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句智慧箴言,道明生命的至高境界

六句智慧箴言,道明生命的至高境界

01

腹有詩書氣自華

原典:

粗繒大布裹生涯,

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北宋】蘇軾《和董傳留別》

釋義:

《和董傳留別》是蘇軾離開鳳翔時寫給新科進士董傳的一首留別詩。蘇軾在鳳翔府任判官時,與董傳私交甚篤。董傳雖家境貧寒,但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樸素的衣著掩不住他積極進取的精神風骨,故蘇軾以“腹有詩書氣自華”贊之。

“腹有詩書氣自華”為傳世名句,一個“自”字,強調了高雅不凡的氣質源於書香薰染。“氣”不僅指讀書帶給人的儒雅之氣,更是指在面對人生失意和窘迫時所表現出的豁達態度。

讀書不僅可以長知識,還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氣質高雅。曾國藩對兒子曾紀澤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北宋詩人黃庭堅則從反面加以論說:“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

02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原典: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釋義: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一名言,世人多以為出自諸葛亮。其實,早在西漢初年,這句話就記載在淮南王劉安主持編寫的《淮南子》中。原句為:“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

這句話語淺而意深,富有哲理,採用邏輯學中的“雙重否定”方法,強調“淡泊”“寧靜”的重要性。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靜下心來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現在的“淡泊”“寧靜”,正是為了日後的“致遠”。透過學習明志,寧靜修煉,積蓄力量,一旦時機成熟,便可以轟轟烈烈幹出一番大事業。

三百多年後,諸葛亮在臨終前寫給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中,用了這句話:“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同‘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羅貫中所撰《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中,劉、關、張二顧茅廬,看到諸葛草廬中門上大書一聯雲:“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此處以肯定句式取代了否定之否定句式,使“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理念廣為流傳。

六句智慧箴言,道明生命的至高境界

0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原典: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春秋】孔子《論語·雍也》

釋義:

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懂得學習的人不如喜愛學習的人,而喜愛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在這裡,孔子講了學習的三層境界:知—好—樂。其中“知之”是學習的較低境界,相當於“要我學”;“好之”是學習的較高境界,相當於“我要學”;“樂之”是學習的最高境界,相當於“我愛學”。不同的人在同樣的環境下學習效果往往是不一樣的,這固然有自身資質不同的原因,但最重要的還是學習態度問題。對學習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以學習為樂事。在快樂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習效率,又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所學的知識才能夠入腦入心、靈活運用。

關於學習,孔子還說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鼓勵學生要勤勉好學,並樂於向學問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可見,好學、樂學始終是孔子強調的學習的要素。

04

不受虛言,不聽浮術

不採華名,不興偽事

原典:

在上者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採華名,不興偽事。言必有用,術必有典,名必有實,事必有功。

——【東漢】荀悅《申鑑·俗嫌》

釋義:

《申鑑》是東漢末年思想家荀悅的政治、哲學論著。《後漢書》本傳說,荀悅志在匡輔漢獻帝,因曹操攬政,“謀無所用,乃作《申鑑》”。意在重申歷史經驗教訓,以供領導者借鑑。全書包括《政體》《時事》《俗嫌》《雜言上》《雜言下》五篇。其中《俗嫌》主要批評世俗盛行的卜筮、禁忌、祈請、神仙方術、讖緯等宗教迷信。

“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採華名,不興偽事”是對“在上者”的勸告。意思是,不接受虛妄的言論,不信從虛浮的技藝,不採用華而不實的名稱,不興作偽詐的事業。作者以簡潔明確的語言,將四個否定副詞和動詞聯合使用,組成了整齊的排比句式,說明領導者應採取的正確立場,態度堅定,毫不含糊。荀悅進而提出“言必有用,術必有典,名必有實,事必有功”,認為說話必須產生實際效果,方法必須要有標準和法則,名聲必須與事實相符,做事必須有結果來證實。其實,這些不僅僅適用於“在上者”。每個人都應當杜絕“虛言”、“浮術”、“華名”和“偽事”。

六句智慧箴言,道明生命的至高境界

05

學如弓弩,才如箭鏃

原典:

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善學邯鄲,莫失故步。善求仙方,不為藥誤。我有禪燈,獨照獨知。不取亦取,雖師勿師。

——【清】袁枚《續詩品·尚識》

釋義:

《續詩品》是清代詩論家袁枚仿晚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作,用四言韻文寫就,簡括了詩歌創作的過程、方法、修養、技巧等具體經驗體會,即所謂創作的“苦心”。在《續詩品》序言中,袁枚交代了自己的寫作緣由:“餘愛司空表聖《詩品》,而惜其只標妙境,未寫苦心,為若干首續之。”

“尚識”,就是以見識為高,見識為重。《續詩品·尚識》總結了詩歌創作中學問、才能、學識、目標之間的關係,指出其重點應為學識。為此,袁枚打了這樣的比方:“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箭鏃:箭頭。鵠:射箭的目標,箭靶子。意思是,學問像弓弩,才能如箭頭,學識引導箭頭射出,才會命中靶心。無論閱讀別人的作品,還是自己從事創作,學識的高低與深淺,都會直接影響到欣賞水平或創作效果。所以,增加學識,提高眼界,才能使用好學問之弩,讓才能之鏃一箭中鵠。

06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原典:

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

——《鄧析子·轉辭》

釋義:

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的快車也難追上。

中國人歷來講究,以真誠之心,行信義之事,曾留下商鞅南門立木等很多有關誠信的故事。周顯王十三年、秦孝公二年起,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他變法的主要內容是“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然而,在新法推行之初,整個秦國竟然無人相信。商鞅便派人在國都市場南門豎了一根木頭,並通告:誰能將此木搬到北門,立即獎賞十鎰黃金。當場仍然沒有人相信,他便把獎賞增加至五倍。於是,有個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扛起木頭走到北門,果然得到獎賞。由此變法取信於民,史稱“徙木立信”。1400多年後的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所言“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便是借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來說嚴守自己諾言比百兩黃金還珍重。

◎本文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TAG: 無以學習原典寧靜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