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家長可以適當地教他們認讀一些基本漢字

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家長可以適當地教他們認讀一些基本漢字

群體活動的擴充套件,是兒童入學參加班集體和少先隊,集體生活的基礎。

從社會交往關係看,三歲前基本上是個體的活動,

一對一地交往,偶爾也有兩、三個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但為時很短。常常是人雖在一起,但玩要很短時間後,就又各自玩自己的。

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家長可以適當地教他們認讀一些基本漢字

三歲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群體活動的範圍不斷護展,開始兩、三個人,後來四、五個人、十幾個人一起玩,到幼兒園上了中班、大班後,有時是整個班的小朋友在一起玩,這種群體活動的擴充套件是兒童入學後參加班集體和少先隊集體生活的基礎。

三歲前處於思維發展的最低階階段-感知動作思維階段。三歲後,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取代感知動作思維,佔據主導地位。

具體形象思維是一種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憑藉具體形象的聯想進行的思維活動。這個行動過程就是在具體形象思維的支配下進行的。

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家長可以適當地教他們認讀一些基本漢字

小朋友聽故事或者講故事,都要憑藉這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同感知動作思維的本質區別在於,它可以擺脫感知物件(實物)和感知動作的束縛,利用腦中已有的形象進行思維。

舉例來說,如果給三歲前的孩子講“小熊請客”的故事,桌上應該有實物玩具小熊、小狗、小貓、小雞和狐狸。講故事時,一邊操縱玩具,一邊講述,讓孩子看到故事中的角色及角色的行動,看到“小熊請客”的實地情景,孩子對故事的記憶就容易清晰些。

如果他要複述這個故事,也需要藉助於這些實物和動作的幫助。如果給三歲後的孩子講“小熊請客”的故事,則逐漸可以不需要這些玩具,只靠言語描繪就可以了。

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家長可以適當地教他們認讀一些基本漢字

孩子腦中保留有各種動物的形象,“小熊”、“小狗”“小貓”、“小雞”等這些詞彙,可以立即引起孩子腦中相應形象的復活,他們可以利用這些形象間的聯想,想象並理解故事的情節和意義。

如果讓他們複述故事,他們也可以只用言語描繪(加以表情和手勢),而不用食物幫助。由此可以看到,在思維擺脫感知物件和動作的束縛,跨入憑藉形象進行思維的階段後,思維的路子更寬了,靈活性更大了,概括性增強了,深度也增加了。

三歲前為初步把握口頭言語時期,雖然已經可以和成人進行最基本的言語交往,但說話常常不完整、不連貫,句型簡單,句子短小。

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家長可以適當地教他們認讀一些基本漢字

一般是和別人對話,尚缺乏獨白言語能力。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講故事有一定的困難。三歲後為熟練把握口頭言語時期。

到六歲前,孩子已經可以熟練地和成人言語交往。不僅可以熟練地對話,而且可以流暢地獨白。可以連貫而完整地向別人描述一件事情的經過,或者一個故事的始末,做到口齒清楚,言語流利,主題明確,邏輯層次基本分明。

三歲後,不僅是熟練地把握口頭言語的時期,也是適當開始學習書面言語(識字)的起點。

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家長可以適當地教他們認讀一些基本漢字

六歲左右是孩子準備入學的年齡,到了這個時候,幾乎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渴望入小學學習,擺脫小朋友的生活,成為一名小學生。

他們有了較豐富的知識經驗和較強的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熟練的口頭言語,並且開始發展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腦功能的發展也表明孩子已經準備進入一個新的時期。腦電圖研究表明,腦的發展有嚴格的程式性,基本上是逐漸的與連續的發展,但不是等速的與直線的。

腦發展在此期間,在一定程度上呈現“飛躍”發展的趨勢。兒童心理發展上也表現出相應的“飛躍”。

TAG: 三歲思維言語孩子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