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貟石讓【薦讀】

原創

河南思客

關於皮影戲的源頭,民間有多種說法,但有文字記載是班固《漢武故事》,文中曰:“漢武帝時,李夫人死後,李少翁看到武帝很思念李夫人,就在帳中點上燈,再剪刻李夫人的像,投影到帳上,來取悅武帝。”這距今已有2000餘年歷史,常被認定為皮影的起源,也是皮影最早出現的萌芽。

皮影

藝人

為了一探究竟,前幾年我專程到三門峽市的靈寶尋找皮影戲藝人,不巧的是因各種原因未能見面,此事也就放下了。2021年下鄉採風到陝州地坑院,無意間巧遇皮影戲班子,我隨遊客在陣陣鼓樂聲中走進了地坑院景區10號院。好傢伙!這院子真熱鬧,北窯是皮影戲,東窯是木偶戲,西窯是葫蘆烙畫,南窯是書法。藝人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把整個院子的窯洞佔用完了,留下來的空間被熙熙攘攘的遊客所佔。

我在擁擠的人群中尋找自己的目標,當擠進“皮影戲”演出窯洞時,已是滿頭大汗。我擦了把汗水舉目四望,窯洞裡坐無虛席,螢幕上正演“豬八戒背媳婦”,優美的音樂和豬八戒滑稽的動作贏得滿堂喝彩。

藝人們連場為遊客演出,幽默風趣的經文唱詞、對白,獨特而豐富多彩的唱腔,文縐縐,言簡意賅,平仄押韻,故事情節幽默風趣,引人入勝。再聽音樂,清靈典雅、韻律優美、輕柔、歡快,給人飄飄欲仙的感覺,讓人回味無窮,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偉大。場場迎得滿堂喝彩,螢幕上方的光影裝置是500w電燈泡,每演一場藝人們都是滿頭大汗,但為了觀眾,他們無悔無怨。好不容易等到日落西山,遊客們才戀戀不捨地離去。我見縫插針,利用藝人們下班時間採訪了他們。

皮影戲|貟石讓【薦讀】

班主劉秋欏70多歲,梁孝賓先生51歲,楊月親女士58歲,言談中才知道劉秋欏和梁孝賓是母子關係,楊月親是劉秋欏的義女。原來這個皮影戲班子是一家人。

劉老藝人知道我的來意後,熱情接待,不吝嗇、不保守,滔滔不絕講道:“我從小就喜歡文藝,學生時期在學校文藝宣傳隊是骨幹,踏入社會就拜師皮影藝人李丙生,學習道情皮影戲,走村轉寨送戲下鄉,活躍農村文化生活。走遍了靈寶、盧氏、陝縣,山西省芮城、平陸等地的山山水水,演出場次不計其數,受到當地群眾歡迎”。

我插話道:“你們什麼時候到陝州地坑院景區?“

劉老藝人咳嗽了一聲,說:“皮影戲雖好,歷史悠久,可是在與時俱進的今天,電影、電視、手機、新媒體衝擊很大,已經到了瀕臨失傳甚至滅絕的地步。多虧近年政府下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三門峽市、陝州區、靈寶市政府全力搶救,才使面臨失傳的道情皮影戲煥發青春,繁衍生輝,在陝州地坑院勃勃生機,一日多場,很受遊客歡迎!我們祖籍雖是靈寶,但藝人們總是四海為家,來陝州地坑院景區多年,發展皮影藝術,為民服務。”

皮影戲|貟石讓【薦讀】

義女楊月親見義母說的口乾舌燥,端上兩杯水送給義母和我。劉老藝人接過水一飲而盡,接著說:“我們所演的皮影戲聽李丙生師傅說‘一支是陝西傳來的,唱是碗碗腔;一支山西傳來的,唱是蒲劇‘。我們和陝西、山西的唱腔不一樣,我們唱的是道情皮影戲,歌頌道家始祖老子,宣傳三綱五常和八仙有關的戲,宣揚孝道。民間流傳一句諺語:‘裱糊匠離不開糨子,說道情離不開湘子。’例如皮影戲用的樂器也和八仙有關:四弦為鐵柺李的火葫蘆所化;月琴為漢鍾離的芭蕉扇所化;玉簫為韓湘子所用;漁鼓、簡板為張果老倒騎毛驢自打自唱所用;碰鐘為何仙姑手中的鐵笊籬;手板則為曹國舅上朝所用的笏板……,我們將道情樂器稱為‘八仙器’,將道情演奏演唱稱作‘八仙樂’,所以,道情皮影戲演奏的音樂韻律生動豐富,風格輕靈細雅,非常好聽,每到一處白天演木偶戲,晚上演皮影戲,老百姓稱我們演藝團隊為‘白天木頭說話,晚上牛皮打架。’這話還真是名副其實。”

我問道:“皮影,非要用牛皮做嗎?用硬紙板代替牛皮,成本要低得多呀?”

皮影戲|貟石讓【薦讀】

劉老藝人笑著說:“隔行如隔山,你是外行人。全國各地皮影戲藝人用的皮影料子不一樣,一般因地制宜,南方用水牛皮,北方用黃牛皮、驢皮,還有用羊皮的,咱們靈寶道情皮影戲用的是秦川牛皮。因加工牛皮繁瑣,所以演藝班子為了省事,乾脆到河南省南陽購買成品皮子,這樣省去了準備皮子的過程。製作皮影是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要選皮子、描輪廓、畫稿、雕刻、打磨、上色、壓平、刷漆、鑽眼,用銅絲、絃線連綴等等非常繁瑣複雜,沒一定技術是製作不成的。我這兩個孩子現在已學成,我們用的皮影就是他二人做的……”

隔行如隔山呀!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聽劉老藝人皮影戲講解完已是滿天星辰,告別了老藝人在夜幕中驅車返鄉。在回家的途中我在想:光與火是大自然現象,是老天對人類的恩賜。我們的祖先學會使用光和火大概是在同一時期,光與火被人類利用才使我們的祖先脫離了野蠻走向文明。有了光和雨露,禾苗才能生長,才能春華秋實;有了火,人們才能幸福生活;有了光與火,人類才能延長生活時間,工作才可夜以繼日,娛樂才可秉燭夜遊。有光就有影,二者相輔相成,才有形影不離這個詞,誰也離不開誰!所以,人們開拓智慧,在光和影上寄託無盡的巧思,使光與影為人類服務,人們生活才變得豐富多彩。皮影戲這一偉大藝術創舉,就是我們祖先利用光和影的一大創造,也可以說是世界電影的祖先,先有皮影后有電影。

皮影戲|貟石讓【薦讀】

追根

溯源

我這個人是個急性子,到家草草用過晚飯,一頭扎進書房,翻箱倒櫃找出了老《陝州志》《靈寶縣誌》《閿鄉縣誌》和相關資料進行翻閱檢視。

有關資料記載,皮影戲最早誕生於西漢,有牛皮戲、驢皮戲、人頭戲、影子戲等多種叫法。如果追根溯源,發祥地應該在陝西省,成熟於唐宋,發展於元明,盛極於清代、民國及解放初期。

對於皮影戲的發展,民間傳說甚廣甚遠,但本地文字記載不多,究其原因,還是文化落後,制約著文藝事業的發展。據《靈寶縣誌》記載,“清道光年間傳入古陝州的靈寶”,據《閿鄉縣誌》記載,“清光緒十九年才形成文字”。又據《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傳統戲劇靈寶皮影戲》記載,“近代皮影戲有3個高潮,一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這段時期時局動盪,大戲活動困難,皮影戲道具簡單,帶一個皮影箱子就能表演,十分方便。二是抗戰勝利後,為了慶祝勝利,一批新的道情皮影班子應運而生。三是新中國成立後,各級政府對文化文藝事業的重視,整個靈寶至少有五六個道情皮影戲班子,下鄉為工農兵演出,使這一稀有劇種得到了大力發展”。但那時條件差,光源是小油燈、煤油燈,光線暗淡。影像與音響也很差,不像現在的光源是電燈,音響質量好,光源、影像、音響三結合,大大提高了皮影戲的質量。

皮影戲|貟石讓【薦讀】

改革開放後,隨著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的開展,不少國際友人讚譽中華瑰寶—皮影戲。法國友人不遠萬里兩次來訪,1996年,邀請藝人們赴法國巴黎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表演,2005年又受邀到奧地利演出,贏得了廣泛讚譽。2007年靈寶道情皮影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有力地說明了靈寶道情皮影戲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

道情皮影戲作為地方文化一個代表性符號,它和其它稀有劇種承載著當地的文化記憶和文化基因,是中華文化生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於城鎮化的不斷推進,現代藝術形式和現代傳播手段的普及,使道情皮影戲這種稀有劇種的傳承和發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甚至到了瀕臨滅絕狀態。雖然河南省文化廳2012年12月啟動實施“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但殘酷的事實仍然擺在我們面前,老藝人一年比一年少,皮影的製作工匠已是鳳毛鱗角,年輕人又不學習這門藝術,所以更顯得皮影、皮影戲和皮影藝人的傳承彌足珍貴。也使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昔日的輝煌正瀕臨湮滅,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怎樣讓瀕臨失傳的皮影戲這一中華瑰寶煥發生機、繁衍生輝,是擺在我們這一代人面前的重要任務。(本文配圖攝影均由作者本人提供)

本篇審稿 吳天敏 組版 耿彤彤

皮影戲|貟石讓【薦讀】

作者簡介

貟石讓,男,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三門峽市陝州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本文作者 貟石讓 授權河南思客獨家刊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河南思客

部落格/微博/微信/搜狐號:河南思客

出品:河南思客文化傳播公司

TAG: 皮影戲皮影道情藝人靈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