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上的一條魚,奈何一念成魔,來到通天河作惡,成了禍水之王。

原來他是觀音菩薩蓮花池裡的一條魚,奈何一念成魔,來到通天河作惡,成了禍水之王。這妖怪的出現,不僅給通天河一帶的人民帶來了苦難,同時也給唐僧師徒們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最後又把觀音菩薩也捲入其中。

通天河上的一條魚,奈何一念成魔,來到通天河作惡,成了禍水之王。

其一連串的行為不僅殘忍而且魯莽,只為一時之快,卻不顧最終的後果。又因為這樣的行為,所以他的結局註定不美好,畢竟這個世界永遠是公平的,不管付出什麼都會有回報,至於結果的好壞,完全取決於當初做了什麼。

通天

通天河上的一條魚,奈何一念成魔,來到通天河作惡,成了禍水之王。

但反觀他在通天河之行,只是滿懷著冷酷與貪婪,從來沒有讓人覺得半分溫情與善良。不管是對陳家莊的百姓,還是到西天取經的唐僧,他的態度都是那樣狂妄,那樣囂張,完全把對方當魚吃。

常言道:“多行不義必自斃”。其行徑,與《左傳》中所記載的共叔段(鄭莊公的弟弟,多不義之語便出自其身),可謂相得益彰。依靠自己的力量,他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最後卻惡貫滿盈,難辭其咎。

通天河上的一條魚,奈何一念成魔,來到通天河作惡,成了禍水之王。

儘管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靈感大王”最終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但事實上,這並不一定是真的。由於他以前所犯的種種罪孽,已經無形中地決定了自己的命運。

只會施法而不會施恩的靈感大王

通天河上的一條魚,奈何一念成魔,來到通天河作惡,成了禍水之王。

”雖然是恩愛還是有怨恨,但縱然是仁慈還是有傷害的。只有吃童男和童女,才能顯出正直的神。”

此文為陳員外在《西遊記》原著中對靈感大王的直觀描寫,雖然只有幾句話,卻把事情講得很明白。特別是“恩多仍有怨言”這個句子,用來描述二者之間的關係,更是十分恰當。

通天河上的一條魚,奈何一念成魔,來到通天河作惡,成了禍水之王。

自彼此來到這裡以來,雖然年年保證他們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但卻要這些人每年都獻上一對童女作祭品,否則就會降下災禍。同樣因為這個原因,陳員外才說他“不是昭彰正氣的神明”,而且這還只是比較委婉的說法,其實在他們心中,恐怕早被定義為妖怪了。

古老的儀式

通天河上的一條魚,奈何一念成魔,來到通天河作惡,成了禍水之王。

總之,他提出的要求實在太苛刻了,如果只用一些豬、牛、羊之類的牲畜作祭品,這些人倒還可以接受。如《禮記》、《周禮》等書中都有關於祭祀文化的記載,說明祭祀牲畜是一種正常現象。但以童男童女作祭品的現象,卻明顯屬於反常行為,無論從文化的角度,還是從人性的角度,都是不合理的要求。

對每一個人來說,自己的孩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需要十月份懷胎,含辛茹苦才能把孩子撫養成人。然而靈感大王卻偏偏讓他們獻出自己的孩子,這一舉動無疑很殘忍,令人難以接受。

光從這點也可以看出,靈感大王雖學過觀音菩薩的法術,但並不懂得慈悲。只是知道讓這些人滿足自己的要求,卻沒有顧及他們的感受,反而還給人們帶來極大的痛苦。

多年來,他憑著一股神氣,在通天河一帶作威作福,不知傷害了幾個生靈,使幾個家庭家破人亡,給多少人的心靈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創傷。儘管他肆意妄為,已為自己造下了不可饒恕的罪孽,但是這些百姓卻無力反抗,他們怎能容許他這樣做呢?

這種以他人痛苦為基礎的快樂觀念早已是違揹人道主義的。靈感大王的行為,甚至可以說,比一般的妖怪更令人害怕、更討厭。但他並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些過火,而是把它當作一種習慣,一直持續到唐僧師徒來到這裡。

因此說這個妖怪不但殘忍,而且非常狂妄。雖然他並不知道這個世界永遠是公平的,但他覺得自己似乎是這個地區的主宰,所有的人都要按照他的意願去祭祀。能發瘋,並不意味著能發瘋一世,不管你自己是否想到,結果將是什麼,最終的審判將會到來。

沒有及時發現問題,只會讓你自己犯下更嚴重的錯誤,從而讓審判來得更快些。

“靈王抓唐僧,無異於與觀音菩薩對立”

根據原《西遊記》中的記載,唐僧師徒到達通天河時,正好趕上每年一度的祭祀活動,這次負責祭祀的就是他們那天晚上借宿的那戶人家。為避免悲劇重演,孫悟空帶著豬八戒化作童子,與妖怪作了一場短暫的對決。

可是被對方擊敗後卻不就此善罷甘休,反而在鱖魚婆的鼓動下,打出了唐僧肉的主意,並把它設計為捉住。這樣的舉動無疑使他犯了錯,加速了懲罰的到來。

想像菩薩領受如來佛祖的法旨,要在西天取經,然後才選唐僧作取經人。那就是對方所帶領的取經隊伍,是觀音菩薩的直屬單位,而且她自己也許諾給了孫悟空一個孫悟空,如果真的有過不去的危險,自己也會趕來營救。

由此可以看出,觀音菩薩對取經計劃的重視程度,早已把它當作自己第一件大事來辦。而且靈感大王此時抓唐僧,顯然是在與菩薩對著幹,根本無異於直接挑釁對方。如果別的妖怪做這樣的事還可以理解,但問題在於,他本來就是對方手下的一隻小鯉魚,按理說應該很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差距。

無論是論身份,還是論實力,他都完全不能和觀音菩薩相提並論,根本就沒有可比性。這樣也更凸顯出他的行事風格中,有很明顯的缺點,做事只顧一時的快活,完全不顧後果。事實上,此時擺在面前的局勢很清楚,觀音菩薩是他的主人,想要降服他並不難。

因此從長遠來看,抓住唐僧這個事是弊大於利的,即使他可以吃掉它,但他也無法向觀音菩薩交代,最終還是要面對結局。但就靈感大王的表現來說,顯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絲毫沒有覺察到自己已經惹上了最不該惹的人。

觀音菩薩正竭盡所能地支援著取經計劃,可是這條從她身上跑出來的小鯉魚,卻千方百計地破壞,並且直接威脅著取經人的生命。在這樣一幕戲劇背後,其實隱藏著一顆無比狂妄的心,靈感大王的行為,早已觸及了觀音的底線,因為無論遇到什麼情況,唐僧絕對不會有任何損失。

事已至此,形勢已漸漸明朗,靈感大王這些年來所犯下的惡行,加上唐僧抓取唐僧的罪過,早已把自己置身於萬劫不復之地。下一個等他的,是最後一次審判。

啟示之王的命運

在唐僧被捉後,孫悟空等人曾深入通天河通,想抓住妖怪,但最終卻徒勞無功。所以也只能去南海找觀音菩薩,互相詢問妖怪的來歷。然而此時菩薩已然早作準備,隨他拿了一隻提籃,到了通天河,運轉神通將對方擒上來,並將其帶回南海。

對這一結果歷來爭議頗大,許多人認為是菩薩徇私舞弊,不加以懲處,未能給那些受害者一個交代。但有些事情我們看到的結果,不一定就是最終的結局,而這些真相往往都是表面文章。

到了最後,儘管她並沒有直接對靈感大王做出懲罰,但這並不意味著對方可以逍遙法外。由於在《西遊記》中,觀音菩薩是佛教的代表人物,是救苦救難大慈悲的化身,斷然不可能包庇這件事。

何況這妖怪以前早就是惡鬼,還膽敢向唐僧下手,這些事在很大程度上觸動了自己的底線。因此,這樣的話,就更沒有理由放過他了。

那就是說,即使菩薩能念在上蒼有好生之德的份上饒恕他的生命,恐怕在以後的歲月中他再也沒有機會離開南海半步了。畢竟對方已經犯下了太多的罪孽,有了這次前車之鑑,無論如何菩薩都不能再給他一個來世的機會。

這種處罰看起來並不重要,實際上並不重要。最初靈感大王之所以要離開南海來到通天河,不外乎是對外面的世界很嚮往,渴望得到更多的空間。但他在獲得自由的同時,也給他人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甚至讓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孩子。

所以他既然給別人造成了痛苦,自然也要接受相應的懲罰。而且他所付出的代價,很可能是自己最渴望得到的自由。但無論怎樣懲罰,對於陳家莊的百姓來說,其實已經毫無意義,更無法撫平他們心中的痛楚。

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擺脫彼此的壓迫,回到從前平靜的生活中來。當苦難和災難不再繼續的時候,它是很值得慶幸的。即使靈感大王進入十八層地獄,這些人的孩子們也不會死而復生,因此也只能寄希望於未來的生命中。

此外,《西遊記》原著中也有這樣一段描述,當唐僧師徒取經歸來時,陳家莊一帶總是風平浪靜,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裕,也許這也是另一種方式的補償吧!

但不管怎樣,靈感大王的最終命運,肯定不會像人們所說的那樣,逍遙法外。由於觀音菩薩要為他所犯下的罪負責,所以他不可能對這些殘暴的行為視而不見。

但同時,這件事也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觸動,讓人們認識到,做事魯莽的人,本來就會給自己和別人造成那麼大的傷害。我們所說的能力,也不是用來傷害別人的工具,如果不能合理地利用自己的能力,那麼最終的結果就不一定好。

它不僅是對命運的評判,也是一條永恆的法則。先秦時期的《孟子·離婁章句下》一文中就有這樣的論述:“君子以仁存禮。以仁為愛,以禮為敬。愛的人必愛他;敬的人必敬他。”因此說,這個世界需要的是善良與和平,是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與平等對待,這才是人世間的正道。

TAG: 靈感觀音菩薩唐僧大王通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