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兩次拒絕朱軍拜師,第三次才收他為關門弟子,究竟有何隱情?

範曾兩次拒絕朱軍拜師,第三次才收他為關門弟子,究竟有何隱情?

範曾是我國大名鼎鼎的國畫大師,但凡是在畫壇混的人,沒有不知道範曾的。範曾八十有一,這歲數基本上屬於“一線大師”行列了。我國文化界存在著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早年不出名,當同時代人謝世差不多了,也就成了大師。範大師當屬此列,要想成為他的門人,那是非常困難的。以朱軍為例,範曾兩次拒絕朱軍拜師,第三次才收他為關門弟子。這裡頭究竟有何隱情?且聽筆者細說其中不為人知的故事。

範曾兩次拒絕朱軍拜師,第三次才收他為關門弟子,究竟有何隱情?

中國人很講究面子,就拿古代皇帝登基來說,一定要群臣強烈要求三次才肯當皇帝。一般套路都是,第一次一定要儘可能地體現自己不堪大用,第二次一定要躲起來,第三才“勉為其難”的答應。這一幕在《走向共和》中得到了生動地體現,袁世凱心裡想當皇帝,但會暗示手下一定要“請求”三次。可見,這確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

範曾兩次拒絕朱軍拜師,第三次才收他為關門弟子,究竟有何隱情?

到範曾這裡,可苦了朱軍。大家可能會感到鬱悶,朱軍就是一個主持人怎麼會書畫呢?大家可別小瞧了主持人,那都是多才多藝的主兒。朱軍在沒有遇到範曾之前,就已經書畫皆能,在藝術圈小有名氣。他屬於那種大器晚成的人,2006年才開始畫畫。學畫一年有餘,在機緣巧合之下,朱軍遇到了範曾,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深深地被範曾的“傲骨”與“人品”所吸引。於是乎,朱軍想要拜範曾為師。朱軍是這麼想的,範曾卻不這樣想。

範曾兩次拒絕朱軍拜師,第三次才收他為關門弟子,究竟有何隱情?

朱軍就找到了範曾,剛開始有一陣沒一陣的說著。說到動情處,朱軍開口了。大致意思就是“我想跟上你學畫畫”,範曾一聽扭身走了。範曾第一次拒絕朱軍拜師之後,人家也沒有氣餒。過了好久,估計朱軍覺得範曾年齡大了會忘了這茬,就又找到了範曾。這一次範曾沒有特別明顯的拒絕,而是非常委婉讓朱軍臨摹《八十七神仙卷》據悉,此畫構圖複雜,八十七個人物形態各異,純白描的繪畫方式,難度相當之大。

範曾兩次拒絕朱軍拜師,第三次才收他為關門弟子,究竟有何隱情?

朱軍很用心,耗時多日可算是畫出來了。但是範曾並沒有明確表示收他為弟子,朱軍又吃了一次閉門羹。範曾遠赴歐洲講學之際,眼見拜師幾成泡影,朱軍第三次登門拜訪。有了上兩次拜師未遂經歷,朱軍給範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臨走之前,就給了朱軍一個乾癟的蓮蓬,讓朱軍寫生。朱軍答應了,不僅畫了蓮蓬,還畫了蘿蔔、老鼠、香蕉、蘋果等十二幅畫。

範曾兩次拒絕朱軍拜師,第三次才收他為關門弟子,究竟有何隱情?

第三次見到了範曾,朱軍又舊事重提。範曾二話不說,直接答應了朱軍的拜師請求。至此,範曾兩次拒絕朱軍拜師,第三次才收他為關門弟子。朱軍拜師範曾門下好久之後,朱軍也很納悶,為何前兩次拒絕,第三次才答應。這裡邊究竟有何隱情?範曾表示,他前兩次給朱軍佈置的作業都是需要下笨功夫的,朱軍下了笨功夫達到了他的要求。範曾又指出,朱軍是個聰明人,一個聰明人又肯下笨功夫,日後成就只高不低。

範曾兩次拒絕朱軍拜師,第三次才收他為關門弟子,究竟有何隱情?

可見,失敗是成功他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範曾兩次拒絕朱軍拜師,一則是考驗他是否有誠意,二則看他是否肯下笨功夫,三則看心性是否達到一種境界。第三次才收他為關門弟子,還是得益於朱軍聰明又肯下笨功夫的求學精神。其中並無過多隱情,無關名利,體現的是一種境界。然而,大多數人是很難做到的。

TAG: 朱軍範曾拜師第三次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