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上墳帶上此三人,祖先高興財上門”指的哪三人?有道理嗎?

當年班主任為了激勵我們刻苦學習,希望班上每位同學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經常在班上強調一句話:“溫暖的被窩,是埋葬你青春的墳墓”。

俗語“上墳帶上此三人,祖先高興財上門”指的哪三人?有道理嗎?

當時覺得是一句很好笑的話,十多年過去了,經歷了社會實踐的風吹雨打之後,方能理解班主任當時的良苦用心。

墳墓,是逝者的家。規模大的叫墓葬,比如歷朝歷代王公貴族們的墓。普通百姓去世後的規模小,就叫墳堆,忙忙碌碌一輩子,能夠落葉歸根,入土為安,就已經很滿足了。

一個高高突起的墳堆,稍加修繕,就成為了一個標記,能夠讓後代子孫在清明節和春節回來祭祀的時候,可以順利找到目的地。

關於墳墓,有很多傳統一直在傳承,這是中華兒女幾千年來的意識。上墳和祭祀,都和孝道有關,正所謂百善孝當先,孝順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最根本的道德和良知。

俗語“上墳帶上此三人,祖先高興財上門”指的哪三人?有道理嗎?

在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語:“上墳帶上此三人,祖先高興財上門”,上墳祭祀是傳統文化的體現,也是後世子孫對先祖的深深懷念。在墳前,我們會說很多心裡話,平日裡難以說出口的心酸,成功,無奈,都可以面對先祖痛痛快快吐露出來,同時也希望能夠得到庇佑,讓日子越來越紅火。

那麼問題來了,在上墳的時候,究竟我們帶上哪三種人,先祖才會感到欣慰和高興呢?並且還會有財運主動找上門來。

在村裡找到歲數最大的幾位老爺爺,然後向他們仔細詢問了這句俗語中提到的三種人,一番指點迷津後,我覺得確實有一定道理,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

俗語“上墳帶上此三人,祖先高興財上門”指的哪三人?有道理嗎?

第一種人:成功體現自我價值的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成功人士。成功,有不同的定義,但可以認為已經基本實現財務自由。

古時候有“士農工商”的劃分,想要成為第一梯隊有身份有地位的成功人士,唯一的快捷方式便是讀書,然後參加科舉考試,金榜題名時,便是衣錦還鄉的時刻。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如今,“久旱逢甘露,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都是人生中四大難以被替代的喜事。

如今的中考和高考,也會產生“狀元”,這也是金榜題名時,古時候的狀元會騎著高大的馬兒,戴上紅花回到家裡。除了拜父母外,還要去祭祀祖先。行大禮,說事蹟,希望長久得到保佑,這算是一整套流程。

俗語“上墳帶上此三人,祖先高興財上門”指的哪三人?有道理嗎?

一個家族中出現了這樣的人物,肯定是幸運的,父母長輩們都希望子孫能夠出人頭地,當喜事登門時,立刻去告知先祖,先祖肯定會很高興。

第二種人,是賢德而有凝聚力的人。在《大秦賦》裡面,秦始皇雖然是皇帝,但家族裡面他卻不是族長,宗廟管理和族人的管理都是由輩分高,有聲望的人擔當。

每個家族其實都一樣,如果沒有一個賢德而又有凝聚力的人存在,就算再厲害的家人,也只是一盤散沙而已。家族是否能夠興旺發達,必須要有這樣一個人出現。先祖看到後繼有人了,自然也就打心底高興。

第三種人,是指的家裡添新丁,聰明伶俐的小孩子。古人講究的是人丁興旺,有了人,才會有興旺的可能。

俗語“上墳帶上此三人,祖先高興財上門”指的哪三人?有道理嗎?

人多力量大,有希望就有希望,這是自古以來的認知。古人生活的年代裡,因為糧食產量有限,再加上天災和戰事,導致人口一直很少。家裡能夠新增新成員,這就是能夠興旺發達的機會和希望。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古人說的這句俗語“上墳帶上此三人,祖先高興財上門”,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也是沒有可信度的。

但在情理上來看,可以進行邏輯上的推敲。家族裡有了帶頭人,勁兒往一處使,團隊協作的結果肯定比單槍匹馬的幹事成功機率大很多。

家族中功成名就的人越多,整個家族興旺發達的機會也就越大,因為可以先富帶後富,大家一起走向成功路。

俗語“上墳帶上此三人,祖先高興財上門”指的哪三人?有道理嗎?

至於新生兒,就更好理解了,孩子永遠是未來的希望,是整個家族,乃至國家的繼承人,只有少年強了,才會使得家族強,國家強。這樣一分析,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摒棄糟粕,取其精華,方能為己所用。這樣才是正確吸取了傳統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好地體現價值。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TAG: 家族先祖上墳希望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