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陳派經典《黃金嬋》將在西安“活起來”

在西安市豫劇團的排練廳裡,刀槍棍棒道具一字排開,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徐俊霞和同事們每天扎著超過20斤的大靠進行訓練,為的是將《黃金嬋》這部武戲吃重的傳統經典大戲,早日重現並完美還原於所有觀眾眼前。

豫劇陳派經典《黃金嬋》將在西安“活起來”

為大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傳統戲曲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日前,豫劇陳派經典劇目《黃金嬋》正式在西安市豫劇團開啟復排。徐俊霞告訴記者,這齣劇目的復排可謂“搶救性”的,“本著傳承、創新、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創作思路,讓那些閃著璀璨光輝,獨具流派風格的傳統經典劇目,傳下去,活起來。”

《黃金嬋》和古城有情感淵源

《黃金嬋》是豫劇皇后——豫劇“陳派”創始人陳素真先生在上世紀50年代,根據《姚剛徵南》總結加工、整理改編,形成的一部具有獨特陳派風格的保留劇目。全劇以東漢初年,黃金嬋忠貞愛國為故事背景,展現了劇中人物的家國情懷、愛恨情仇。在半個多世紀的演出與傳承中,該劇深受戲迷喜愛,也為中國戲曲百花園留下經典。

豫劇陳派經典《黃金嬋》將在西安“活起來”

徐俊霞是豫劇陳派再傳弟子,近年來,伴隨前輩戲曲人相繼離開舞臺,她愈發發現現存的可供學習的陳派劇目資料十分有限,師祖陳素真的很多經典劇目已經失傳,沒有影像,也沒有音像,有的只是無限的遺憾。“但《黃金蟬》這部劇目,師祖曾親傳給了河北邯鄲豫劇團李素琴老師,且師祖親筆寫的此劇五場稿劇本就在李老師家裡精心儲存,而今李素琴老師已八旬高齡,我於是提出,一定要爭分奪秒把這部戲學好,且復排起來,不能讓帶著流派戲基因密碼的經典,也成為日後一部失傳的遺憾。”

值得一提的是,由徐俊霞領銜,將在西安重生的《黃金嬋》,本身也和西安市豫劇團有著情感淵源——西安市豫劇團前身系大名鼎鼎的獅吼劇團,正是由陳素真與隨“現代豫劇之父”樊粹庭創始。徐俊霞的師傅關靈鳳不僅是豫劇大師陳素真的義女和徒弟,也正是獅吼劇團的第一批演員之一。

在復排中找回傳統傳承的基因密碼

記者瞭解到,由於《黃金嬋》是一部重武戲的劇目,所以在武戲排練時,演員們往往需要扎著20多斤的大靠進行訓練,每天進行將近8小時的排練,讓身體形成記憶。

豫劇陳派經典《黃金嬋》將在西安“活起來”

“我工青衣,沒有演過武戲,想把這出武戲搬回舞臺,難度極大。但無論如何我都想和同事們一起努力,挽救這出風格獨特的陳派劇目於‘瀕臨滅絕’之險境。”排練間隙,接受記者採訪時,年庚五旬的徐俊霞衣衫已溼透,“排練必須要把大靠這些全部帶上,只有天天打靈活了,真正到了舞臺上,才能讓觀眾看的精彩。該練100遍的,練99遍都不行。”

《黃金嬋》的另一大特色,是劇中優美動人的祥符調唱腔。豫劇祥符調發源於河南開封,因宋“大中祥符元年”開封縣改名祥符縣得名,祥符調為標準的中州正韻,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形成了古樸醇厚、委婉含蓄、俏麗典雅的風格。作為梅花獎、白玉蘭獎獲得者,徐俊霞的“祥符調”味道濃烈,這次《黃金嬋》復排中,徐俊霞積極發揮了“傳幫帶”的作用,讓西安的青年豫劇演員們透過劇目復排,更好掌握“祥符調”等中國傳統戲曲原生態,讓這些發生、流行於民間的藝術瑰寶,重新呈現在舞臺上,實現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活態傳承”。

記者瞭解到,復排版《黃金嬋》將於今秋與觀眾正式見面。西安市豫劇團表示,復排《黃金嬋》,一方面是為了搶救獨具流派風格的傳統經典劇目不再失傳,這部承載西安戲曲人庚戌傳統之心的作品,也將亮相於今年舉行的第五屆中國豫劇節。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孫歡 圖:記者 尚洪濤

【來源:西安報業】

TAG: 復排豫劇徐俊劇目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