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當你有了這樣的壞情緒,你還會害怕失去嗎?| 一週書單

你會害怕失去嗎?比如,一段感情的結束,一個家庭的破碎,一位親人的離世。面對這些人生無可避免的悲傷時,我們該怎樣治癒自己呢?

【讀書】當你有了這樣的壞情緒,你還會害怕失去嗎?| 一週書單

善於描寫溫情故事的瑞典作家弗雷德裡克巴克曼,於2013年帶來了暖心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外婆的道歉信》,故事講述愛莎有一位喜歡惹事的外婆,總給周圍的人制造麻煩。但對愛莎來說,外婆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愛她的人,遺憾的是外婆得了癌症,臨終前給愛莎留下了一項任務,讓她給公寓裡的鄰居們送去道歉信。

這是一部感動百萬中國讀者的現象級小說。因為這個平凡的故事,能引起太多人的共鳴。

比如,原生家庭的親情缺失,導致離婚率上升,而離婚家庭的孩子成為父母眼中的叛逆少年少女,而這些缺乏家庭關愛的孩子,被學校視為麻煩精,甚至被同學當作欺凌的最佳物件。這些現象,日漸普遍,發生在世界的每一個地方。而滿身是傷,失去一切的孩子,該拿什麼去拯救他們呢?

本書作者巴克曼,他被世人看作 “大概是全世界最暖的男人”。

因為他的故事,滲透著生活的悲與喜,用隱晦的手法揭露不幸,又用平實溫情的角色,去撫慰那些受傷的心。也許,只有情感細膩,懂得共情的人,才能將老人、成年人,以及孩子的內心,表達得那般淋漓盡致。

就如他在小說中闡述的人生觀:人生就是一場偉大的冒險,我們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外婆的道歉信》,體驗一場驚險的旅程。

01

沒有不能治癒的傷痛

外婆說:“如果你擺脫不了壞事,就用美好覆蓋記憶。”

【讀書】當你有了這樣的壞情緒,你還會害怕失去嗎?| 一週書單

愛莎是一個八歲的女孩,她的父母離異後,各自組建了新的家庭。她彷彿成了被遺棄的孩子,父母無暇顧及她。學校的同學們無時無刻不在找她的茬,甚至對她實行校園暴力。老師偏執地認為是她的人品問題。面對老師的投訴,父親不參與,母親更視為麻煩,只聽信校方的一面之詞。漸漸地,她沉默了,不再向父母解釋真相,但,她的內心也開始變得敏感,脆弱,叛逆。

這種情形,在很多離異家庭的孩子身上都存在著。明明是大人的過錯,不懂經營婚姻,不能守護完整的家庭,但,結果受傷害最大的卻是孩子。父母,可能永遠想象不到,孩子作為弱勢的個體,在面對人性之惡時,所遭遇的不幸。世俗眼光的審判,總是判定女人和孩子有錯,或許不懂持家,或許性格古怪,因此,常常會受到社會人士不公平地對待。

【讀書】當你有了這樣的壞情緒,你還會害怕失去嗎?| 一週書單

在故事中,愛莎與行為乖張的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充當著英雄的角色,無論對錯,都站在她的前面,幫她抵擋一切外來的傷害。為了消除她的心理陰影,搭建了一座“童話王國”,讓她在另一個世界,成長為一個有能力保護自己的“騎士”。 外婆不希望愛莎記住同學們弄壞她的圍巾這種不愉快的事,寧願讓她記住她們一起去動物園被抓那些冒險且快樂的畫面。

愛莎從小就悟出這樣一個道理:如果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人生就會變得更加精彩。或許,不是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無敵的“外婆”,但,我們擁有選擇如何面對生活的態度。

泰戈爾說: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人生沒有不能治癒的傷痛,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走出陰霾。

02

沒有不能結束的恐懼

《少年的你》裡面有一句經典:我們都曾生活在陰溝裡,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讀書】當你有了這樣的壞情緒,你還會害怕失去嗎?| 一週書單

在《外婆的道歉信》中,有不少細節刻畫了愛莎內心深處,藏著三種恐懼:失去,孤獨,以及未知。

愛莎討厭父親每次接送她時的手足無措以及分別時的如釋重負;她痛恨每當她需要關注與理解時,母親都是公事第一,或者直接忽略她的感受。她討厭得了癌症的外婆欺瞞她,即將離開她的事實。

對於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孩子來說,外婆就是她的全世界,有外婆在,就像擁有了一支軍隊。然而,一直保護她的外婆就快在她的世界退場了,想到要獨自一人面對躲在深淵裡的惡龍,她感到無助。

但她不知道,外婆早就為她築好了城堡,更安排她去連線公寓裡的每一位住客,好讓她重新認識世界。而那些願意保護她和家園的守護者們,也都是曾經受過外婆救治與照顧的“傷患”。他們曾經都有過傷痛,也都活在自己的悲傷中,需要別人去治癒他們。

這支隊伍有孤獨的獵犬“嗚嘶”,有因為戰爭留下嚴重創傷的“怪物”,有在海嘯中失去丈夫和兒子的“海天使”,有無法制止兒子變成惡魔的老夫妻,有深愛“公主”而相互仇視的兩位“王子”……但他們都會在她遇到危險時,聯手抗擊企圖摧毀一切的“暗影”。外婆說,面對恐懼,最好的方式,是守住想象力,在自己可以掌控的世界,與惡龍戰鬥。

【讀書】當你有了這樣的壞情緒,你還會害怕失去嗎?| 一週書單

在現實生活中,太多的校園霸凌,正是因為受害者,得不到保護,又不被理解,對於欺凌,不敢反擊,既找不到出路,又看不見希望,因此,被困於無限的恐慌中,活得戰慄不安。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公主命或王子命,但越是孤立無援,越要有走出黑暗的決心。

也正如《少年的你》中那句臺詞“在這個世界上,只要還有一個人懂你,你就可以生存,不會滅亡”。

03

沒有不能修復的親情

【讀書】當你有了這樣的壞情緒,你還會害怕失去嗎?| 一週書單

在親子關係中受過創傷的人,都有一種深刻的見解:

沒有什麼是割捨不掉的,親情也好,什麼情也罷,攢夠了失望和傷心自然就想要抽離。

那麼,真的有無法修復的親情嗎?愛莎受到母親的冷遇,根本原因在於外婆曾經忙於工作,而拋下了愛莎的母親。因為外公去世的早,外婆作為醫生,長年出差在外,以救治他人為使命,母親得不到母愛,只有沉痛的童年。

因此,母親的叛逆使她發誓要掌控自己的命運,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家庭地位上,都要把握話事權。強勢的母親,與優柔寡斷的父親,婚姻走向破裂。母親並沒有反省自身的問題,於是對愛莎,依然選擇唯我獨尊的教育方式。所以,愛莎的不幸,是母愛缺失。

【讀書】當你有了這樣的壞情緒,你還會害怕失去嗎?| 一週書單

這多像我們的童年時光,父母總是在忙碌,忙著賺錢養家,忙著解決溫飽問題,忙著去完成他們的社會使命。不是在出差的路上,就是在加班的路上。既忽略了與我們溝通,又不能理解父母愛的正確開啟方式。

他們甚至根本不去學習如何維繫親子關係,當我們處於叛逆期,除了捱打就是痛罵;當我們處於成績不理想的狀態,可能還會用一種冷漠的態度迴應孩子的挫敗感,將父母權威凌駕於平等之上。因此,這種家庭養出來的孩子,缺乏家庭溫暖,也缺少自信,個性中隱藏著一種自我矛盾,嚴重的,或將影響到未來的家庭。

故事中,外婆將曾經不能給女兒的母愛,全都傾注給了愛莎,想彌補過去的遺憾。當愛莎得知母親的難過,是因為外婆犧牲了家庭選擇了工作,她痛恨那些佔據了外婆關愛的人們。但本書作者給予了一個美好的完結,曾經得到外婆幫助的人,在外婆的囑託下,守護著愛莎。

這種愛傳遞一個訊號:你失去的,終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04

結 語

與巴克曼的另外兩部暖心作品相比,《外婆的道歉信》這本小說一開始並不容易走心。

因為描寫得過於零碎與混亂,如主人公愛莎對黑暗與傷害的恐懼感,以及童話與現實的交錯。但外婆病逝後,隨著一封封的道歉信送到鄰居們的手上時,故事開始變得清晰,更有了溫度。

故事給人啟悟:人生是一段複雜的旅程。途中可能會遭遇突如其來的創傷,也會失去原有的幸福,甚至會變成一無所有。但只要還有信仰,成長的痛苦,總會迎來光明的未來。

如全職小說家約翰肖爾斯說過:“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的失去,終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如果你此刻感到事與願違,不要悲傷,不要難過,一切都會有最好的安排。

歡迎關注@以書話人生,經典好書,與君共讀。

TAG: 外婆愛莎道歉信家庭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