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大成殿感懷

卷首語:

公元前5世紀地球上牛人輩出:

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在恆河岸邊打坐,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在希臘海邊思考,中國的老子、孔子、莊子在黃河邊漫步。

他們彷彿同時開掛,智慧大爆發,成就了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

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

這一時代被人們稱 為"軸心時代"。

然而,時至今日,其他的古老文明已經湮沒於歷史的長河之中了,唯有華夏兒女仍在朗誦著2500年前的老人家的話,諸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三人行必有我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就是一種傳承,一種進入文明後綿延不絕的傳承,正是這種傳承的精神,使得中華民族雖歷經磨難卻始終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大成殿感懷

德侔(mù)天地,道貫古今

——大成殿感懷

文/秦永軍

步入新安縣實驗初中,遙見一組古建築群落,坐北向南,佇立校園之中,這就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成殿。青磚古牆,斗拱飛簷,靜靜地掩映於蒼松翠柏之間,莊重肅穆,無聲地訴說著歲月的變遷。

大成殿為孔廟的正殿,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廟在唐代稱文宣王殿,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趙佶(jí)取《孟子》:“孔子之謂大成”語義,下詔更名為“大成殿”。新安縣的大成殿始建於明初,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據縣誌記載,明、清時期,以大成殿為中心,經多次增容擴建,形成一座佈局規整、層次分明的廟堂建築,包括大成殿、東西廡(wǔ)、戟門、名宦祠、鄉賢祠、泮(pàn)池、欞星門、二石獅等建築,隨著時代變遷,朝代更替,加之戰亂毀損,現今所存,僅有大成殿和東西兩廡,以及部分碑刻、一對石獅而已。

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大成殿感懷

移步前行,走在東西兩廡之間的大學路上,挺拔的松柏,高大的合歡樹分列兩旁。那粗碩虯勁的枝幹,像飽經滄桑的老人,深深的皺紋裡,蘊藏著難以計數的年輪,默默地注視著季節的輪迴。東西兩廡對稱而建,各七間,牆上鑲嵌著一塊塊匾牌,上書孔子、孟子等歷代聖賢的經典語錄。陽光透過婆娑枝葉,在地上幻出不可摹狀的圖案,營造出清心滌唸的氛圍。腳下的路儼然是一條時光隧道,帶你走進歷史空間,去聆聽聖賢之教誨,領略名家之風範,體會仁者之思想。

穿過大學路,拾階而上,登上露臺,來到大成殿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紅漆大柱分列正門兩側,上書燙金行書楹(yíng)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修其天爵;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教以人倫”、“叢集聖大成,振玉聲津,道通中外;立萬世師表,存神過化,德合乾坤”。第一副楹聯是對孔子中庸思想的高度概括和三綱五倫的詮釋。第二副中的“萬世師表”出自於清康熙帝的詔書,是對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高度評價。

大殿坐北向南,為單簷歇山式七架樑磚木結構,殿頂琉璃,分列九脊,坡起四面,斗拱歇山,立柱飛簷。翹角掛鈴,雕飾六獸,氣勢壯觀。殿內面闊五間, 12根木柱,渾圓堅挺,穩託大殿。周圍牆壁懸掛孔子弟子的畫像,殿中設供臺,兩副屏風分列左右,上書《論語》經典語句。正面孔子塑像高大端莊,面部慈祥,溫文儒雅,體態豐盈,眉宇間透露著偉大思想家特有的睿智,觀之難忘。趕上考試時節, 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到孔廟參拜孔子,祈求孩子能夠在求學的道路上順順利利,智慧通達。對於中國人來說,供奉孔子已經演化為一種信仰,不僅是中華民族對於傳統文化潛在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也是中國人民對於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繼承,能夠在日益激烈的文化 競爭中保持著本國樸實敦厚的文化特色。

大殿後面的碑廊,現存碑刻9方。其中明嘉靖皇帝御製組碑7方,包括《敬一箴》碑、《聖諭》碑等,此7方御碑,上部分別刻有“御製”或“宸(chén)翰”字樣,說明碑文和註疏均為嘉靖皇帝親筆撰書。《敬一箴》及序,主要是論述“敬”和“一”,意在要求國人“主敬協一”,尊奉儒教一家,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箴言正文為大楷或中楷,序和注以小楷書寫,相得益彰,楷法精妙,結體端正,筆劃勻稱,佈局嚴謹。碑文四周滿布鐫刻的祥雲雕紋以用“雙龍戲珠”、“龍翔海宇”等紋飾,形象生動,技藝精湛,是珍貴的石刻藝術。

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大成殿感懷

從今天的角度去看歷史的孔子,既有溫度又有色彩。儒家思想的進步性,一直主導著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秦始皇焚書坑儒,染紅了歷史的天空,使得秦朝成了中國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時代,沒有了思想的主導,單靠橫徵暴斂的王政,短命也就成為必然。

漢武帝好像更加聰明,他採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西漢成了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此後的歷代君王似乎都從儒家思想中參悟出了什麼秘訣,紛紛效仿,尊孔重儒,以保江山永固、社稷長存。孔子所倡導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小康社會理想,在今天仍然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憧憬的藍圖和奮鬥目標。

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大成殿感懷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因此,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正是因為有了孔子,有了孔子開創的儒家學說,才推動了華夏曆史的車輪滾滾駛過兩千多年。“先師功德垂青史,儒學精華照五洲”,孔子之於中華民族,幸也。

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大成殿感懷

作者簡介

秦永軍,新安縣實驗初級中學語文教師,中學高階。愛教育,心懷夢想耕耘三尺講臺,書海作舟追尋人生真諦;愛學生,春蠶到死絲方盡,桃夭李豔春滿園;愛生活,撰文抒懷而自娛,棲息溼地以求道。

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大成殿感懷

策 劃:“豫見”@語文溼地編輯部

總 編:胡龍江

副總編:劉玉珍 陳衛星 孫秋備

編 輯:劉玉珍 江東雲 陳衛星 陳向瓊 孫秋備 董春香劉 娜 劉龍飛 呂向新 楊曉芳 王玉榮 黃香雲 劉 燕 張喜研 李 娟 張雲霞 王雪峰 孔書民 楊 豔 王冬梅 徐靠山 張二妞 李小紅 董會歌 張 磊 高丹丹

本期編輯:李 娟 高丹丹

美 編:楊曉芳 劉 娜 劉龍飛

顧 問:秦 勤

終 審:李紅玲

歡迎投稿

TAG: 孔子大成殿歷史分列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