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人生觀·4》:做個君子,笑對生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做君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孔子的一生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而這個過程,我們大致可以給它劃分成以下兩個大的階段。

一個階段是從自然美到修飾美,兒童的本性是純真的,這可以說是自然美,但有了自然美還應該用禮儀、知識等規範加以修飾,以此來培養人格和仁德,這就是從自然美到修飾美的過程,也是孔子30歲之前的歷程。

另一個階段則是孔子30歲到70歲,即他從外在的規範到內心的愉悅的過程。所謂規範必然總是帶有某種約束性、制約性,這種束縛當然會讓人從思想到行動上都感到很不舒服,可是規範作為一個為人處世的底線,必須敬畏,不能逾越,而只要堅持這樣做,慢慢地就會習慣成自然,就會不斷地加深對規範的理解,同時也會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從一開始的困惑到後來的“不惑”,再到後來的“知天命”“耳順”,一直到最後的“從心所欲”,孔子再也不會感到規範對他的束縛,他反而發現在規範的框架內原來也可以做各種事情,而且這樣既可以隨心所欲、肆意馳騁,還不用擔心犯錯受罰,可想而知孔子最後是多麼高興了,而這就是君子求仁的好處!

說完仁,再說不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說仁者是為了仁而仁,並不考慮它有利還是無利,因此仁者可以一直從仁中得到心理的愉悅,哪怕遇到困頓也不會改變什麼;而智者則是認為仁有利,才提倡仁道,因此,他們不會長久地感受到追求仁的快樂,一旦遇到困頓,他們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堅持下去了。

所謂“久處約”“長處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貧、富。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由於聰明人無利不起早,只要沒有利益驅動,他們就絕不會有什麼追求,因此他們在處於逆境、困境的時候固然不會主動去追求仁道,而只能怨天尤人,即便他們某一日發家致富了,也照樣不會去追求做個君子,而頂多就是個不盛氣凌人而已!

因此,孔子一再告誡弟子們要做仁人君子,只有做個君子,才能全面發展,才能真正笑對生活!千萬不要耍小聰明、抖小機靈,一點用都沒用!

TAG: 孔子仁者規範自然美耳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