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自以為是的父母,是孩子抑鬱症的元兇

今年三月份我剛剛開始學習自媒體賬號發文,連續叨叨了幾篇家長裡短的婚姻故事,看起來像以自嗨模式叨叨自己的經歷。

事實上,揭開孩子曾經抑鬱的過往並不是嗨文的目的,我只是想在學了五年心理學以後,把所學知識以自己的方式共享出來。

拿下心理師證並不是我的目標,我的目標是幫助無數不完整家庭完成完整心理建設,減少抑鬱症的發生。

如果我是大海邊撿魚的那個人,那被海浪衝到岸上的魚,就是那些抑鬱症患者。我能做的就是能撿一條是一條。看熱鬧的你也許不在乎,但我知道,返回到大海的魚會在乎的。

我一個小生意人研究心學流派,研究心理學的動力,就是來自於對兒子女兒的成長思考,也來自於對幾年培訓學校執教生涯的總結,更來自於對附近一個身心靈成長機構的遠距離觀察。

現在不得不說一句:每一個抑鬱症孩子身邊都有一對自以為是的父母。

一得:自以為是的父母,是孩子抑鬱症的元兇

心靈的大門如何開啟

01不完整的愛是指向患抑鬱症疾病的孩子的利刃,是孩子患病的元兇之一。

在此並非對一得父親口誅筆伐,而是對自己的經歷深刻反省。

我是從黑龍江遠嫁到山東的女子。婚姻的前20年,都在淪陷在戀愛結婚以及被負離婚的生活本身裡。我那幾年停留在受害者模式裡死去活來。

我注意不到孩子們的身心健康。也注意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長。

直到後來孩子前後兩次發病,我才驚懼生活本身的重量太重,我意識到自己擔不起為人父母的責任。我開始研究心理學,研究心學,參加ARC心理訓練,這才慢慢摸到了抑鬱症起因的門檻。

抑鬱症孩子的家庭,基本都是單親家庭或者處在缺失狀態的單狀況家庭,也包括留守家庭。

這裡的單親家庭,指的是離婚家庭或者非離婚單親家庭。

這裡的缺失狀態的家庭,指的是父母一方忙於工作或者存心忽略,而導致的只有單方承擔照顧孩子的家庭,是非離婚狀態的家庭。

留守家庭指的是因為外出打工或者父母去外地工作的,留給隔輩老人照顧的兒童家庭。

所有缺失家庭都有一個共性,都是父母單方面參與教育工作,或者直接甩給孩子姥爺或者爺爺都不太參與孩子教育的過程。

這些家庭的共同特點就是給孩子的愛不完整。

是的,我們生下來孩子,卻沒有精力,沒有時間,沒有心情培養,讓孩子在三無狀態下放任其長大。我們沒空去好好的關心孩子的心靈成長,因為你自己的心靈都不曾強大過。

一得:自以為是的父母,是孩子抑鬱症的元兇

給孩子完整的愛

02不完整的愛造成了孩子的部分心靈缺失,我們卻自以為自我的強大能夠給孩子補足缺失的部分,在自以為對的模式裡禁錮孩子的思想和心靈。

可能大多數人都在用時間療愈自我,為的是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那麼那些被原生家庭摧毀了的人到底是怎樣被被摧毀的?

巴彥女孩弒母案能夠顯現精神桎梏的矛盾極端。這顯示出我們做父母的人,我們的自以為是甚至成為培養惡魔的溫床,而我們依然選擇看不見,總要在是非對錯裡和親人鬥個你死我活。

事情發生了,我們正義感爆棚,指責女孩冷漠,指責遊戲害人,唯獨沒有想一想母親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悲劇能夠發生,矛盾點一定衝到了極端,引起了心理依託的斷裂。

沒有悲劇發生,我們都生活在圍城內,誰也看不見誰的悲傷,或者在別人的戲劇裡,安撫著自己的傷痛。

然而傷痛並不因為別人看不見就不存在,我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找不到內心的滿足和豐盈。

一得的確優秀。一得爸爸所有的教育都在推動一得向前衝。他跑的太快了,卻在不知不覺中丟失了自己的靈魂。他邊走邊質疑,我的心在哪裡?

於是他去學哲學,只是還沒等找到自己的心,就已經碎裂了自己的心靈底牌,直接去另一個世界尋找答案了。

我在想,如果他也能看一看淮南子,讀一讀中國傳統文化,甚至去道院聽一聽鐘聲,把喧囂追求的心放下來,靜一靜,也許他的一生就會完全翻轉,成為一名引導世人精神前行的大導師,大哲學家,然而這個世界沒有如果。

一得:自以為是的父母,是孩子抑鬱症的元兇

我家小道士在讀書籍

03管和引導是兩回事,管是把你的觀念強行加在他身上,並訓練他接受。引導是帶領他認識心靈的豐盈,引領他對生活的追求,而不是訓化。

一得:自以為是的父母,是孩子抑鬱症的元兇

引導

我看著網路對一得爸爸的指責,我很難過。他只是困在自我的模式裡,做著他眼裡對的事兒,他真的有錯嗎?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夠跳出生活本身,回頭看待自己的行為?當你知道你所有的觀念都是你的精神桎梏,都是你的行為結果,你會瞬間觀念坍塌,不知何去何從。

你所有從小到大對人世間的資訊接收,形成了你現有的觀念,然後按照這個觀念,你努力教育子女,盼望兒女成龍成鳳光耀門楣。

一得爸爸有什麼錯?他也不過是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罷了,他並沒有完全忽略孩子的心靈。他只是想把自己的生活態度更好地傳遞給孩子,他錯在哪裡?

可是這些是不是一得真正想要的東西?如果一得沒有遇到困惑,他會學哲學尋找答案嗎?

我們只知道把自己的行為標準套在孩子身上。卻並沒有關心孩子真正想要什麼。

我們忽略的往往是我們的觀念桎梏力量,附加在孩子身上,形成的重量不是孩子能抗得動的啊。

當我們的願望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覺得難以實現,他會不會選擇逃避?遊戲,殺人,甚至自殺,這些字眼背後不是是非對錯的評判,是沉甸甸的承受,是承受不了的極端對抗。

這時候也許你有一個更大的疑問,那孩子就不管了嗎?

管和引導是兩回事,管是把你的觀念強行加在他身上,並訓練他接受。引導是帶領他認識心靈的豐盈,引領他對生活的追求,而不是訓化。

除非你有本事對他負責到底,訓化他,讓他一生,都沒有自己尋求答案的能力,讓他成為你愛的奴隸。

可怕的是隨著個體的成長,他遲早都會從你的‘愛裡面分離,成為獨立的自己。假如這個時候他發現自己心靈缺失,或者心境很小,不足以支撐他龐大的構想世界,那會發生什麼?抑鬱症就此產生,嚴重的就會懷疑自己的存在,導致自殺。

一得:自以為是的父母,是孩子抑鬱症的元兇

傾聽花開的聲音

04當我們認不清自我框架這個事實,就接受不了事實的發生。那時,我們寧願相信有鬼神存在指導了死亡,也不肯直面引導心靈的錯誤。

我們很難從父母教育的框架裡完全脫離出來。也很難不把熟悉的框架套在孩子身上。

大多數父母都是自己什麼樣,就要求孩子也什麼樣,最好高於自己的成就。而不去想心靈的豐盈問題。因為忙於生活本身都焦頭爛額,哪有精力談感受?

酈波老師在梁冬的《自在睡覺》裡解釋,寐是指倒頭就睡,睡得什麼都不知道了,古時候指奴隸的狀態。也叫睡而不眠。

那統治階級在幹啥?不睡了嗎?坐著睡,關閉外界資訊進行自我覺察,向內看進行自我心靈溝通。也是儒釋道都講的打坐。向內關照自己。

我在兒子剛開始得抑鬱症的時候,對醫療干預不認同,就開始尋求“仙家”幫助,求神拜佛。

後來情緒控制住了,孩子的心智也成了幾歲的孩童。我就在所有的心理學書中找答案,並研究全腦領域,期望靠自己的智慧幫助讓孩子恢復心智。

這個過程我唯獨忽略了向內看。

我那時沒有辦法帶領孩子走出心靈的桎梏。

問題出在哪裡?出在自我心靈的成長。

這個認清過程緩慢而模糊。甚至用了三四年的時間去接納前夫這個人,用了幾年的時間去感受兩個孩子的心靈世界,最後才看向自己。

當我有一天終於明白,我沒能幫助到孩子少年立大志的時候,我就想先給自己立個志,那就是幫助抑鬱症家庭裡的母親。

心裡有個聲音說,我只有幫助得了別人,才能更好地成長自己,願以後的路我們一起走。

平臺裡的聲音各種各樣,我能夠發出的聲音很小,但是我依然在發出心裡的聲音,教育孩子不是用方法訓練,而是用心靈引領。

請聽花開的聲音。

一得:自以為是的父母,是孩子抑鬱症的元兇

感覺花的香氣

本文由慧姐叨叨叨原創,關注我攜手並進。

TAG: 孩子心靈抑鬱症家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