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後的父子之情

《背影》後的父子之情

《背影》是現代作家

朱自清

1925

年所寫的一篇

回憶

散文

。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

南京

北京大學

父親

送他到

浦口火車站

,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

橘子

的情形。在作者腦海裡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

月臺

爬上攀下時的背影。

這一段的具體描述下如下: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

每一個讀者看到這一段都非常感慨,都能想到自己的父親類似的情形。只要年輕時出門坐車,基本上都是父親去送,臨行前的行李,囑託。車開走了,雖然父子之間的分別不一定會流淚,但那種擔心牽掛的神情是永遠令人難忘的。

《背影》給大家的印象,朱自清先生和父親的關係是很融洽的。其實父子之間也有很深的誤解。朱自清是家裡的第一個兒子,父親自然希望兒子出人頭地,振興家庭。

朱自清離開家後,在北京大學接觸到了很多新思想,與父親的想法產生了很大的分歧,朱自清追求的是新思想,父親希望兒子升官發財,思想的差異導致感情的裂痕。父子之間就是這樣,孩子小的時候只有聽父親的,父親希望孩子長大後按自己的想法做,但偏偏是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矛盾就產生了。一般孩子與母親之間感情都很好,原因是母親只是從生活上關心,如何發展考慮

得少。父親對孩子的愛體現在嚴格要求上,體現在思想的干擾上,就容易有分歧。

《背影》之後,父子關係緩和了很多。從客觀上講父親一天一天變老,他變成了弱者,兒子天天長大,開始頂天立地,開始支撐門庭,是強者,有一天他也成為父親,他會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父子之間的感情,表現的親情少,責任多。這種感情經常會有問題,但這種血肉之情是難以割捨的,只是觀點上的差異,時間長了父子之情會熔化一切。

《背影》後的父子之情

TAG: 父親朱自清背影父子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