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思維——別讓偽學習毀掉你的成長路徑

學習能力是公司HR篩選人才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我們這代人在職場生存中,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公司新來的同事小尚就是一個自稱“學習高手”的年輕人。之所以說他是自稱,因為他展示學習能力的方式,就是給大家看他手機的付款記錄,看他為市場上眾多的知識付費產品買了多少單,有多少課程正在學習計劃之中。他還會經常翻找他微信的收藏夾,說自己收藏了500多篇超級實用的好文章,但結果往往是因為文章太多,而找不到。不得不說,小尚是個勤奮的孩子,他的業餘時間基本都用在了瀏覽各類資訊上。蒐集、收藏、囤積知識,是他最大的愛好,但事實卻異常打臉,小尚的學習能力並沒有在工作中發揮優勢幫助他成長,反而因為擁有過多的資料和資訊,常常讓他陷入一種無端的焦慮當中。

小尚的這種囤積式學習事實上是一種“偽學習”,讓他陷入囤積式學習的心理邏輯,是他進入了“盔甲思維”的誤區。

所謂“盔甲思維”,簡單來說,就是為了防止在戰場上被敵人殺傷,從而不斷的往給自己套一層一層厚厚的盔甲,最終導致自己無法行進的一種思維陷阱。

盔甲思維——別讓偽學習毀掉你的成長路徑

這是一種極度的不安全感造成的心理圍城,因為不願意去面對一些現實的難題,而把行動的所有重心都放在設法迴避可能受到的傷害上。為了讓世界看上去可控一些,他們會透過大量獵取資訊,囤積資訊,造成一種不斷學習的假象,從而緩解內心的焦慮。

但是,這種努力並非自發的,而是被頭腦中“應該如此”的概念驅動,從而讓他們忽略了現實中應該面對的難題,認為解決了知識焦慮,就解決了現實問題。從而能陷入“盔甲思維”的惡性迴圈,這就是阻擋我們成長的最大思維障礙。

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為大家詳細論述“盔甲思維”所帶來的危害,並介紹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為你擺脫“盔甲思維”提供幫助和動力:

點選收藏的那一刻,就是你遺忘的開始

學習的本質是進入持續不均衡態

如何擺脫“盔甲思維”

盔甲思維——別讓偽學習毀掉你的成長路徑

01

點選收藏的那一刻,就是你遺忘的開始

資訊快速更替的時代帶給我們的,除了更便捷的生活,更開闊的眼界之外,也帶來了知識的焦慮。這種焦慮會讓我們對新知識、新資訊產生一種匱乏感,一種隱隱的恐懼。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錯過什麼重要內容。

當我們躺在床上瀏覽朋友圈的時候,會發現無數的新鮮東西,你會覺得這個不錯,那個有用。於是希望把這些統統納入你的記憶之中,但是,你用了最簡答的一個辦法,點選收藏。因為“收藏”這個行為,能讓你獲得一種囤積的快感,極大的緩解了焦慮。

其實,這種“旅行式”的學習,只是心靈的安慰劑,跟學習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因為,在收藏行為中,你並沒有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也沒有解決任何一個問題。你只是感受到新鮮便將其收藏,你以為你收藏下來,就代表你記住這些知識。

事實上,當你點選收藏的那一刻,就是你遺忘的開始。

法國學者安德烈·焦耳當在《學習的本質》一書中提出,所謂學習,就是改變我們自己的“先有觀念”,從一個既有的解釋網路,過度到另外一個更加合理的解釋網路,以處理眼下的情境。

盔甲思維——別讓偽學習毀掉你的成長路徑

簡單解釋,就是當你面臨的一個新問題,感到徹底懵圈,無從下手的時候,就是新問題對你的既有知識網路形成了挑戰,你會驚訝的問自己,怎麼會這樣?於是,學習這個行為就此展開。

也就是說,學習要有挫敗感、危機感,要對過去的自己形成挑戰,要感到過去的自己無法應對當前的問題,於是你便渴望透過學習,去解決這個新問題,而當你解決了新問題之後,你也就成了另一個你,完成了一次成長。

焦耳當認為,危機感是學習的動力,沒有危機感,就沒有學習。

但是,囤積式學習的動力,卻是你覺得自己應該學習,於是去學習。

囤積式學習還會帶來另一個危害,就是讓你陷入“無限準備”的怪圈。

拖延症就是這種“無限準備”最大的表現之一,你總是感到自己還沒準備好,還要多積累,多蒐集素材。其實,你是在迴避著手解決問題時將會遇到的挫敗感,為了迴避這種挫敗感,你就像穿盔甲一樣,用知識和資訊把自己包裹的緊緊地,以此造成一種自己很強大的假象,其實這麼做的結果,就是讓自己繼續停留在舒適區。

這就是“盔甲思維”最大的危害,它阻止我們進入學習區,阻止我們面對自我的匱乏感,並以囤積式的學習讓我們進入一種“偽學習”的狀態,阻礙我們的自我發展。

盔甲思維——別讓偽學習毀掉你的成長路徑

02

學習的本質是進入持續不均衡態

既然囤積式學習是偽學習,那麼,學習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

你一定騎過騎行車。在騎腳踏車的時候,你會發現,只有不斷的保持向前,你才不至於跌倒,而保持不斷向前的辦法,就是維持平衡。所以,讓腳踏車持續前進的底層邏輯,就是持續對抗不均衡。

這跟學習的過程一模一樣,當你遇到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你就進入了這種不均衡的狀態,你本能的就會去維持穩定性,從而觸發“知識的自我補償機制”,於是,你就必須放棄原有的知識框架,同時讓新的知識融入到原有的框架,以此達到新的平衡。

學習的本質,就是讓自己進入持續的不均衡態。

我們常說“好逸惡勞”是人性的一個方面,正是因為好逸惡勞,我們才發明了那麼多替代我們的工具,讓生活變得更為便捷。

但是,學習卻是一個相反的過程,是一個“好勞惡逸”的人性隱秘面。那些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的人,那些像亞里克斯·霍諾德那樣徒手攀登酋長巖的人,都在挖掘人性的“好勞惡逸”。

這就是學習的另外一個本質,我們透過“好勞惡逸”,讓自己被知識馴化。

盔甲思維——別讓偽學習毀掉你的成長路徑

再來想想騎腳踏車的過程,腳踏車就在那裡,它的規則永遠不會變,而我們要想駕馭它,必須選擇被腳踏車的知識系統馴化。

再比如練習書法這件事,本質上來說,我們是在被“筆墨紙硯”這些東西馴化,透過我們持續不斷的“好勞惡逸”,掌握一種只有它們才懂得知識系統。

在這個被馴化的過程正中,我們感受到自己在成長,在一級一級的登上知識的高峰,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當你一步一步從低階走向高階,從業餘走向職業的時候,你會獲得一種滯留在舒適區不可能感受到的強烈快感。

就像有人問亞里克斯·霍諾德:“你攀登上酋長巖,是種什麼感覺?”他說,你不會理解這種感覺,除非你自己攀登上去。

這就是學習的魅力,它讓我們獲得了一種提升生命境界的快感,是停留在舒適區的人,永遠無法感受到的,一種有價值的成長體驗。

盔甲思維——別讓偽學習毀掉你的成長路徑

03

如何擺脫“盔甲思維”

要擺脫“盔甲思維”,我們可以先來拆解“學習”這兩個字字面的意思。

學:

透過探索和求教,接觸新的知識和思維方式,從你原本的知識領域向外擴張的過程。

習:

整合你已經瞭解的新知識,將獲得的新知識融合到你舊有的知識體系中去的過程。

“學習”的過程,就是透過“學而時習之”這個古老的程式,建立一套連結系統,把一個個碎片化的新資訊,用原來的知識系統進行連結,從而讓知識形成一種“意識自動化”。

比如,老司機開車,幾乎全都是在這種意識自動化下進行的。

以下為大家提供三種獨特的學習方法,幫助大家形成知識的“意識自動化”

盔甲思維——別讓偽學習毀掉你的成長路徑

A.棋譜記憶——形成資訊網路

有一個實驗,把100張棋譜展示給專業棋手,給他們十分鐘的時間,他們就能夠完整複述著100張棋譜。但是,讓記憶力相當的非專業棋手接受同樣的測試,他們卻連一張完整的棋譜都無法複述。

這個實驗與記憶力無關,考驗的是建立知識網路的重要性。在專業棋手的腦海中,已經形成了一套資訊的網路,新的資訊一旦進入,立刻就能進入指定的區域,要重新調取這段記憶,只需要迅速找到那個準確的定位點就可以。這就是“棋譜記憶”的力量。

“盔甲思維”最大的問題就是知識碎片化嚴重,而棋譜記憶則是將碎片化的知識透過某種特定的訓練方式,重新網路化的過程,讓每一個知識點都有跡可循,有圖可依。

舉一個形象的例子,圖書館和舊書倉庫的區別是什麼?

同樣是十萬本書,放進圖書館的時候,需要分門別類,按照各自能解決的問題,分別陳列在各自的門類下來。當遇到一個新問題的時候,你能立刻按圖索驥,即刻找出解決辦法。

但是,把十萬本書放進舊書倉庫,它們就變成了一堆雜亂的文字廢物,無論你多麼需要它們來幫你解決問題,你都必須要進去一本一本翻找,結果往往是一無所獲,從而更加焦慮。

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把知識形成一個編目系統,讓新進來的資訊,能夠迅速歸位,迅速匯入到原有的資訊網路當中,以備隨時呼叫。

盔甲思維——別讓偽學習毀掉你的成長路徑

B.沃爾夫定律——學習是壓力下的產物

“沃爾夫定律”是德國骨科醫生沃爾夫提出的一個醫學定律:人的骨頭是用來承載壓力的系統,而人體內骨頭的不同功能,是由選擇壓決定的。簡單解釋就是,任何功能都是用來解決一種難題的,沒有難題,就沒有選擇壓,沒有選擇壓,功能就不會進化。

試想,如果人不是為了解決直立行走的難題,那麼人的脊椎骨就不會計劃成如今的模樣。再比如,網球運動員揮拍的手臂比另一隻手臂粗,說明他的手臂承受了來揮拍這個動作的壓力,為了對抗這種壓力,於是手臂越變越強。

用在學習這件事上,沃爾夫定律就更能夠幫助我們區分什麼是偽學習,什麼是真正的學習。

同樣知識,為什麼有些人獲得之後,就會產生較高的堅硬度,可以處理多種場景,應對各種局面,他的認知能力、判斷力和執行力都會很高?原因是,他所擁有的知識,承受了壓力。

換句話說,我們的認知沒有受到壓力,沒有接受挑戰,沒有受到創傷,強健的知識體系就沒法建立起來。

要獲得這種強健的“學習骨骼”,最簡答的辦法就是:

你得有一個明確的“假想敵”。

盔甲思維——別讓偽學習毀掉你的成長路徑

在騎行領域,有一種叫做“死飛”的腳踏車,這是一種非常難騎的腳踏車,它的檔位是固定的,你蹬它就走,不蹬它不走,沒有剎車,不會變速,總之,騎這種車,就是一種自虐。

但是,這種“死飛”腳踏車卻有一大批擁躉,他們會因為自己掌握了“死飛”的技巧,而獲得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

事實上,這是一種目標感很強的學習方法,他的假想敵就是時時刻刻保持控制感,時時刻刻對抗不均衡。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個心理學愛好者,透過大量閱讀,獲得了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等人的心理學知識,你認為自己已經瞭解了許多心理學的理論。這時候,突然有人告訴你,三天以後請你給同事們做一個關於心理學演講。在你梳理知識的時候,就會發現大量觸目驚心的問題湧現在你的面前,你以為能夠自圓其說的見解,全都出了問題。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掌握一門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當老師。

當你像老師一樣去傳授知識的時候,你就有了一個“假想敵”,產生了一個具體的、場景化的危機感,不均衡的狀態來臨,促使你進入真正的學習狀態,去維持這種不均衡。

盔甲思維——別讓偽學習毀掉你的成長路徑

C.刀鋒競爭力:關鍵時刻救命的知識

在我們的知識體系中,有許多是我們能看見的知識,我們也一直都在運用這些可見知識來處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但是,有一些知識,它存在於你的知識體系之中,卻像是暗夜的精靈,你根本就察覺不到的它的存在。但是,這種知識往往會在最危險、最關鍵的時候,支配你的行為,拯救你的生命。

比如:技術純熟的司機身上就有這種看不見的知識,平時根本意識不到,也完全用不到,但是大難臨頭的時候卻能急中生智,充分呼叫這種知識來救命。

擁有了這種暗知識,就像是擁有了刀鋒一般的競爭力,能在關鍵時刻,迅速區分出高手和低手。

刀鋒競爭力有兩個方面的來源:

第一:來自於長久持續的在某個領域,或者某個專業上的輸入和練習。

有一個段子,你問專家,在西北黃土高原上,播種什麼作物最合適?專業會根據計算,推測出氣象模型,以及各種經緯度的資料、海拔高度、土地分析等等資料,得出一個不一定準確,但機率上來說很高的答案,而你則需要為此付出高額的諮詢費用。但是,同樣的問題,你去問一問陝西黃土高坡上的農民,他一秒鐘就能告訴你答案:種玉米。

這就是農民的刀鋒競爭力,他們透過長年累月的對同一門知識的學習和刻意練習,獲得了一種完全天然的認知能力,這種連他們自己都不認為是一種能力的能力,卻能在關鍵時刻,贏過專業人士。

但是,日常生活中,我們沒有處於極端境遇的機會,也不可能具有某種極端的能力。這種時候,如何發現和獲得刀鋒競爭力呢?這就要用到第二種辦法。

第二:你要有非常強烈的動機,在這種動機的趨勢下,主動約束、甚至放逐自己,把自己置身於一種人造的惡劣環境當中,讓自己在這種環境當中去磨礪一種獨特的能力。

刀鋒競爭力是一種平常看不見、嚐嚐被忽略、隱藏在黑暗當中、偶爾露真容的能力。這種能力構成我們真正的競爭力,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學會去獲得這種能力,以備不時之需。

盔甲思維——別讓偽學習毀掉你的成長路徑

總結一下:

今天我們介紹了“盔甲思維”的危害,它阻止我們進入學習區,阻止我們面對自我的匱乏感,並以囤積式的學習讓我們進入一種“偽學習”的狀態,阻礙我們的自我發展。告訴大家學習的本質是進入持續不均衡態,並介紹了棋盤記憶、沃爾夫定律和刀鋒競爭力這三種獨特的學習方法,幫助大家自我迭代,學習成長。

TAG: 學習知識我們盔甲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