

比如今天你被辭退了,回家路上既崩潰又無助,這時你的媽媽打來電話和你說,“如果太辛苦了就先回家休息一段時間吧”,你發現自己的情緒好像一下就被什麼東西托住了,你又可以了~

心理研究發現,找到這個可以讓你活得更輕鬆、快樂

04丨當下生存狀態

Dan Siegel博士提到,一個人目前的生理狀況如果處在一個“惡劣”的狀態下,如飢餓、疲憊或是疾病纏身,都會使情感區域顯著收縮,尤其體現在上限的收縮上:我們容易變得焦躁,感覺自己馬上就要崩潰。

相反,如果我們的身體處於比較健康、舒服的狀態時,我們對情緒的包容性會變得更強,情感區域也會相應變得寬廣。

05丨心理狀態

一個人的壓力水平越高,ta的情感區域越容易被壓縮。這表現為ta以前可能可以承受、忍耐的事情,現在完全無法負擔,情緒“一戳就破”。

對於長時間處於壓力環境中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比如一個人已經連軸轉了大半年,加上996的作息,那麼ta的情感區域上限就很有可能變窄:Ta可能會從一個比較溫和的人,變得易怒,不自覺地對身邊的人發火、失去耐心。這種變化不是突然的,而是在壓力環境中,因為心理健康的損耗逐步產生的。

那麼——

心理研究發現,找到這個可以讓你活得更輕鬆、快樂

如何識別

舒適地生活在

舒適地

自己的

想要識別自己的最佳情感區域,並長期舒適地生活在其中,你可以嘗試從下面四個方面入手:

「最佳情感區域」之內?

第一,用「情緒刻度法」,瞭解自己的上下限。

:如果焦慮的程度滿分是10分,當這件事發生的時候,你現在是幾分?

這個分數並不是立刻參考,而是需要你在一段時間後重新確認。比如你在工作時被老闆批評了,你當即打了10分,但事實上你並沒有崩潰,冷靜後你就可以校準你的分數,它可能只有7分。

透過對不同事件的打分和校準,你就能逐步找到自己的上限。特別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忽略那些不舒服卻說不出具體感受的情景,要當心——它們可能正是你的情緒下限。

透過對生活中遭遇的大大小小的事件進行情緒刻度,可以幫助我們明確自己的上下限。你可以試著問自己

:它們可能不會直接突破上下限,但一旦出現,就會“擊碎”最佳情感區域。每個人的“deal-breaker”都是不一樣的,比如——

計劃無法如期達成

不被尊重

邊界被侵犯

強烈的不公平感

……

儘量規避那些讓你情緒崩潰的“deal-breaker”,它們可能是某件事,某段關係、某個人,和這樣的人或事保持一定距離,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在最佳情感區域內。

此外,還要找到讓你情緒崩潰的“deal-breaker”

接地技術是一種減緩焦慮,讓人快速從“瀕臨崩潰”的狀態中冷靜下來的方法,它的核心是讓人和自己的五感連線起來,透過聚焦身體和感受,幫助個體把注意力從情緒上轉移、分散。

聽起來有些玄,但操作起來並不困難——

當你覺察到自己逼近上限,自己快要爆發的時候,你在心裡先默唸“5-4-3-2-1”,依次說出此刻

第二,達到上限時,運用接地技術(grounding skill)把自己拉回來。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和腦海中的負面情緒保持距離,用身體感知周圍的環境並聚焦於此時此刻,而非聚焦於情緒。除此之外,有規律的呼吸和進行冥想訓練,也是有所幫助的。

你看到的5種事物,4種你能感受到的觸覺,3種你能聽到的聲音,2種可以聞到的氣味,1種可以嚐到的味道。

當你感覺麻木、無力,即將逼近下限時,要進行一些強介入的活動干預,千萬千萬不要一個人待著,這可能會進一步惡化你的情緒。

第三,達到下限時,透過一些強介入活動,把自己啟用。

比如,你可以和你的朋友重新建立連線,你可以找兩三位朋友聊聊天,如果你的需求非常迫切,也不要羞於大半夜打電話給ta們。

再比如,進行適度的運動,會讓你感到疲勞或者放鬆、愉悅,這些感受都可以幫助你啟用你的情感系統,喚醒情感和身體的連線。此外,你還可以做一些“單純讓你感覺到快樂的事“,比如下班後給自己買一束花,看一些喜劇節目等。

所謂強介入活動,就是一些可以透過外界的人或物,給你帶來情緒體驗,從而達到啟用個體目的的活動——

因為,當這個區域被“擴大”,我們打破上下限的機率就會變得更小(因為上限更高、下限更低了),這樣也會讓我們自己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去面對生活中的各類挑戰。

最後,我們還要有意識地去擴寬自己的最佳情感區域。

你可以回顧過往學業、職場、各類關係中發生過的壓力事件,分別找到一件你成功應對的事,和一件你失控的事。

然後,有意識地從第三方的視角“再體驗”當時的情緒,將自己完全帶入,思考在兩個事件中你分別做了什麼。

最後,將兩個事件裡你所採取的行動對比,你會找到那些容易被自己遺忘的“內在資源”:它可能是一些親密的、願意幫助我們的人,也可能是能夠給你支援的某些文學作品虛構人物。

內在資源,本質上是一個人在面對痛苦、壓力和衝突時保持自我意識、整合自我的能力。如果你的內在資源充足,那麼你抗壓的能力就會提升,情感區域也會相應得到擴充套件。

想要擴寬情感區域,一個方法是“心智化”過去體驗,擴充套件你的內在資源。

每一次壓力是拓寬最佳情感區域的絕佳機會,當你成功應對了壓力事件(尤其是那些你以為自己不能處理的事件)時,你的情感區域就會相應擴寬。

但這也是危險的,因為壓力事件隨時可能打破我們的上下限,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有意識地進行自我關懷,以及,及時尋求社會支援:可能是來自家庭的,也可能是來自朋友的,如果你真的無法承受,還可以進行心理諮詢。

也許我們無法永遠生活在最佳情感區域內,但努力地、儘可能去嘗試,是我們能為自己長久穩定的幸福,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

以上。

心理研究發現,找到這個可以讓你活得更輕鬆、快樂

TAG: ta情感情緒區域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