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丨李雲龍:與“江河源”相遇——讀《跟著<孟子>旅行》

文丨李雲龍

以我的個人感受來說,讀龔愛林博士《跟著旅行》一書,彷彿是與“江河源”相遇。這裡提到的“源”,是中國古老文化傳統的根脈,是我們這個民族真正初始意義上的千流萬匯之“源”,也就是本書中推崇的“堯舜之道”。

藝評丨李雲龍:與“江河源”相遇——讀《跟著<孟子>旅行》

全書對“堯舜之道”的推崇、界說,令中國的人文初祖,恍如從上古時一下就來到了我們眼前,情境是那樣切近而又悠遠,形象是那樣莊嚴而又慈祥。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炎黃子孫的共同先人,或站在高山之巔,或立於泉流之始,朝著所有後代,“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鮮靈活潑,別饒風致。

龔愛林這部具有普及性質的哲學專書,在同類著作中個性突出,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限於篇幅,僅列如下三點:一、言說簡明;二、情意深濃;三、循善恭謹。

先看言說簡明,從目錄和內容看,“堯舜之道”是所有章節的引領統馭,這是《孟子》的哲學本義,是全書核心,作者所要陳明的正是數千年間,我們民族的精神支撐、機制礎石、信仰基因和文化命脈。但該書同時又對《孟子》的聖賢閫奧做了去蕪存菁的處理,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了孟子學說的通俗化和大眾化。

《跟著旅行》的寫作,整體上是圍繞前述《孟子》的哲學本義——即“堯舜之道”展開的。其中的繼承持守,古風今讀、微言大義式的現代闡釋,讓人印象深刻。

《孟子》未必好懂,哲學也未必好談。鋪得太開,易於陷入名詞解析的泥潭而難以自拔。從“孔孟之道”到“陸王心學”,凡一千五百多年裡,各種思想演繹和註解可謂是頭緒紛繁,釐清困難——連宋明神秘主義者也把其思想淵源上溯到了孟子這裡。所以說《孟子》未必好懂。不過,綜觀全書,我們又能發現,作者顯然並非是在專業詞藻當中逡巡,而是“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像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說的是物我關係,是萬物之理,並提出了與此相關——實際上是與德性、心性相關的許多觀點,但作者沒有迷失其間,而是始終不離主題,始終抓牢仁義禮智四端不放,始終聚焦於“堯舜之道”;另外,馮友蘭先生認為孟子說的“思”是一種理性,而徐復觀認為它包含了反省與思考兩方面,且重在思考。龔愛林雖則明確提到孟子對“堯舜之道”做了反思,並“將之系統化地表達了出來,透過這種系統化地表達”“上升到了儒家哲學的層面”,但始終沒有以“思”的概念為論說要目,而是緊緊扣住孟子的信仰——“堯舜之道”成篇,重點言及儒家哲學三個層面的內容:第一個是核心層面,即建立在人性善基礎上的“仁”和“民為本”思想。第二個是禮儀層面,第三個是制度層面。作者客觀精要地點出了孟子哲學思想當中菁華與糟粕並存的情況。

《跟著旅行》,功在把依稀不明轉換成了曉暢通達。比如對《公孫丑上》中“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一句,作者簡潔譯作“道德的流行,比驛站傳達命令還要快”。再如作者引《離婁下》句:“武王不洩邇,不忘遠。”其解說也是很體貼人的:“武王的最大品德,就是不過分親近近臣,也不怠慢遠臣。”這種不引原句而是直接譯出的例子比比皆是。

《跟著旅行》是對孟子哲學包括其道德準則的一種普適化解讀,其自身甚至也可看作某種哲學表達正規化。《孟子》有著深刻、秘奧的哲學理論,複雜的言說系統,但《跟著旅行》一書,將孟子觀點高度濃縮為“堯舜之道”,並以明白如話的言語,集中到了六個字上面:“人性善”“民為本”。這是大多數人都能懂的語詞,更是非常淺近的道理。其簡其明,由此可見一斑。

次說情意深濃。《跟著旅行》,將哲學稱述挽起人生行旅,且筆鋒所指,不是純然景物,而是豁然憬悟。這種言在此而義在彼的哲學書寫,也非常醒目。特別打眼打心的,則是其情感傳遞,或攜風帶雨,或日光照耀,時而烈火炎炎,時而雷聲隱隱,而且都飽含對家鄉的深濃愛意。像寫湘江源頭,那種富有畫面感的描述,有著怎樣一種詩意和真情啊:風把視野開啟,水自垂崖懸注,如白練懸空。尤其是源頭的水,即使是一滴水,也是一種“傳說”,是“種子”,是湘江的“童年之身”;由此深入,作者把視線投射到了更廣闊的瀟湘大地上,他心裡油然生出的是一種對母土的強烈敬畏感,這是從人的格局上升到了“神”的視點,也是把自我觀照抽繹成了現世省思,將一己沉落轉向群體高舉,由他者論說引至人性善惡的中國哲學正道。

再說循善恭謹。在《孟子》一書中,真正明確講“性善”的只有兩個地方,一個地方是《滕文公上》,更像是點到為止;一個地方是《告子上》第六章,說得比前邊列出的“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自然要詳細不少,孟子和公都子師徒的問答對話常常被作為學人談孟子“性善論”的根據。龔愛林沒有以言辭多寡作為取捨標準,而是循善論證,串聯起了周嚴的邏輯鏈條。

不妨先回到《跟著旅行》一書“寫在前面的話”當中。作者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表述,今摘錄於次:

“孟子大道至簡,將堯舜之道定格在了‘人性善’‘民為本’的理念之上,深奧的人文道德有了平凡的表達,美好的道德理想均在質樸的道理裡面”。作者是這樣做目標設定的,在寫作實踐中,也是這樣恭謹遵循的。

在第一章第四節“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篇中,龔愛林對舉了孟子筆下的舜與盜蹠的不同作為,充分肯定了堯舜之道的“由仁義行”——作者將之準確地解釋成“遵循仁義,捨生取義”,並認為,這是善的最高境界。尤其對孟子的功績毫不吝嗇地進行了褒揚:孟子在繼承孔子儒家思想的基礎上,從“由仁義行”定格堯舜之道時,實際上是將一種理想人格生動而又形象地呈現在了中華民族面前。這是一個能夠維繫民族和諧與團結的,“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完美體現“仁義”的理想人格。

作者還引了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中的描述,證明孟子所言不虛,舜確實是“聞善而動”,其善性,是原生態的,沒有虛飾作偽。這種旁徵博引,隱約暴露出了其專業出身——哲學博士。他無疑是在將哲學、史學、詩學的原理跟要則認真地融合在一處,去解讀《孟子》,去完成這一場盛大的經典之旅。

TAG: 孟子堯舜之道哲學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