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春來正是讀書天,可你知道怎麼讀?

聲音|春來正是讀書天,可你知道怎麼讀?

(圖據人民日報)

翁貝託·埃科講過:“不讀書的人,他所經歷的只有屬於自己的那一輩子,而讀書的人,他將經歷五千年的光陰。”從甲骨文到簡帛,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從手工雕刻、抄寫到印刷,再到現在的“複製貼上”,閱讀的介質在發生變化,但它卻始終是我們瞭解世界,理解世界的通路。明天,是世界讀書日,本期《聲音》欄目,三位評論員從自己的經歷出發,與大家一起聊一聊讀書的方法。

A 評論員張舟:閱讀就是一次雲遊

無論哪一個時代,閱讀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縱然是在如今這樣一個由突發的、即時的資訊所建構的世界中,閱讀仍然是人們保持思想敏銳、通向內心自由的最好途徑。對於我個人來說,閱讀就像是一次漫無目的的雲遊,每一個閱讀的人,都可以被視為即將遠行的旅人。儘管開啟這段旅程的動機,或是為了興趣,或是為了成長,又或是迫於現實。

但閱讀卻始終給予我們擁有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力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和世界的機會,讓你我得以脫離日常生活的乏味,探索未知,收穫全然不同的體驗。

所以,與其將閱讀作為一種工具,倒不如將閱讀作為一種習慣。毛姆曾說,“養成閱讀的習慣等於為自己築起一個避難所,幾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災難。”我們的生活與環境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僅僅在自己的專業中達到精通,遠不足以應付瞬息變化的世界。

因此,一方面,我們不必要拒絕碎片化的閱讀,因為這能夠不斷拓展我們的思想領地;而另一方面,我們仍然有必要在閱讀中注入思考,讓思想更具深度。

如此,才能讓我們察覺周遭那些細微卻重要的變化,擁有直面現實的智慧與勇氣。

言及於此,我想起了作家托爾金曾說過的一句話。他說,“雲遊的人並非都迷失方向。”那麼,只要你在閱讀,就絕非是在虛度光陰。

因為閱讀是一個不用刻意追問意義和探尋目的的事。

無聊時可以閱讀,喜悅時可以閱讀,悲傷時也可以閱讀。只要你開始閱讀,人的思緒就會被置於一個無窮大的空間中肆意馳騁,而俯仰之間皆是珍寶。無論我們在閱讀中的收穫究竟有多少,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距思想和內心的自由又進了一步。

聲音|春來正是讀書天,可你知道怎麼讀?

(圖據人民日報)

B 評論員馬玉寶:書,用來“聽”還是用來“看”?

當大家在談論讀書時,其實也不再限於自己讀,形形色色的聽書類APP,讓“有聲書”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通勤路上、臨睡之前,開啟一本小說聽一聽,不耽誤做事,還能有效利用碎片時間。

但是不是真的有效?或許還要打上一個問號。因為對於這一類“讀書”,很多人的反饋是,聽的時候挺好,但就是有個問題——記不住。

原因有很多,比如,“聽書”往往是伴隨性的

也許手邊正在幹著別的事情,大腦正在“後臺執行”,一來二去,也就成了“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再比如,“聽書”是線性的,你必須一個字一個字,從開始聽到最後,才能知道這一段的大意是什麼,而如果錯過了其中的幾個關鍵詞,又沒法及時倒回去聽,心裡就會想之前講的是什麼意思,也就成了“顧到頭顧不到尾”。

相比之下,文字就有優勢了

。看書的時候,人是更專注的

,畢竟,你沒有辦法一邊做家務,一邊看書;而文字,又是非線性的,對於一本書,可以翻閱、瀏覽,可以精讀、標註,也可以跳著讀,來回讀,文字打破了線性,也真正提高了效率——同樣的資訊,影片或者音訊也許需要一分鐘講完,放到文字上,可能就是用眼睛掃一下就明白了。

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滿足人更多的感官需求。

以前看文字,現在聽聲音,看影片,是大勢所趨。但要知道,聲音、影象還是文字,各有優點,也各有短板,彼此之間應該是互補的關係,而不是一方壓倒一方,一方替代一方。正如有了電視,廣播還在,有了廣播,報紙還在,互相取長補短,才能共同發展。

所以,書用來聽,還是用來看,你有答案了嗎?

聲音|春來正是讀書天,可你知道怎麼讀?

(圖據人民日報)

C 評論員陳仕印:好讀書,要求甚解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讀書是一件很個人化和私密性的事,喜歡讀什麼、讀法是什麼、讀出了什麼,基本上是由自己的興趣愛好、閱讀習慣和專業背景決定的。

真正的讀書,不是照單全收,也不是盲目採用別人的讀書方法,更不是隻在世界讀書日這天才會重視閱讀。

真正的讀書,是儘量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籍,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日拱一卒地去實現思維升級、性情涵養和知識拓展的閱讀目的。

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這是一種讀書方式。但在資訊氾濫、魚龍混雜的網際網路時代,浮光掠影的碎片式閱讀,可能汲取不到真正的營養,還白白消耗了時間和精力。

尤其對成年人來說,在干擾項較多、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更需要去粗取精,把有限的精力傾注在最有價值的書上

,這些書所搭建的邏輯框架和底層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分析問題的工具。

作為新聞評論工作者,我們每天會面對大量的新聞素材。熱點新聞看似眼花繚亂,其實絕大部分都可用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和哲學的理論,去分析、解釋和點評。

所以,我們不妨把這些領域最經典的那一兩本書找出來,以“求甚解”的閱讀方式啃掉。

比如,薩繆爾森是西方經濟學的集大成者,他將眾家學派融會貫通,在《經濟學》一書中對生產、消費、壟斷、歧視等常見的經濟現象和社會問題,進行了通俗又專業的論證。

與其泛泛而讀十本書,不如精讀一本觸類旁通的經典書

,兩相比較,消耗的時間和精力是差不多的,但精讀的收穫或許更大。社會學、政治學領域也有這類必讀書。

讀書要有量,但更要有質。對人生產生深遠影響的書,都是精讀過的書。在這個娛樂化、碎片化的資訊獲取時代,讀書求甚解,顯得不合時宜,但我還是認為,讀書不能太浮躁,不能貪多求快,樹有多高,根就有多深。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評論員 馬玉寶 張舟 陳仕印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劉永豪

TAG: 閱讀讀書精讀評論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