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永嘉場與龍灣人並不遙遠的那些記憶

原文:《我的家親與鄉土文化情緣》

從茅竹嶺到三甲、大羅山至甌江,這是早年永嘉縣一帶人們對屬地永嘉場地域範圍的概念。

幼時,從伯蔡康善就給我們說過發生在上世紀一個四十年代的真實段子:我們的一個石川族親叫江湖的,三十三歲那年與其父挑桔子到茅川一帶售賣,因剩貨尚多,就打道茅竹嶺,準備往永嘉埸地界繼而叫賣。爺子倆信步挑擔經至平山寺旁歇坪上,往東一看,兒子江湖驚叫:阿爸,番邦地到了!你看下面有屋有河,地方恁大,一望無邊!老爺子喊斥兒子:沒出色,真是起錯了你的名字,這不是我常給你們說的永嘉埸嗎?孤山右邊的就是寺前街,我們大宅過去的諤伸相阿姐就嫁眼盡處的城堡裡,那裡可是出讀書人的地方呢。

孩提時的記憶特別親切,幾十年過去猶如昨天,當年屋外過周隔旬的“賣糖”、“賣蝤蛑”的叫聲還時在耳邊縈繞,那時市場食品奇缺,因沒什麼零食與蔬果打牙祭,紅糖與蒸蝤蛑是我們最奢侈的食物了,因永嘉埸的老伯賣得蝤蛑特肥,幾多軟殼;粉糖中的塊結尤其解讒,故我一聽到那憨厚的永嘉埸叫腔,就知道是那個長白鬍須,有著一張古銅色慈祥面龐的蝤蛑客挑簍來了,每每央求祖母能否儘量買下一點。

祖母因大姑子嫁永昌堡讀書人王肇倫,過去我祖父又在永嘉場當過巡官、對永嘉埸有很深的情結,當然也顧及家人營養與蝤蛑客的艱辛不易,那時蝤蛑沒有繩裹,帶點泥直接放篾簍子裡的,還能依稀記得是三角七分一斤,祖母寧可節衣縮食隔週逢月地買些,我爸爸在永嘉教育局工作,半月回家一次,祖母就揀一隻最大最肥的洗刷淨放鐵鍋裡,倒上老酒蓋上鍋蓋“爬酒”,燒熟出鍋後的“酒蛑”,紅蓋白肚,間隔二十米的軒房裡都能聞其濃香,這也是祖母慰勞父親教育工作辛苦唯一的營養品,父親常折下三二蝤蛑小腳給我,那個香嫩味道啊,此番連幾天前剛吃過的蝤蛑情景,還不如幾十年前的深刻尤記,當然味道相比不言而明。

還有從賣糖客蘿裡買下的粉糖,那時飢腸感至就揀幾糖塊打牙祭,亦能充飢或當零食,味道當然更顯特別,祖母曾說過,榨紅糖的糖蔗與蝤蛑都生長在永嘉埸的塘園塗地中,是“蝤蛑客”、“賣糖客”這樣的人辛勤勞動才得以收穫,他們生活挺不容易,所以曬得特黑、幹得這般瘦削,我們對他們的尊重就不能只貶值價錢。那時起,永嘉埸多物產,永嘉埸人勤勞淳樸的形象就深植我之心底!

關於永嘉場與龍灣人並不遙遠的那些記憶

曾作客過的水心老街,已找不到主人住宅

只有昔年的古榕,還在記載著永嘉場的好客文化

永嘉埸人敬親,永嘉埸人好客,以往身邊總有人這樣提到過,在以後年月的好些日子裡,這個特別與我家有淵緣的枕山襟海地域,對我來說神秘而嚮往。三十歲前,形象頗深一次經同事介紹,去與龍灣(公社)中學機械廠(原址座落在水心王宅)的負責人薛光榮、朱維亮老師恰談業務工作回來,時約下午三時,經水心老街恰遇原在狀元車站等車僅一面攀談之交的王先生(依稀記得他姓王,與我年紀相仿,住水心老街近橋處),他非要我去他家坐坐不可,剛坐定,他隨即泡來一杯白糖茶(當時民間以白糖稀缺價高於茶葉被視為貴品),攀談之餘,他妻子已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點心,碗麵全是白蝦、蛋肉佐配料,我正午才用的飯,當時尚飽,經不住我再三推辭,他才卸去了碗下的面,剩下的足足大半碗全是精佐食,無論如何要我吃了才是為客之道,我只得撐起他們的一番盛情;這也使我隨之想起在永嘉教中學時的一次去中降(現永嘉縣北城區)學生家訪問,學生家長的一大碗點心,輕動筷子插不下去,其實只是碗麵薄薄的一層面條覆蓋碗下的肉、蛋、黃花菜,肚子尚飽非要你吃下一樣。兩個老永嘉的屬地,精佐食都多於主食,不論水鄉的精佐食是擱放碗麵,山村的佐食料是墊於碗下,都折射出永嘉、永嘉埸人濃郁的敬師尊友、誠摯的待客之道,作為曾差不多走過大半中國與偏遠之地的我,這種熱衷坦誠別具的尊客文化還為罕見,特別是在前僅一面之交的王先生永嘉埸之客道。

古永嘉埸地域西有茅竹嶺山海之阻,南隔梅頭界邊老鼠山下的浦汊,山陬海隅,與外界經濟文化交流甚是維艱,但人民至勤至慧,自明嘉靖萬曆以來,人文淵藪,英才薈萃,使這片僻在海隅的鄉土文化輝煌與獨特。清末民初,華蓋、膺符區域出身的王超凡、王紹志、蔡萮、戴笑山等聲名鵲起,在外有永嘉埸一帶政學人物之譽。當年主政永嘉縣黨部的我外公魏隼(字介夫,曾召集溫屬六縣縣長將舊溫商科職業學校、蠶桑學校和女中合併為溫二中的前身中山中學),因受到了出生於永嘉埸七甲的同僚王超凡及家族影響,眷眷不已於永嘉著名文化人王紹志(景甫)先生對教育事業的貢獻,於王紹志舅父蔡萮早時在蕭山及永嘉埸擔任巡官警佐的清正廉潔也有所耳濡,聽我祖母說過,我母親嫁我父親,就是出於我外公對永嘉文化人的仰慕與認知,聽從了著名鄉紳戴笑山先生的建議,讓女兒嫁到與永嘉埸有文化深緣的蔡家。

關於永嘉場與龍灣人並不遙遠的那些記憶

王紹志故居前門

小時常聽老前輩提起,我家十一代書香,但祖父(蔡萮)讀書值郡城東域書院缺乏,曾祖父遂將少年祖父送永嘉埸新城女婿王肇倫(永昌堡上倉巷23號,太學生王植闌曾孫)書塾就讀,祖父勤奮好學,才氣高邁,與僅少十來歲的外甥王紹志多時相伴,並二人常回石川老家,偕學識淵博的我曾祖父時常切磋知識,潛心滌慮於文學,少時就受教益匪淺。前世紀初,我曾祖父與祖父力促景甫伯父參加全國百名舉子東瀛留學考試,在經濟等多方施以援手,終使他成功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學預備科深造,並有幸與郭沫若先生成為同窗好友。伯父留日學成歸國,1913年任省立第十師範學堂(溫州師範學院前身)首位校長,在校七年,夜以繼日,嘔心瀝血,整飭校務,自編教材,補以施教,因治學嚴謹,教導有方,以至桃李芬芳,民國時期浙南地區的知識精英出其門下不乏其人。民國十四年,伯父為建於山西岙山的外公、舅父(即我曾祖父與祖父)祖墓撰寫墓誌,原古色肅穆的墓區錦屏上鐫刻文字為他罕留真跡,屬珍貴歷史文物,可惜為今年區民政局蔽墳所遮沒,釀成我市近年文物保護審批的缺憾之事。

關於永嘉場與龍灣人並不遙遠的那些記憶

王紹志為舅父蔡萮撰寫的墓誌

祖籍永嘉埸的當代學者、普門張氏(四派慕房)第二十世孫,家兄蔡光年昔年的學生、我之內弟張立欽,1961年11月出生於原狀元公社蒲三前州(當時的行政隸屬),1978年考入浙江農業大學林學系,1982年畢業於浙江林學院(1979年浙江農業大學林學系更名為浙江林學院),並留校任教。1985年赴南京林業大學讀書,1988、2000年先後獲南京林業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98年參加聯合國UNDP在泰國清邁大學舉辦的森林管理與保護培訓班研修,2000年在澳大利亞竹子園藝場研修,2002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DAVIS校區研修。歷任浙江林學院林學系教研室主任、資源與環境系主任、科技處處長、副院長、浙江農林大學副校長、湖州師範學院院長。1994年晉升副教授、2000年晉升教授、2011年擔任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三十年來傳道授業解惑,培養了一大批本科生、碩士、博士,獲得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1998年獲浙江省151人才,2015年獲浙江省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2014年獲“海峽兩岸林業敬業獎勵基金獎”(全國僅5 人)。他是植物病理、森林病理、生物農藥製劑等研究領域全國知名的科學家,現擔任生物農藥高效製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中心主任,國家級教學團隊帶頭人,中國林學會森林病理分會副理事長,全國高等學校植物生產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他開發了基於竹纖維生物載體和微生物菌劑的汙水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在杭甬溫等多地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生態效應。

在多年繁重的科研與高校工作之餘,張立欽對家鄉溫州及龍灣的發展一直牽腸縈心,自2003起每年都承龍灣區之邀參與龍灣在外工作領導優秀人員團拜會,是區委王軍書記主政龍灣期間的區決策諮詢委員會成員,並參加多次會議,討論龍灣改革與建設,在會上建議以生態、綠色、創新、國際、美麗發展思路建設龍灣。他的塘河治理專案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由溫州市科技局推薦,溫州、龍灣共有八條河道基於竹纖維生物載體的汙染河水生物綜合治理技術研發應用,其中永中街道於2011年起水域治理面積2。75萬平方米、龍灣塘河綜合開發有限公司2010年起水域治理面積14。03萬平方米、溫瑞塘河保護管理委員會2006年至2014年水域治理面積共26。54萬平方米。張立欽認為,一個溫州出生的文化人,能以科技回饋家鄉,這是他的最大願望與慰藉。

關於永嘉場與龍灣人並不遙遠的那些記憶

當今尚存的龍灣區狀元街道石坦(石川) 蔡宅

從姑祖永昌堡書塾到我祖父建立的下河鄉最早石壇學堂,二十世紀至今的百餘年,也是今天龍灣區版圖蔡宅我的家親與永嘉文化交集最多的百年,它承襲了永嘉近代文化衣缽,從蔡宅及近親走出的文化人,有五位多年任職大中小學校長、十九位教育工作者、東甌名校溫州中學四位學子、丘成桐數學獎獲得者、清華大學自考四個認證全國第一人。在百年之交的2000年5月,溫州二十中學教師、蔡宅家族成員張月霜,代表龍灣區對下一代的良好教育文化,被溫州市婦聯授予溫州雙十佳好母親,這也是對石川蔡宅家親與鄉土文化融合的最好詮釋。

關於永嘉場與龍灣人並不遙遠的那些記憶

張月霜榮獲的市雙十佳好母親獎

撰稿: 蔡海天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

訂閱本刊 投稿合作

溫州人 溫州事 溫州史 溫州情

微刊策劃:丁乙

往期選讀

TAG: 永嘉蝤蛑龍灣溫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