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式”閱讀背後:我們與“黃金屋”漸行漸遠

“金句式”閱讀背後:我們與“黃金屋”漸行漸遠

(小塵4x/圖)

前些日子,適逢世界讀書日,學校舉辦了推薦好書的活動,很多同學推薦書目的時候,會透過某一兩句唯美的、富含哲理性的話來達到抓人眼球的目的。

這讓我聯想到,在中學時代,很長的時間裡,我會用一本小冊子,記錄下很多大家的名言,形成現成的素材庫,成為作文中亮點的出處,即使是不知道這些“名言”所處的語境,背後的論證邏輯,又或是故事背景。

我又聯想到古代宋真宗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如今,書籍和財富的兌換關係似乎隨著社會教育水平、職業觀念的革新而不斷減弱,這也使得“黃金屋”在現在的閱讀語境裡有了新的解釋。在我看來,所有的金句,都是作者營造大量的語境,理清了文章邏輯後,進行的“濃縮式”總結。片面地嫁接這些觀點,只積累被標榜成精華的“中心句”“文章大意”,僅是空殼的“傀儡”,背後沒有體系框架的支撐。而真正的“黃金屋”在於建構思維的高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和作者同頻率共呼吸,知道每個論點背後的邏輯,也懂得每種主旨背後的故事。

誠然,金句能夠滿足我們對精神攝入的需求,既總結精華又節省時間,誘人而便利。很多時候我們會帶著很強的“金句偵察力”去閱讀一本書,會因為某本書封面上的某句話被種草,但又在閱讀的時候發現不是每一句話都那麼“精彩”,時而吐槽甚至“棄坑”。金句之所以是金句,在於它是作者觀點的濃縮,像是議論文的論點、抒情文的情感主旨,需要很多嚴密的論證、平實的敘述表達,才能夠凝結出的思想集合。我們把這些出圈的名人名言視若珍寶,寫進自己的小冊子裡,但是不去細究它們的語境出處或者論證邏輯,霸道地打上“已閱”的標籤,而忽略了最為重要的內化過程。

多少纏綿悱惻的故事,多少思維激盪的論述,在中心句面前似乎都會略顯失色,這種潛在的閱讀選擇,在我看來是在長期的學習經歷、應試訓練中培養出來的:古詩文背誦千古名句是重點,閱讀理解要先看主旨段落,作文寫作出現名人名言是亮點……在長期的應試思維下,“中心段”“主旨句”“採分點”,已然成為我們生活學習的重點。在很多時候,“服侍”標準答案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習慣,“單刀直入”地找重點成為了我們的捷徑。我們會“自大”地認為“段落大意”“思想主旨”就是文章的價值所在,以為看了這些華麗凝練的語句,就是找尋到了“黃金屋”的所在,殊不知只是觸控到了別人所構建的思維外殼,卻留自我空洞的靈魂沾沾自喜。

在高中學習階段,很多老師和學長學姐都跟我說過:前期打基礎,後期立框架,要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的學習模式其實在讀書閱讀中也適用,任何的觀點和金句背後都有很長的論證鏈條,它們共同形成整個獨立的知識體系,只有掌握了金句的前世今生,才有望在思維中建構完整的“黃金屋”。假設一個知名作者在文章中提到:“這個蘋果可真好吃啊”,這句話是一個結論、一個觀點,它背後的支撐可能是水分、甜度、口感等等,也可能是蘋果是某種希望的象徵,代表著某種情感,是在多層的敘述、論證、語境下共同構建出來的。如果我們只是去頭掐尾地擷取結果,沒有和作者思想碰撞,沒有對作者觀點體系的洞察,就失去了閱讀本身的意義。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很喜歡的作家三毛也曾說過大致的話:“讀過的書,都會融進血肉裡”。就像這樣,閱讀的意義不在於尋找華麗的談資或者是道理論證的素材,而在於思維的碰撞甚至是整個觀點體系的顛覆。讀不同書就像是嘗不同的人生滋味,形形色色的人鮮明地活躍在書頁上,瞭解了他們的故事經歷,才會懂得他們為何長成,由此方有思想的積累與厚重。

“金句式”閱讀的背後,是人們偏愛“直腸式”吸收的表現,什麼時候我們能夠不在閱讀時“偷閒”,不再對觀點崇拜,不再浮躁功利地瘋狂收集“金句”,沉下心去,感受文章的每一處脈絡,同作者共呼吸,與詩人共賞一輪明月,才算是閱讀的真正意義所在吧。

(作者為福建師範大學學生)

(南方週末App“hi,南周”欄目期待您的來稿。投稿郵箱:nfzmreaders@163。com)

陳一佔

TAG: 金句閱讀黃金屋語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