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從家中出發時六歲,到金陵後卻十三歲,這七年跑哪裡去了?

林黛玉六歲從揚州啟程,到京城卻已十三歲,最多需要走三個月的路,她竟然用了七年,為何這麼詭異?

有一種說法,稱林黛玉進賈府時,已經是十三歲的小姑娘了,如此一來,就誕生了一個難解之謎,那就是林黛玉進京路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因為林黛玉啟程上京時,她才六歲!

林黛玉從家中出發時六歲,到金陵後卻十三歲,這七年跑哪裡去了?

書中第二回,明確交代了林如海為女兒林黛玉招來賈雨村做老師時,她“年方五歲”。

林黛玉上了一年學後,“堪堪又是一載的光陰”,她的母親賈敏便病逝了。林黛玉因為要守孝,所以賈雨村就放了一段時間的假。

也正是在這空檔,賈雨村到處閒逛,遇見了冷子興,在冷子興那裡聽完寧榮二府的大概情況後,遇到了以前的同僚張如圭。

張如圭告訴賈雨村“都中奏準起復舊員”,賈雨村回家後馬上找來報紙,確定訊息後立刻找林如海幫忙。

正巧,榮國府賈母看到女兒去世後,也打發“男女船隻”來接黛玉進京,林如海便給賈雨村寫了一封推薦書,連打點銀子都備好了,讓他和林黛玉一起進京。

自賈敏死後的這一系列事情,都是發生在同一段時間的,非常的緊湊,所以林黛玉出發進京時,就是六歲。

那麼,六歲啟程的林黛玉,怎麼到賈府後就長成十三歲了呢?

林黛玉從家中出發時六歲,到金陵後卻十三歲,這七年跑哪裡去了?

我們先來看看林黛玉的路程是怎樣的。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林黛玉是坐船進京的。書中也說了,賈府“打發了男女船隻來接”,黛玉登舟而去時,賈雨村也是坐著另外一隻船“依附而行”的,到了京城後便“棄舟登岸”了。

那麼林黛玉走的是哪條水路呢?京杭大運河,當時林黛玉出發的地點是揚州,正是京杭大運河經過的一個繁華的城市。在明清兩代五百多年裡,京杭大運河一直是南北水運的大動脈,自揚州進京的林黛玉,只會選擇這一條運河北上。

而自揚州到京城,其水程共計一千公里。

這個距離的水程,需要走多久呢?這其中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風向:順風時,將帆張起,船隻便可疾馳水面。如果是風不順,那就很費勁了,因為整個船隻全部靠人力來拖動,叫做拉縴,當年康熙、乾隆下江南時,其御舟也是靠拉縴行駛的。那麼如果遇到頂頭風,那基本就得停下來了,有時候一停,也基本要好幾天。

水位:這條運河並非都是天然的河道,有的部分是人工鑿出來的,如果遇到水位太淺的,根本無法航行,就只能等開閘放水,如果船隻要爬上高位水道,也只能透過閘口調節水位,這調節的過程更是漫長。

河道是否擁擠:運河的寬度是有限的,而因為是南北水運的大動脈,運河航道上的各種船隻往來是絡繹不絕,各處碼頭上貨卸貨熙熙攘攘,一般來說經過這種地方,基本會被堵得走不動,只好又等上好幾天。

所以,按照這個水程,如果一路順利的話,不出一個月也能抵達目的地。但是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很少,大多數人所用的時間是兩個多月的時間。

譬如清人談遷的《北遊錄》中曾記過,他於順治十年自揚州出發,經大運河到達京城時,總共歷經八十九天時間。

而這並非是遇到了特殊情況,因為他於第二年從京城回來時,花費了八十八天的時間,和北上時相比僅僅相差一天。

所以,我們基本可以確定,那個時代自揚州到京城,走水路一般要花上八十多天時間。林黛玉進京,基本也是需要這麼長時間。

林黛玉從家中出發時六歲,到金陵後卻十三歲,這七年跑哪裡去了?

才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六歲的林黛玉怎麼突然變成十三歲了?

其實在通行本以及多個版本中,並沒有明確寫到林黛玉進府時的年齡,只有兩本是例外,一本是“己卯本”,另一本是“夢稿本”。

在其他版本中的第三回,林黛玉到達賈府後,王熙鳳來見到這位表妹後,拉著她各種獻殷勤,問這問那,搞得林黛玉不知道先回答哪個好。最後以王熙鳳叫婆子們去打掃黛玉房間為結束。

可在這兩個版本中,王熙鳳在跟林黛玉問這問那的最後,問到了她的年齡:

“妹妹幾歲了?”

書中寫到:

黛玉回答:“十三歲了”

經過我們前文的分析,我們已經非常清楚地知道,林黛玉啟程時才六歲。那麼如果她到達時十三歲,就意味著她在路上漂了七年,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失誤呢?個人認為,最有可能出於兩個原因:

林黛玉從家中出發時六歲,到金陵後卻十三歲,這七年跑哪裡去了?

第一:為了合理化人物的外形、行為描寫

黛玉進府那天,不僅見了賈母、王夫人等長輩,還和賈府三春幾個表妹也見面了。當時三位姐妹被奶媽和丫環擁簇著過來時,只見那賈迎春是”腮凝新荔,鼻膩鵝脂“,賈探春是”削肩瘦腰,長挑身材,俊眼修眉,顧盼神飛。“

賈迎春不說,我們知道賈探春是比林黛玉小的,那五六歲的孩子怎麼可能有這麼成熟的外形呢?

更有那賈惜春,估計也就四五歲的樣子,這個年紀可能還得要大人牽著走路,哪裡就能讓一堆成年人簇擁過來了?

第二,為了讓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合理化

林黛玉和賈寶玉,一見如故,後來的相處中,情愫漸深,直至後來薛寶釵進府,林黛玉都已經會吃醋並且開啟防禦模式了。六七歲的小兒女,竟然玩起兒女情長,終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因此,這兩版抄本便特別強調了林黛玉的歲數。

林黛玉從家中出發時六歲,到金陵後卻十三歲,這七年跑哪裡去了?

然而這種做法卻很愚蠢,因為他連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都搞不清楚。

本來,書中已經交代,不僅僅是林黛玉上輩子是為絳珠仙子,連四大家族一眾女兒,都是”一干風流冤家下凡“,第三回時,她們初次出場,雖然按照推算的年紀,她們還是六七歲孩童,但是為了給讀者一個完整的、鮮明的印象,作者便提前刻畫了她們成人後的樣子,這也是她們當仙子時的樣子。

我們都知道,無論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人物出場時的形象是很重要的,讀者、觀眾以後想起這個人物,可能就是她們第一次出場的樣子,就像很多戲劇裡,很多重要人物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形象。

所以,即使林黛玉進府時才六歲,但為了讓這個人物儘快進入角色,免得行文拖沓,便直接將時空換位,讓人物說了後面她們才會說的話,做了後面她們才能辦到的事情,其形象容貌也是長大後的樣子,

所以,不僅僅是黛玉進府年齡有問題,後文中,如果慢慢推算時間,也會發現很多人物的年齡是有問題的,如果為此而較真,一再文中強調,未免就膠柱鼓瑟了。

TAG: 林黛玉賈雨村六歲進府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