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生存指南:原生家庭的痛,是我們一生要背的債嗎?

《請回答1988》裡面德善爸爸那句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

這句話莫名戳中淚點。爸爸就是孩子的避風港,在外面為生計和更美好的生活而奔波,在家裡要照顧好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但是,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他也在不斷的學習。每一個新生兒都會面臨人生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兒女,第一次做父母。

原生家庭的生存指南:原生家庭的痛,是我們一生要背的債嗎?

《請回答1988》劇照

古語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時候的經歷會對未來的成長髮展影響深遠,其中不乏原生家庭的影響。原生家庭的那些痛,是我們一輩子都要揹負的債嗎?自從看了《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這本書,回答是堅定的:不是的。

這本書是在遺傳基因橫行的時代,英國作家奧利弗·詹姆斯獨闢蹊徑,衝破世俗的力作。

作者在第一章我們的基因,用大量的事實佐證遺傳基因對我們成長生活的影響並非決定性的。而父母對孩子撫育的關鍵性影響得到進一步的證實。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描述了家庭的構成、排行、性別、行為等對人成長的影響;分析了3-6歲的良心、0-3歲的關係模式、0-6個月的自體感;最後提出合理化建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的劇作者。

這本書有紮實的理論基礎,也有豐富的例子作為論據。每每讀來都感覺像是在說自己,引起共鳴的地方也忍不住感嘆原來是這樣。本文將從認識原生家庭、理性看待自己的經歷、成長自我三個方面來剖析原生家庭與自我之間的關係,不斷完善自我,走好人生的這段旅途。

原生家庭的生存指南:原生家庭的痛,是我們一生要背的債嗎?

圖書封面

一、認識原生家庭

我們這一生會有兩個家,一個是爸爸媽媽的家,一個是屬於我們和另一半組建的家。爸爸媽媽的家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而我們和另一半組建的家就是我們孩子的原生家庭。

祖祖輩輩,代代相續。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第一次生而為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被時光賦予各種角色和使命。不埋怨爸爸媽媽,她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她們也在不斷的努力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只是她們有的時候有心無力。

所以有的時候,對深愛我們的她們,多些寬容。

記得有一次,因為一件小事跟媽媽生氣,大吵了一頓。一段時間,兩個人都彆扭。時至今日,事情雖然記不得了,但是媽媽的那句話卻記憶深刻,媽媽說:“我都不知道如何做你的媽媽了?”。其實她的心裡應該也在反思也在總結。她想,特別想成為好媽媽,但是她不知道如何成為好媽媽。她也苦惱也沮喪。每次想起都覺得好心疼。人生的這一路充滿了未知,有的時候喊著口號在努力在加油,回過頭審視的時候,覺得真蒼白。

他們第一次為人父母,我們也都是第一次為人子女,所以更要相互扶持。

原生家庭的生存指南:原生家庭的痛,是我們一生要背的債嗎?

成長的路

書中有介紹父母的撫育對我們的影響主要是性別、出生次序、偏愛和期待、過去的經歷對現在的影響。他們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也在不斷的成長。毋庸置疑,成長都是有代價的,或許是某個瞬間爸爸媽媽意識到對不起孩子,像德善爸爸對德善,或許是孩子的某些經歷像結痂的疤烙印在記憶的深處。

原生家庭總是某些方面會刺痛我們的神經。

總是有些原生家庭的痛,但是那不應該是我們揹負一生的債。我們要讓自己變得強大,強大到保護自己,原諒別人。那些痛也不應該是我們不敢面對未來的擋風板,勇敢的撕開它,直視它,未來的路才會更加廣闊。

二、理性看待自己的經歷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如果沉淪在那些難過、悲傷、不如意中,人的這一生應該會過的很累。

放下,或許是過去最好的答覆。

承認不足但不退縮

或許是因為父母在不斷學習成為好的父母,或許是我們自己在長大的路上不斷摸索,原生家庭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傷痛會刺痛我們。從出生那一刻開始,我們就不能擺脫孩子的身份去選擇父母。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平靜去認識走過的這一路,承認原生家庭造成的某些痛、有些不足是切實存在的。

承認不是退縮,而是在未來的茫茫前路中,努力地做自己的航向標。

我們跟另一半組建的家庭也會是未來天使的原生家庭,學著為下一代建設原生家庭,創造和睦氛圍。

原生家庭的生存指南:原生家庭的痛,是我們一生要背的債嗎?

一定要堅強

勇敢的懷抱愛

原生家庭的痛真的無法治癒嗎?想起《請回答1988》中的德善,排名老二,上有姐下有弟。過生日也是跟姐姐一起過。吃東西的時候,姐姐有,弟弟有,唯獨她沒有。她可以大大咧咧地說著不在乎,心裡其實特別在乎。而爸爸媽媽以為自己的德善從來不在意,所以忽略了對二女兒的關心。隨著劇情的發展,透過德善的愛情選擇就可以看到原生家庭對德善的影響。但是仍不能阻擋德善在這一路上成為了最好的自己。

傷痛不應該是成長路上永遠不能正視的曾經,以為不去搭理,它就不會痛。其實,那也不過是自欺欺人。勇敢的懷抱愛,愛自己,愛在路上一切美好的相遇。

三、成長自我

認識了原生家庭,理性地看待了自己的經歷,未來的路還是要靠自己來成長自我。可以透過內省、傾訴、創作活動來實現精神世界完善與富足。

內省

認識父母走過的路,認識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經歷,反思這些過去,知曉其中存在的問題,告訴自己如何選擇、如何做才是最好的,避免再一次經受傷痛。

甚至自己在做出異樣的行為或者動作的時候,自己也可以反思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行為或者動作,亦可聯絡小時候的經歷。

反思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原生家庭的生存指南:原生家庭的痛,是我們一生要背的債嗎?

做一個溫柔而強大的人

傾訴

學會傾訴,學會釋放,學會溝通。

書中說對親近的人進行自我暴露。話要給懂得的人聽,把自己那些難以講明的話,講給那個懂我們的人。對於家人,在外漂泊的我們總是報喜不報憂。一方面是想讓他們放心,即使他們不在身邊,我們可以很好的照顧自己;另一方面是把自己遇到的那些難過,似乎是再一次揭開傷疤,還要面臨說了可能不被理解的結果。

把話講給那個可以聽懂的人。內心中的垃圾也適時地傾倒,保持內心的空間,讓自己有足夠的心去面對人生這一路上的挑戰。

創作活動

愛文學的人喜歡用文字去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愛舞蹈的人喜歡用舞蹈去詮釋自己的感受,愛唱歌的人喜歡用歌聲唱出內心的悲歡離合。創作,真的是可以治癒內心的方式。

有些話、有些感受,那是永遠無法言說的痛。但是卻可以轉化成自己的作品,擁有自己內心感受的作品。從它的展現上讓自己得到釋放,讓他人理解。

有的時候常常問寫作帶給自己什麼,這種感受或許只有自己知道。我那些無法講出的話,或許就在某個作品裡面。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不要怕受傷,不要怕疼痛,不為自己設限,勇敢地往前走。原生家庭的痛不是我們一生要揹負的債。

原生家庭的生存指南:原生家庭的痛,是我們一生要背的債嗎?

加油,美好的自己

TAG: 原生自己家庭我們德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