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的博物院:給孩子的清宮鳥譜

為孩子講述中國歷史中禽類故事的同時,又以博物學視角,從歷史、民俗、動物、神話等方面,為孩子介紹它們背後的神話傳說、文化淵源、歷史演變、地理環境及生活習性等。讓孩子們透過百鳥之窗,讀著有趣的故事,循著前人的足跡,去了解中國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瞭解那些早已經消失了的或者尚且存在的百鳥的故事,瞭解它們的生存環境、生活習性等知識,走進神秘而有趣的鳥類世界。

故宮裡的博物院:給孩子的清宮鳥譜

1、錦雞

中文名 紅腹錦雞,拉丁名Chrysolophus pictus,主要食物胡頹子、懸鉤子、薔薇等植物的莖、葉、花、果實和種子,農作物和各種昆蟲。棲息環境有矮樹的山坡、次生的亞熱帶闊葉林及落葉闊葉林。分佈範圍中國特有種,分佈於山西南部、河南南部、陝西南部、寧夏、甘肅、青海東南部、雲南東北部、四川、貴州、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廣西東部。據《山海經》記載,在丹穴山上,生活著一種神鳥,它身披五彩文(德、順、義、仁、信),名為鳳凰。據說只要鳳凰現身,天下就會太平。

當初,周文王在岐山腳下成就偉業之時,曾聽到山上有鳳凰鳴叫。天下人認為文王有德,鳳凰來儀,是周室興盛的預兆。“鳳鳴岐山”典故中的岐山位於今陝西省岐山縣。岐山是秦嶺的一部分,山狀如柱,人們也稱它天柱山,因周初鳳鳴於此,又被稱為鳳凰堆。

這裡生活著一種紅腹錦雞。雄雞體態優雅,步履輕盈,頭上頂著美麗的金絲羽冠,脖子上披著金黑兩色相間的扇形披肩,上身著綠、藍、黃三色斗篷,下身裹深紅色緊身衣,長長的尾巴拖在身後,極其華麗的外表彰顯著它高雅的貴族氣質。在陽光的照射下,它的金色羽毛顯得格外耀眼。於是,它便有了“金雞”的稱號。你說它是不是挺像鳳凰的?也許是周人把它當成了鳳凰,來歌頌周文王的文德。

古人賦予金雞神話色彩,認為它和天穹中的天雞星相對應。據說,國家有重大喜事大赦天下之時,天雞星必定出現在天空中。這種大赦儀式,到唐代還頗為盛行。舉行大赦儀式的時候,人們會把金雞綁在七丈長的竹竿頂端,用黃巾裝飾雞頭,在它的頸部垂下七尺絳幡。然後,人們舉起裝飾好的金雞高竿,選擇良辰吉日到街頭巷尾遊行,擊鼓千聲,召集文武百官、父老鄉親和囚徒,當眾宣讀大赦令。難怪詩仙李白被流放夜郎的時候,曾賦詩感慨:“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詩中的“金雞”,會不會就是紅腹錦雞呢?

2、白鷳

故宮裡的博物院:給孩子的清宮鳥譜

中文名 白鷳,拉丁名Lophura nycthemera。主要食物:各種昆蟲、苔蘚,以及植物的嫩葉、漿果和種子。棲息環境,開闊林地、次生常綠林、竹林及灌叢。分佈範圍,中國南部、中南半島國家等。“君子為猿鶴,小人為沙蟲。年年精衛志,填海泛西風。”清代舉人蕭燧在這首詩中讚美的是一種義鳥,名曰白鷳。白鷳體態嫻雅,有閒客之稱。

雄白鷳有著朗月清風般的外表,臉頰赤紅,彷彿京劇中的紅臉關公,頭頂藍黑色絲冠,背部、翅膀和尾巴都覆蓋著潔白的羽毛,好似披著長長的白色斗篷。微風拂過,長長的尾羽隨風輕擺,顯得十分飄逸。相比之下,雌鳥非但沒有飄逸的長尾羽,棕褐色的羽毛也很不起眼,看起來就像一隻土雞。

白鷳喜歡在黃昏和清晨活動。黃昏時,野生白鷳會在林間活動,然後棲息在樹枝上,一隻挨著一隻。第二天清晨,它們又會飛到地面上活動。不過,白鷳生性膽小,一旦受到驚嚇,它們會把雪白的尾巴向上揚起,高高豎起頭頂上的藍黑絲冠。

歷史上有一隻白鷳因為有情有義,而被稱為義鳥。南宋末年,七歲的宋少帝趙昺因被元軍追趕退到廣東的崖山,追隨左右的大臣有陸秀夫和張世傑等。傳說他到達崖山後,有人獻給他一隻白鷳。

這隻白鷳似乎對宋少帝毫無戒備之心,在他面前舉止優雅,落落大方,從不畏手畏腳。宋少帝視它為珍寶,對它珍愛有加。平日,宋少帝將它養在鳥籠裡,為它準備好食物,精心餵養。每天,宋少帝都會親手開啟鳥籠,將白鷳放出來。白鷳走出鳥籠,左顧右盼。若有人接近它,它就會馬上豎起藍黑絲冠,然後躲到宋少帝的身後,像個害羞的小孩子。

久而久之,宋少帝和白鷳的感情越來越深,彼此難捨難分。可是,好景不長。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宋軍在崖山海戰中大敗,丞相陸秀夫擔心皇帝被俘受辱,背起年僅八歲的宋少帝趙昺,帶著傳國玉璽,縱身一跳,葬身大海,宋朝至此滅亡。那隻白鷳看到朝夕相處的少帝投海後,哀鳴不已,努力掙脫鳥籠,也墜海而亡,隨宋少帝而去。後人認為白鷳有情有義,於是修建了一座白鷳亭來紀念它。

3、紅色吐司雞

故宮裡的博物院:給孩子的清宮鳥譜

中文名 紅腹角雉,拉丁名Tragopan temminckii,主要食物:植物的嫩葉、嫩枝、花絮、果實和種子。棲息環境:針葉林和混交林。分佈範圍:喜馬拉雅山脈東部,緬甸北部,越南西北部,印度阿薩姆邦東北部,中國中部和西南部。

酈道元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地理學家,他遊歷四方,遍訪名山大川,經過三峽時曾感慨:“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不知當年酈道元在巴東訪尋水道、考察河道溝渠之時,是否在山中見過一種奇特的動物——吐綬雞。

雄性吐綬雞的羽冠烏黑髮亮,臉龐和脖頸正面是亮麗的鈷藍色,胸膛上還生有一塊不起眼的肉囊。背部紅褐色的羽毛上佈滿了圓圓的灰色眼斑,好似華麗的錦緞上綴滿了大小各異的珍珠。

為什麼稱它為“吐綬雞”呢?因為人們發現了它們的小秘密。吐槽雞善於變身,晴天一個樣兒,陰天一個樣兒。晴天的時候,風輕雲淡,天氣舒爽。吐綬雞從山裡跑出來,舒展著筋骨,環顧四周。若四下無人,吐綬雞便放鬆警惕,如釋重負,內心壓抑著的情緒便一下子宣洩出來。然後,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它的眼後現出鈷藍色的肉角,胸前收縮著的肉囊突然張開。展開後的肉囊很漂亮,兩旁有縱向排列的紅藍相間的斑紋。不多時,肉囊便縮了回去,復原如初,那咄咄逼人的氣勢也煙消雲散整個過程宛若曇花一現,古人認為它“吐”出的肉囊像綬帶那樣絢爛,叫它吐綬雞。

好奇的獵人在山中狩獵時遇到吐綬雞,往往不會當即射殺,因為他們想一睹吐綬雞肉囊的風采。可是獵人們並不曉得吐綬雞隻有在求偶時才亮出肉囊,所以吐綬雞便可趁機逃脫。吐槽雞名字眾多,除了“吐綬雞”這個最有特點的,古人還給它起了好多有趣的名字,比方說避株、錦帶功曹、綬鳥、珍珠雞、錦囊鳥等。

依據史籍的描述,這種鳥就是紅腹角雉。它們的膽子相當小,在林間穿梭時,它們會先躲在灌木叢中觀望一番,確定沒有危險才會跑出來。別說是欣賞吐綬雞的肉囊了,光是想看到吐綬雞都不容易呢。

我是幸福孕孕,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有愛有思想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點贊和評論,更多育兒知識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溝通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TAG: 白鷳吐綬雞宋少帝金雞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