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粉彩蝴蝶瓶,看著精美,背後的文化更復雜

1971年10月18日,在紐約佳士得的拍賣會上,收藏大家放山居的遺物拍賣,一件清乾隆御用粉紅色軋道粉彩蝴蝶瓶現世。當時的價格是4000美元,

買家是戴福保、張萍英夫婦,之後他們一藏就是37年。直到2008年,這件國寶再次拍賣,最終以5330萬港元成交。

國寶粉彩蝴蝶瓶,看著精美,背後的文化更復雜

乾隆孤品-粉彩軋道蝴蝶瓶

國寶粉彩蝴蝶瓶,看著精美,背後的文化更復雜

張萍英是蘇州女人,講一口吳儂軟語,人也長的甜甜的,十七歲那年就嫁給了二十一歲的同鄉戴福保,這樣兩個平淡無奇的又絕對中國化的名字,如不是佳士得公司的一次隆重拍賣,世人不會記住他們。

戴福保(戴潤齋)為國際知名古董商,一生過於文物無數。中國早期走向國際的古董商寥寥無幾,戴潤齋是其中之翹楚。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弗利爾美術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賽可勒藝術館等都曾受惠於戴福保,這些年的拍賣也常見戴家之珍藏。

國寶粉彩蝴蝶瓶,看著精美,背後的文化更復雜

想必是張萍英以蘇州美女之眼光相中了這件嫵媚的花瓶,有個詞牌叫《蝶戀花》,這件乾隆皇帝宮廷御用的花瓶就表達了這一寓意。戴福保掏錢買夫人一粲順利成章。這件國寶出自圓明園,之後在放山居收藏了上百年,風水輪流轉,幾代人都已作了古,在文物面前,我們都是匆匆過客。

幾十年來彈指一揮間,戴張伉儷相繼作古,此瓶又靜靜等待了十年,於2008年冬在香港盛裝出場。我們都應該對前輩收藏家充滿了敬意。戴張伉儷一生相依,文物為伴。戴福保謝世之後,張萍英以其夫姓成立“戴萍英基金會”,致力慈善事業。拍賣的結果對戴張伉儷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的後半生有這件花瓶陪伴。

該蝴蝶瓶上約有二十多隻蝴蝶。佳士得工藝品專家曾志芬表示曾邀請蝴蝶專家來分辨這些蝴蝶的品種,結果是這些蝴蝶並非真實蝴蝶,全是工藝師的創意設計。

這隻粉彩軋道蝴蝶瓶從目前已知資料裡全世界獨一無二,另外有兩隻與此雷同,但身上沒有軋道。這三隻瓶子在1861年同時抵達英國,從時間上看,顯然與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有關。這種豔俗到極致的花瓶一看就是乾隆皇帝的審美,當生活富足的時候,人的審美會兩極分化,俗到家雅到家,大俗即雅,大雅即俗。

國寶粉彩蝴蝶瓶,看著精美,背後的文化更復雜

國寶粉彩蝴蝶瓶,看著精美,背後的文化更復雜

1860年圓明園遭劫,很多奇珍異寶流散海外。1861年,英國人洛赫將一批中國宮廷重器運抵英國。紡織業大亨阿爾弗雷得·莫里森向洛赫購買了很多圓明園精品。並且在威爾特郡的放山居內專門增設了一間陳列室,安置這些瑰寶。2008年12月3日,那件拍出5000多萬的清乾隆御用粉彩軋道蝴蝶瓶,就在這座房子裡住了100多年。

國寶粉彩蝴蝶瓶,看著精美,背後的文化更復雜

英國放山居

國寶粉彩蝴蝶瓶,看著精美,背後的文化更復雜

放山居的中國房

這隻蝴蝶瓶的第一個主人是愛新覺羅·弘曆,以乾隆皇帝的審美,這隻瓶子帶給他的感官愉悅理應是巨大的。第二個主人是個英國人亨利·布魯尼姆·洛赫爵士(當時作為當時英國公使的私人秘書和談判特使的他參與搶劫了圓明園大量文物),大約在1861年他將此瓶帶回英國。以時間推斷,此瓶出於圓明園應無爭議。第三個主人也是英國人,就是阿爾弗雷得·莫里森。這個人是個地道的財主,也是個富二代,他活著的時候,是英國王室之外的最有錢的人,按照現行的說法是首富。1857年,他手裡的股票價值七十五萬英鎊,擱今天怎麼也得值個八十多個億。就是這個大財主,生來就有花不盡的錢,加之又酷愛中國藝術,就一個勁兒地買買買,有意無意間將此瓶收入囊中。第四個主人是蘇州人戴福保、張萍英夫婦,1971年以4000美元從莫里森的遺產中購得此瓶,一藏就是37年。

國寶粉彩蝴蝶瓶,看著精美,背後的文化更復雜

愛新覺羅·弘曆

國寶粉彩蝴蝶瓶,看著精美,背後的文化更復雜

亨利·洛赫

國寶粉彩蝴蝶瓶,看著精美,背後的文化更復雜

阿爾弗雷得·莫里森

這是一件收藏曆史清晰可見的花瓶,這段歷史見證了二百多年以來世界的格局變化,證物不言,卻在真實悽婉地訴說著歷史,讓人心痛。美的創造多為偶然。在強大的文化背景下,產生美的具體原因僅是一種追求。追求當中,具象撲朔迷離,驟然變成一個蝴蝶瓶,不過是文人與工匠的靈感爆發而已。這隻身世不凡又創造了奇蹟的蝴蝶瓶告訴我們這樣一條樸素的道理:帝王也好,首富也好,收藏家也好,全都敵不過一件落地即碎的瓷器。

TAG: 蝴蝶戴福保軋道張萍此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