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宇航員王亞平:從農村姑娘到兩入太空,20年的堅持,不止夢想

80后王亞平是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中唯一的女性。

她是來自山東煙臺的一個小山村,曾為北京奧運會消雲減雨,也參加過汶川抗震救災任務。

2013年,她參加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成功在“天宮一號”進行了中國首次的天空授課。

時隔8年,她再次踏上太空征程,成為中國首位進入中國空間站的女性,到太空去給女兒摘星星。

這個又美又颯的女人,到底憑什麼呢?

80後宇航員王亞平:從農村姑娘到兩入太空,20年的堅持,不止夢想

1。走出山村的渴望,讓她飛上了天空

哪怕已經飛過太空,她也依然會時常想起小時候那些早晨:

迷迷濛濛中,她睜開眼看到父親挑起擔子走出家門,擔子裡一頭是紅彤彤的櫻桃,一頭是新鮮蔬菜。

櫻桃是昨天全家在櫻桃林裡手工採摘的,蔬菜肯定是爸媽今天早上天還沒亮到地裡摘的。

看著挑回來的櫻桃和蔬菜,王亞平特別地心疼父母。要知道,這些櫻桃全是用手指甲一個個掐下來的。每次摘完櫻桃,父母的手指頭都是又紅又腫,一碰就鑽心地疼。

所以,從小王亞平就在心裡暗下決心:

一定要努力走出這裡,讓父母過好一點。

80後宇航員王亞平:從農村姑娘到兩入太空,20年的堅持,不止夢想

正是這種“走出去”的渴望,讓王亞平比村裡任何人都努力讀書,成績也一直是班裡第一名,有一次考了第二名還氣得哭鼻子。

但是她的父母並不希望孩子太辛苦。初中畢業考個師範,日後回鄉當老師,就是他們對王亞平最大的期望。

可是王亞平不這麼想,她想讀大學,想走出去,於是瞞著父母偷偷地考取了高中。

既然已經考上了,父母只能支援她好好上。

可誰也沒想到的是,她這一上,上到天上去當飛行員了。

80後宇航員王亞平:從農村姑娘到兩入太空,20年的堅持,不止夢想

高考那年,國家要招收第7批女飛行員。當時,班裡20多個女生,只有王亞平一個人沒戴眼鏡。

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王亞平去報考了。由於常年幹農活,身體素質好,加上一直以來學習成績優秀,她很順利地就考上了,成為了長春飛行學院的學生。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全家非常高興:

不但走出去了,還可以飛到天上去了。

2。所有想要的未來,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王亞平到現在都還記得大學時,第一次在空中跳傘的情景。

那時,還沒學開飛機,卻被老師要求在高空中從飛機上跳下去。

她和同學們,前一秒還嘰嘰喳喳興奮地說個不停,聽到跳飛機的任務後,個個都鴉雀無聲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麼高,萬一傘打不開怎麼辦?萬一砸到石頭上怎麼辦?萬一,無數個萬一從心裡跑過。

可是,不跳就會被淘汰。沒辦法,硬著頭皮也得跳。王亞平是抱著英勇就義的心態跳下去的。

她以為跳下去一定非常恐怖,然而,在跳出去的那一刻,世界卻彷彿安靜了下來,沒有了恐懼,沒有了掙扎,只有藍天與自己同在。

俯瞰著雲海蒼茫,她似乎感覺到自己正以藍天為景,白雲為伴,飄逸起舞。

緩緩落地的那一刻,心裡異常平靜。她聽到戰友們正在唱“真心英雄”那首歌:

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

她突然淚流滿面,不是為剛才的恐懼,而是為此刻的新生和此後的無懼。

80後宇航員王亞平:從農村姑娘到兩入太空,20年的堅持,不止夢想

王亞平 右邊第二

這次的經歷,讓她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剛經歷分娩的嬰兒,不再是那個只想著“走出山村”的姑娘了,而是敢於面對挑戰、戰勝自我的勇者。

也正是這一次的蛻變,讓王亞平在後來的航天事業上勇往直前。

王亞平的航天夢想是從神舟五號開始的。

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時,她還是一名飛行員,正與戰友在電視機前看發射。

火箭點火,燦爛升空的那一剎那,王亞平內心升起一個想法:“中國有了男航天員,什麼時候會有女航天員呢?”

3。她也很想衝出大氣層,去看看太空那個神秘的世界。

一個來自山村的小姑娘,卻夢想進入太空,這個想法怎麼看都不真實。

可是這個想法卻像一顆種子,在她心裡生根發芽,誰也擋不住。

自此,只要有空,她就會去尋找宇宙和航空相關的知識。對太空了解得越多,成為宇航員的夢想就越迫切。只是,連她自己也沒想到,她這夢一追就是10年。

2009年,當得知國家要招收第一批女航天員時,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當時父母不同意,覺得女兒在地球上飛一飛,就已經讓人擔心受怕了,怎麼還能跑到太空去呢?

但是王亞平想做的事,誰都改變不了。經過層層篩選,她幸運地成為了國家第一批女航天員。

可是,還沒來得及好好感受入選的快樂,就收到了訓練命令:

8大類近百個科目的力量知識,數千小時的體能訓練。

航天員的訓練不是艱苦,是艱苦得常人難以想象:

必須在載人離心機上進行超重的耐力訓練,離心機在高速旋轉時,會製造出相當於人體重力8倍的過載。

必須矇住雙眼坐在能多軸晃動的轉移上,模擬在宇宙中迷失空間方位的狀況。

必須穿著重達160公斤的水槽訓練服,在浮力平衡池中模擬太空行走,有時候一練就是六七個小時,訓練結束時體重都下降好幾斤。

頭暈眼花、呼吸困難,就是家常便飯。連楊利偉都曾說,在水下進行出艙訓練後,經常連拿筷子吃飯都費勁。

但是,王亞平知道

:所有想要的未來,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自2010年加入航天員大隊,到2013年神舟十號發射,三年的時間,1800多個日子裡,她從來沒有放過一天假,從來沒有睡過一天懶覺,也從來沒有在十二點前睡過覺,甚至連航天城大門都沒踏出過一部。

終於,2013年,她在航天訓練測試中脫穎而出,成為神舟十號的航天員,也是我國第二位女航天員,圓了她的太空夢。

也許人生真的就像一隻儲蓄罐,我們投入的每一份堅持和努力,它都會幫我們儲蓄著,孕育成珍珠,直到某一天時機成熟,再還給我們。

天梯無捷徑,但使命有力量

“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讓我從腳下的土地,飛向了遙遠的太空?”

自2013年順利從太空返回後,仰望天空時,王亞平總是會忍不住這樣問自己。

是夢想,但絕不止是夢想。

2013年在太空上,王亞平曾以“太空教師”的身份,在距離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宮一號”上,向地面8萬所學校6000多萬孩子,生動有趣地講解了慣性導航系統中的核心技術——陀螺定向原理。

這是我國首次在載人航天飛行中面向全國、乃至世界開展科普直播活動。活動很成功。

王亞平返回地面後,受到了很多孩子的來信:

看你們在天宮裡飄來飄去,像神話裡的嫦娥,好羨慕。我也要努力學習,長大後到太空去……

是您給了我夢想,我要像毛毛蟲一樣,慢慢地爬向樹的頂端,最後變成一隻蝴蝶,飛向太空……

我將來要當航天員,去探索太空的奇妙世界,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親手為孩子播種航天夢想,開啟追夢歷程,王亞平忽然意識到,

原來生命還可以這樣點亮生命!

那一刻,她感覺自己身上不止是身為航天員的使命,她還找到了人生的使命。

所以,2013年返回地面後,她沒有絲毫鬆懈,而是繼續堅持學習和訓練。

2019年,王亞平再次光榮入選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乘組。這意味著迎接她的又是一個1800多個日夜的訓練。

沒有捷徑,只有苦熬。

而且,這一次將比上一次更難,首先是任務更艱鉅,要在太空居住6個月。

其次是女兒才剛3歲,她將沒有時間陪她搭積木、上幼兒園、去郊遊。。。

每一個媽媽都知道,這有多麼不容易。

寫在最後:

天梯無捷徑,但使命有力量!

想起曾經的夢想、孩子們的信件、航天先輩們的付出、紅旗下的宣誓,她毫不猶豫地加入訓練。

2021年10月16日,王亞平再次出征。這一次,她將在太空生活6個月,將面臨各種艱難的挑戰和未知的風險。

出征前,她跟女兒約定:

要摘很多很多星星迴來。

不知道這一次,她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好期待。

王亞平常說自己是個幸運兒,幸運地成為了女飛行員和女航天員,幸運地實現了自己的太空夢想。

但是,所有的幸運背後,都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一切過往,皆是序章。所有未來,皆是可期。

願我們每個人,像王亞平一樣,找到心之所向,把每個平凡的日子打磨得發光,把人生過得又美又颯。

文|默力

作者簡介:默力,傳遞使命的力量,讓今天的拼搏,擁有明天的意義。

TAG: 亞平太空航天員2013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