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紙上得來終覺淺,但我們依然要從紙上開始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俞莉娜

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

摘要:

轉輪藏作為佛教寺院中藏經設施的一種,因其轉動讀經的特徵而受到中日學者的關注。在日本中世時期(相當於中國南宋晚期至元代初期),轉輪藏這類特殊的小木作建築伴隨著禪宗佛教的傳播進入日本。本文以中日兩國現存轉輪藏遺構及兩國建築技術書中所見的轉輪藏設計規定為研究物件,主要解決了中日轉輪藏的結構體系和型式劃分、日本轉輪藏的分期試論及地區差異等問題,從而藉此對中世時期中日兩國的建築技術交流史進行初步考察。

關鍵詞:

轉輪藏,型式分類,建築技術書,營造法式,中日交流史

* 本文為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獎勵費“日中寺院における蔵経建築の比較研究”(18J1428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案“兩宋建築史料的編年研究”(19ZDA199)的研究成果。原文刊載於《中國建築史論彙刊》第十九輯(王貴祥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20年),作者授權“紙上考古”微信公眾號刊發,如需引用請據紙版原文。

一、緒論

轉輪藏,為佛教寺院中所見的轉動式藏經建築。學界普遍認為,轉輪藏最初是由梁朝學者傅大士所發明[1],其不僅具有書架功能,還因為受到“推轉輪藏等同於誦讀一部大藏經”之思想的影響,轉輪藏同時也成為佛教世俗信仰支援下的禮拜物件[2]。

中國寺院配置轉輪藏的現象在唐代文獻中多有記載,發展至宋元時期,伴隨著大藏經的多次刊刻出版,轉輪藏的建造十分興盛[3]。日本鎌倉時期從中國南宋江南地區引入了禪宗佛教,帶動了日本禪宗寺院的修建高潮。中國宋元時期的建築樣式及技術也伴隨著這一次文化傳播對日本建築界產生影響,誕生了“禪宗樣”[4]建築樣式。轉輪藏作為中國江南禪寺建築的一部分,也伴隨著此次文化傳播的浪潮而傳入日本。

中國僅存轉輪藏遺構10例,年代分佈在北宋中前期至清代末期[5]。而日本則保留有豐富的轉輪藏遺構,自室町時期至明治以前,可確認形制的遺構有121例(附表2)[6]。此外,中日兩國古代建築技術書中,都見有對轉輪藏這類特殊建築形式的記錄,中國北宋建築技術專書《營造法式》卷六“小木作制度 轉輪經藏”條,見有對於轉輪藏的詳細規定。此外,日本近世木割書《匠明》[7]、《諸記集》[8]、《建仁寺派家傳書》[9]、《甲良宗賀傳來目錄》[10]、《柏木家秘傳書》[11]、《中川直道木割文書》[12]等,也見有對轉輪藏的圖文記錄。

中日兩國學者的先行研究中對於轉輪藏的關注主要基於以下三個方面。一為對轉輪藏個例的調查及研究[13];二為對轉輪藏起源及發展的歷史學、建築史學研究[14];三為在技術史的視點下對《營造法式》中轉輪藏規定的考察[15]。

綜合來看,筆者認為前人研究中對轉輪藏所體現建築形制的研究尚不充分。具體來說,首先,雖然日本保留有豐富的轉輪藏遺構,但現有研究中尚未見有對其系統的型別劃分,對轉輪藏所體現的時代變遷和地區差異的考察也不充分。其次,就研究物件而言,先行研究中對遺構及建築書規定的綜合考察尚不充分,從而無法就古代工匠對轉輪藏的結構及技術認識做出客觀評價。此外,綜合中日兩國轉輪藏遺構及相關文獻記錄,對於兩國轉輪藏的技術影響和各自發展過程尚未見有系統梳理。

綜上,本文著眼於中日轉輪藏遺構及古代文獻,以考古型別學方法及木構建築形制年代學方法為主要理論支援[16],對兩國轉輪藏進行型式劃分。在此基礎上,就日本各時期轉輪藏所體現的時代差異進行分期探討,並對轉輪藏的地域特徵進行簡要分析。因此,本文旨在東亞建築史視野下重新考量轉輪藏建築的地位及其型式分類在時代變化中的意義,並結合中日交流史和社會發展史之背景,對轉輪藏所體現的建築技術交流史進行新的認識。

二、中日轉輪藏的型式分類

有關轉輪藏的形式分類,張十慶先生曾將中國轉輪藏的形制結構劃分為“部分轉動式”和“整體轉動式”兩類[17]。《自在院一切經堂 輪蔵儲存工事報告書》中將日本轉輪藏分為“筒型”和“獨樂型”(陀螺型)兩類,“筒型”又根據基座部分形狀的不同分為“圓形”和“八角”兩型[18]。對比兩者的分類依據,前者以內部受力結構為分類基準,後者則以外部形態為主要依據。本節在吸收前人分類成果的基礎上,將以現存已知的年代記載確切,或年代範圍可知的中日轉輪藏遺構為主要物件,並同時參考中日建築技術書中對於轉輪藏形態記載的文字和影象材料,以轉輪藏的主體迴轉構造,外形特徵等主要依據進行型式分類的再探討。

1。 A 型(《營造法式》型)

《營造法式》卷十一“小木作制度六 轉輪經藏”條是現存最早的關於轉輪藏建築結構形式及細部尺度的全面詳細記錄。根據原文規定順序,轉輪藏從構造上分為外槽、裡槽及轉輪的三部分。外槽自下而上為帳身[19]、腰簷、平座及天宮樓閣四部分。內槽自下而上分為須彌式基座、帳身。外槽柱頭、腰簷以及內槽基座和柱頭均施有複雜斗栱,內槽柱間置有格子門,整體體現了對大木建築的高度模仿。內槽內部的獨立轉輪結構為轉輪經藏的可旋轉部分,當心立軸,軸身穿插輻條,整體呈筒形結構。經卷則置於每層輻條間的格狀空間內,因此《營造法式》所規定的轉輪經藏,其藏書和旋轉的功能都由中心的轉輪完成。

遺憾的是,現存例項中並無一例與《營造法式》轉輪藏形制相符。僅在若干較《營造法式》時代為早的唐代文獻中見有此類形制轉輪藏的描述。一為《邠國公功德銘》,“又於堂內造轉輪經藏一所,刻石為雲,鑿地而出,方生結構,遞□□緣。立無數花幢,竊比兜率;造百千樓閣,同彼化城……於是方表含輪,虛中不滯”[20]。可知此轉輪藏底部也見有同《營造法式》圖樣類似的“壽山福海”式基座,整體結構為轉輪與外裝分離之式樣,為了保證轉輪正常運轉,建造時需注意“虛中不滯”。二為《蘇州南禪院千佛堂轉輪經藏記》:“上蓋下藏,藏蓋之間轉九層,佛千龕,彩繪金碧以為飾。環藏蓋懸鏡六十有二,藏八面,面二門,丹漆銅鍇以為固。環藏敦集作敷座六十有四。藏之內,轉以輪,止以柅。”[21]可見在如《營造法式》轉輪藏一樣的分離式結構中,內部轉輪被稱為“輪”,外部小木建築被稱為“藏”,而轉輪藏頂部諸如“天宮樓閣”等裝飾部分被統稱為“蓋”。張十慶先生曾指出,《營造法式》所規定的轉輪藏做法,是早期轉輪藏主要結構形式的體現,此後轉輪藏體量逐漸變小,同時實現了技術進步,這類內部旋轉的轉輪藏型別逐漸遭到摒棄[22]。參考中國現存最早的轉輪藏遺構——正定隆興寺轉輪藏,可知至少在北宋中前期,也就是《營造法式》刊行前半個世紀之時,中國已經發展出“輪”和“藏”一體的轉輪藏形式[23],因此《營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中對於分離式轉輪藏形制的記錄,或可能是對於“古式”轉輪藏形式的表現。

綜上,《營造法式》所記的轉輪藏形式突出轉輪藏旋轉取書的功能,體現出分離式的構造形式,本文將這類轉輪藏命名為“《營造法式》型”(圖1)。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圖1 《營造法式》卷十一“轉輪經藏”

上:原書圖樣(李誡。營造法式[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4。)

下:剖面結構示意圖(作者自繪)

2。 B型(金山寺型)

《五山十剎圖》被普遍認為是日本入宋僧歷訪南宋五山十剎、圖寫禪院規矩禮樂及樣式規制的產物,是中世日中建築交流史的重要物證,同時也是日本建築禪宗樣發生源流的證據之一[24]。其中,第42幅“鎮江金山寺樣”圖勾繪了南宋鎮江府金山寺藏殿內的八角轉輪藏形象。轉輪藏以剖面圖的形式體現,地盤規模約佔藏殿主屋的三分之二,高度約與上簷柱相當,轉輪藏中心為一立軸,立軸上下穿插多根水平及斜向的輻條,作為轉輪藏的構造骨架。外部的裝飾部分依附於骨架而做成,自下而上分為基座、內外槽帳身及天宮樓閣三個部分。從外部形象上來說,金山寺轉輪藏與《營造法式》小木作轉輪經藏類似,均反映出基座、內外槽帳身及天宮樓閣的三段式佈局,但從結構機制上看,金山寺轉輪藏立軸上部與藏殿大梁連線,並透過在中心立軸上穿插骨架材料,實現了“輪”與“藏”的結合,與《營造法式》轉輪經藏存在本質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此轉輪藏立軸底部的鐵鵝臺桶子置於一扁平狀鐵製平臺上,平臺緣部做出起翹與上部轉輪藏基座底部基本平行,可見轉輪藏底部幾乎與地面相接,轉輪藏內部的立軸及輻條等結構性構件為外部裝飾性構件完全遮蔽,因此在不轉動時,轉輪藏整體表現為藏殿內部的一座小建築的形象(圖2)。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圖2《五山十剎圖》“鎮江金山寺樣”(大乘寺本)

縱觀中日轉輪藏遺構,中國自北宋至清代所見的9例轉輪藏遺構均同圖2所示的結構形式相似。日本遺構中,現存中世時期的3例遺構——滋賀園城寺轉輪藏(1402—1410年)、歧阜安國寺轉輪藏(1404年)、和歌山金峰山寺轉輪藏(1599年),均為此結構形式(圖3)。由此可見,《五山十剎圖》所繪南宋金山寺轉輪藏的形象應是自北宋時期發展而來的中國轉輪藏建築的標準形態,也是伴隨禪宗佛教的傳播而傳入日本的轉輪藏建築的祖形之一,本文將這種整體旋轉、表現為對大木建築高度模仿形態的轉輪藏,命名為“金山寺型”。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圖3日本中世轉輪藏例項

上:滋賀園城寺轉輪藏(滋賀県教育委員會事務局文化財保護課。 重要文化財園城寺一切経蔵(経堂) 食堂(釈迦堂)儲存修理工事報告書[M]。大津:滋賀県教育委員會,2012。)

中:岐阜安國寺轉輪藏(文化廳。 國寶 重要文化財実測図集)

下:和歌山金剛峰寺(和歌山県文化財研究會。 重要文化財金剛峰寺奧院経蔵修理工事報告書[M]。和歌山:高野山文化財儲存會,1978。)

根據形態結構的不同,“金山寺型”轉輪藏還可被分為三式。

I式為單層雙槽形式。即金山寺轉輪藏的樣式。表現為帳身部分安置內外雙層柱,以製作出迴廊空間,經卷放置於內槽柱間,內槽柱間或安裝格子門,或直接表現經匣的形態。從例項來看,前述正定隆興寺轉輪藏當為此結構型別,只是此例項採用重簷建築式樣代替了天宮樓閣的“蓋”式樣。重慶大足寶頂山毗盧道場的石造仿木構轉輪藏也為此形式,此例頂部突出表現“天宮樓閣”形象,與同期《五山十剎圖》中的形象高度一致。而日本現存已知的轉輪藏遺構中,採用此結構形式的超過總量的三分之一。除前文所述的中世晚期三座遺構外,中世晚期至江戶前期的京都地區大寺院,諸如本圀寺、妙心寺、仁和寺、西本願寺等,均採用此類轉輪藏形式。日本近世木割書中,《匠明》[25]堂記集“輪藏之鞘五間四面堂之圖”,及《諸記集》[26]“中之輪藏之圖”、《建仁寺派家傳書》[27]“內輪藏(但緣頰有)”,以及《柏木家秘傳書》[28]“輪藏”等條目均反映了此類轉輪藏的結構形式(圖4)。除頂部天宮樓閣被捨棄外,日本單層雙槽式轉輪藏遺構同南宋金山寺轉輪藏形象高度一致,可見這類中世時期直接從中國傳入的結構形式在日本近世仍然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可以認為是日本轉輪藏建築的普及標準形態。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圖4 日本近世建築技術書所見B-I型轉輪藏

上:《匠明》“輪藏之鞘五間四面堂之圖”復原(伊藤要太郎。 匠明五巻考[M]。東京:鹿島出版會,1971。)

中:《柏木家秘傳書》“輪藏”(竹中大工道具館藏)

下:《甲良宗賀傳來目錄》“內輪藏”(河田克博。 近世建築書-堂宮雛形[M]。京都:大龍堂書店,1988。)

II式為單層單槽式。即帳身不做迴廊的轉輪藏形式。日本年代最早的遺構為京都大德寺轉輪藏(1636年),此轉輪藏基座部分每面出柱三根,其上承床板並懸挑勾欄,帳身柱置於床板之上,與基座柱同處一垂直線。此轉輪藏當為I式轉輪藏的簡化形態,18世紀後在日本逐漸流行。此外,在18世紀的建築技術書《中川直道木割文書》[29]中可見有關B-II型輪藏木割圖文記錄,其轉輪藏形態與大德寺轉輪藏如出一轍。中國明代智化寺轉輪藏形態與此形式類似,此例在石質基座上置木質帳身,仿木形態較弱,且此例轉輪藏不具備旋轉功能,僅作藏書之用,因此只能算作中國轉輪藏建築的特例(圖5)。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圖5中日B-II型轉輪藏例項

上:中國北京智化寺轉輪藏(1444年)(作者自攝)

下:日本京都大德寺轉輪藏(1636年)(京都府教育庁指導部文化財保護課,京都府教育委員會。 重要文化財大徳寺経蔵及び法堂 本堂(仏殿)修理工事報告書[M]。京都:京都府教育委員會,1982。)

III式為多層式。即帳身表現為多層樓閣式建築的形式。此做法僅見於中國例項中,南宋江油雲巖寺轉輪藏、明代平武報恩寺轉輪藏、清代頤和園轉輪藏、清代雍和宮轉輪藏均屬於此類形式,可見此形式最遲在南宋時期由傳統單層轉輪藏結構改良而來,一直髮展至中國清代時期。這幾例轉輪藏外觀均為5—6層樓閣建築的樣式,首層較高並出迴廊,其上每層底部做出平座欄杆,簷下出複雜斗栱裝飾,每層柱間多安裝格子門並做出雕刻裝飾。但這幾例轉輪藏均已不做藏經之用,僅具有旋轉式建築的功能,由於不需要製作放置經匣的空間,轉輪藏構造實現輕量化。多層式轉輪藏的主體骨架結構與單層轉輪藏相同,仍為立軸間穿插各層輻條的形式。轉輪藏內部骨架外鑲嵌木板,外部仿大木建築的裝飾材料均依附木板而裝配。這種轉輪藏形式伴隨著寺院世俗化的程序而產生[30],轉輪藏藏經功能弱化,其視覺效果更得到關注。此外,明代時期見有禪宗寺院將經藏殿與轉輪藏殿並置的現象[31],可見自此時期,藏經功能已逐漸從轉輪藏中脫離,轉輪藏的旋轉功能更被重視(圖6)。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a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b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c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d

圖 6 B-III型輪藏例項

(a)江油雲巖寺轉輪藏(1181年)(作者自攝)

(b)江油雲巖寺轉輪藏內部構造(作者自攝)

(c)平武報恩寺轉輪藏(1446年)(李林東 提供)

(d)平武報恩寺轉輪藏內部構造(李林東 提供)

3。 C型(增上寺型)

江戶初期,日本轉輪藏的建築形式在“金山寺型”的基礎上出現了變異,主要表現為轉輪藏底部基座部分被捨棄,取而代之的是採用在立軸中伸出多重插栱或雲栱承託上部帳身的結構;帳身以下的部分呈倒錐型,立軸裸露在外,立軸底部多用蓮花裝飾的柱礎。東京增上寺轉輪藏(1613年)及櫟木日光東照宮轉輪藏(1635年)為這種形式的早期例項,除了底部採用倒錐型構造外,上部帳身及屋頂部分與上述“金山寺型”並無差別。值得注意的是,增上寺與東照宮均為與德川幕府密切相關的建築[32],從建造組織背景來看,增上寺在慶長年間的營造活動,由幕府大工頭[33]中井正清主持,根據其與增上寺住持的來往書信及增上寺古圖,可知原轉輪藏位於大殿後方,於慶長18年(1613年)完成修建。日光東照宮於元和年間始建,此次營造活動也由中井正清主持,根據其工程記錄文書[34],可以確定東照宮在元和時期已經建有轉輪藏,加上現存轉輪藏立軸上的“元和六年”(1621年)墨書題記,可知雖然東照宮各建築經過後世重建——一般被認為現存遺構為寬永年間(1635年)遺物——此轉輪藏形制應當可以上溯到元和年間(圖7)。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a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b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c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d

圖7 C型轉輪藏早期例項

(a)東京增上寺轉輪藏(作者自攝)

(b)增上寺轉輪藏底部結構(作者自攝)

(c)日光東照宮轉輪藏 (日光社寺文化財儲存會。 重要文化財経蔵 鼓樓 鐘樓修理工事報告書[M]。日光:日光東照宮, 1975。)

(d)東照宮轉輪藏底部結構(日光社寺文化財儲存會。 重要文化財経蔵 鼓樓 鐘樓修理工事報告書[M]。日光:日光東照宮, 1975。)

從技術源流來看,立軸出插栱承託緣板之做法,應當受到了日本傳統神社建築的床板支援技術的影響。室町時期的小規模神社建築多見有從底部蜀柱伸出插栱支撐地面板的現象。此後,戰國時代至江戶初期靈廟建築中流行的“權現造”社殿[35]型別中普遍使用斗栱支撐地面板的做法。中井正清及其工匠團隊作為幕府的御用工匠,想必對“權現造”社殿的建造技術十分熟悉,進而將這種地面板支撐技術引入作為小木建築的轉輪藏之中,創造出同傳統“金山寺型”輪藏相異風格的新轉輪藏型別。本文將這類立軸外露的轉輪藏型別稱為“增上寺型”(圖8)。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圖 8 日本中近世地面板支撐構造例項

上:兵庫歡喜院聖天堂(1411年)(兵庫縣三木市政府主頁)

中:福岡太宰府天滿宮志賀社(1458年)(作者自攝)

下:權現造社殿——日光東照宮本殿古圖(國立歴史民俗博物館。 古図にみる日本の建築 [M]。東京:至文堂,1989。)

同B型轉輪藏類似,C型轉輪藏也可分為兩式。

I式為雙槽式。這類轉輪藏應由B-I型,也就是“金山寺樣”轉輪藏的形式直接發展而來,規模也與B-I型轉輪藏相當,所在寺院也規模較大。除上述的兩例外,櫟木鑁阿寺轉輪藏、長野善光寺轉輪藏都為這一型別的典型例項。

II式為單槽式。從現存遺構的年代來看,C-II型出現的時間與B-II型接近,推測單槽轉輪藏的發生即是在這一時期。《建仁寺派家傳書》[36]除記錄了前述B-I型轉輪藏外(直徑1。414丈),同時還記述了C-II型轉輪藏(直徑7。8尺)。可見在當時工匠的認識下,B-I型為大規模轉輪藏的代表,而C-II型為小規模轉輪藏的代表,這與現存遺構的面貌基本一致(圖9)。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圖 9 C-II型轉輪藏例項

上:京都清涼寺轉輪藏(作者自攝)

下:《甲良宗賀傳來目錄》“輪藏”圖(河田克博。 近世建築書-堂宮雛形[M]。京都:大龍堂書店,1988。)

三、日本轉輪藏分期試論

本部分將基於現有形制已知的日本轉輪藏遺構,在前文的型式劃分基礎上考察各型式轉輪藏的時代分佈,並著眼於轉輪藏構造特點和細部形制特徵,同時結合日本中近世對外交流史、佛教發展史等背景因素,嘗試對轉輪藏的時代變遷進行分期。

根據附表2的形制排比,本文將日本轉輪藏的發展脈絡分為鎌倉時期—慶長8年(13世紀中葉—1603年以前)、慶長8年—元祿16年(1603—1704年)、寶永元年—享和元年(1704—1801年),享和元年—明治時期以前(1801—1867年)四期(圖10)。

圖10 日本轉輪藏時代分佈密度圖(作者自繪)

1。 第一期:鎌倉時期—慶長8年(13世紀中葉—1603年)

如前文所述,轉輪藏最初於鎌倉時期傳入日本,而直至室町中後期才見有遺構。前述中世時期的3例轉輪藏遺構——滋賀園城寺經藏、岐阜安國寺經藏以及和歌山金剛峰寺奧院經藏,基本延續了“鎮江金山寺樣”所傳來的轉輪藏形式,表現為底部基座、中部帳身、上部屋簷的三段式仿木構小建築形象,藏身部分做出迴廊,與中國自南宋傳入的轉輪藏形制相符。與中國轉輪藏所見的進行復雜雕刻裝飾的現象不同,日本中世轉輪藏較少進行額外裝飾,屋簷部分也與大木建築幾乎相同,並未體現出天宮樓閣的形象,簷下斗栱也僅做2—4朵補間斗栱,基座僅出斗栱兩朵,與《營造法式》及正定隆興寺轉輪藏所體現的密集佈置截然不同。

從表現的形制特徵來看,三例所體現的柱頭卷殺、闌額普拍枋出頭並雕刻花紋、斗栱扶壁跳頭重栱、耍頭出頭並雕刻紋樣、琴面起稜、內外柱間使用月梁、柱間普遍用貫(穿枋)連線等現象,均與中世引入日本的禪宗樣建築形式相符。可見,由於日本轉輪藏是以禪宗建築的傳播為契機發展而來,其最初形制以恪守中國傳入的禪式樣建築形式為正統,體現了與日本中世傳統和樣建築截然不同的建築形式。

從轉輪藏的建造背景來看,轉輪藏作為以收藏大藏經為主的書架建築,其營建行為與大藏經的發行活動密切相關。中世日本並無製作大藏經刻版的記錄,其國內所藏大藏經均為從朝鮮半島或中國輸入。鎌倉時期,日本的入宋、元僧在傳播禪宗佛教的同時,也多次從中國向本國輸入大藏經。根據文獻統計,輸入日本的大藏經起初為北宋開寶藏,此後由於東禪寺版和福州版大藏經的開版,傳入日本的多為這兩部南宋民版大藏經。從施入寺院的記錄來看,入宋僧傳來的大藏經多被施入當時京都及鎌倉的五山十剎禪寺中,地方大名支配下的大寺院也略有施入。鎌倉時期直接對轉輪藏營建有所記錄的寺院有京都泉湧寺、三聖寺、鎌倉建長寺、圓覺寺、下野長樂寺、武藏稱名寺等,除三聖寺外均為中央及地方的大型禪寺[37]。

南北朝時期見有修建轉輪藏文獻記錄的寺院有:京都天龍寺、建仁寺、定福寺、鎌倉禪興寺、陸奧實相寺、豐後羅漢寺等[38]。其中,《明月院繪圖》(1394年)見有對於鎌倉十剎之一的禪興寺轉輪藏的圖寫記錄,表現出B-I型的形象,是日本寺院古繪圖中關於轉輪藏的最早記錄(圖11)。此外,明宋濂《日本瑞龍山重建轉法轉輪藏禪記》中詳細記錄了京都轉輪藏禪寺的轉輪藏形制,並記錄了住持文珪受後圓融天皇之命赴明請來大藏經的事蹟。可見,日本鎌倉至南北朝時期,轉輪藏的營建伴隨著自中國傳入大藏經的活動而興起,其配置寺院多見於幕府及朝廷支配下的京都和鎌倉禪院。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圖 11 《明月庵境內繪圖》(1394年)

(神奈川県教育委員會。 神奈川県文化財図鑑[M]。橫浜:神奈川県教育委員會,1972。)

室町時期,在海禁的影響下,日本同中國的交流減弱,大藏經的官方輸入轉而依託於與朝鮮的交流。除足利幕府多次向朝鮮請求大藏經外,憑藉交通之便,地方大名周防國大內氏、對馬宗氏、壹歧源氏也多次從朝鮮輸入大藏經。室町時期寺院對大藏經的請求安置活動,作為地方大名領國統治的一環,具有相當的政治色彩。此時期文獻所見的轉輪藏建造較前代分佈更廣,東海、關東地區也多見有記錄,然而仍多集中在特權階級所支配的禪宗寺院之中[39]。進一步推測,建設轉輪藏的工匠也依附於中央和地方的特權勢力而存在。這或可解釋中世轉輪藏恪守宋元中國轉輪藏樣式,並使用純粹禪宗樣樣式的原因。

2。 第二期 慶長8年—元祿16年(1603—1704年)

此階段相當於江戶前期,自德川家康開創江戶幕府至元祿年間結束。

從轉輪藏的型別來看,此階段初期,以德川家菩提寺和德川家康靈廟的建設為契機,誕生了前述立軸外露的C型轉輪藏。同時,京都大德寺轉輪藏首見有不做外廊的藏身做法,表現為對傳統B-I型轉輪藏的簡化處理。但C-II型轉輪藏並沒有馬上普及,中世以來的B-I型轉輪藏仍然佔據絕對主流的位置。

從細部樣式來看,此階段的轉輪藏遺構,其屋簷多用二重扇形椽,斗栱大多表現為五鋪作單杪單昂或六鋪作單杪雙昂的形式,補間做斗栱兩朵;B型轉輪藏的基座部分也多使用五鋪作斗栱。雖然部分地方地區的轉輪藏遺構,開始使用把頭絞項作等簡單的斗栱形態,但整體上體現的面貌相對統一。與中世顯著不同的是,此階段轉輪藏藏身的柱間連線構件,開始普遍流行日本傳統和樣建築中的長押構件[40]。斗栱細節上也開始出現和樣中普遍使用的鬼鬥、蟇股(駝峰)等構件(圖12)。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圖12 第二期日本轉輪藏斗栱例項

上:禪宗樣五鋪作-京都仁和寺轉輪藏(京都府教育庁指導部文化財保護課。 重要文化財仁和寺鐘樓 経蔵 遼廓亭修理工事報告書[M]。京都:京都府教育委員會,1993)

中:禪宗樣六鋪作-日光東照宮轉輪藏(日光社寺文化財儲存會。 重要文化財経蔵 鼓樓 鐘樓修理工事報告書[M]。日光:日光東照宮, 1975。)

下:把頭絞項作斗栱-京都大德寺轉輪藏(京都府教育庁指導部文化財保護課,京都府教育委員會。 重要文化財大徳寺経蔵及び法堂 本堂 (仏殿) 修理工事報告書[M]。京都:京都府教育委員會,1982。)

從建造背景來看,除前述增上寺與東照宮為與德川幕府直接相關的營造專案以外,此期現存所見其他遺構的營建也大多與官家相關。例如,知恩院作為德川家京都菩提所,其元和年間營造也由二代將軍秀忠發願,營造時間與增上寺及東照宮建立幾乎同期,從同期修建的知恩院三門的棟札墨書來看,知恩院元和期的修建是以幕府大棟樑為中心完成的。此外,仁和寺經藏為幕府大棟樑中井家主持修建。妙心寺經藏墨書所見的大工“藤原香美宇兵衛尉清信”之名,為妙心寺藤原家大工之第六代,據文獻所記這一大工集團得到御大工中井家的官方認可。地方轉輪藏遺構所在寺院也多受到地方藩主的庇護[41]。雖然日本在寬永年間刊行了國內首部獨立刊刻的大藏經“天海版一切經”[42],但因為其具有官方典籍的性質,並未得到大量流通。因此,江戶前期的轉輪藏營建延續了室町時期的特徵,大多包含了官方營造的性質,其製作工匠也代表了當時頂級的建造水平。除增上寺和東照宮轉輪藏在幕府大棟樑中井家的影響下發展出了新型別之外,其他的轉輪藏基本都延續了中世以來所流行的B-I型。

寬永時期,黃檗宗僧人鐵眼以救世濟人為己任,並懷有讓更多普通民眾能誦讀經文的願望,以明萬曆版大藏經為底本,發願並主持了大藏經的刊刻活動。1678年首次將新刊大藏經呈於後水尾法皇,1681年大藏經的刊刻全部完成。與此前刊行的“天海版一切經”有所不同,此套作為“民版”大藏經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雖然刊行之初由於幕府的反對,傳播受到了阻礙,但在完成後的20年間,在鐵眼及寶洲禪師的努力下,“黃檗版大藏經”[43]已發行450套之多,遍佈日本各地[44]。此外,江戶時代發展至元祿年間(1688—1704年),伴隨著商業的繁榮,庶民階層逐漸興起。在佛教“現世”思想的感染下,民眾出資發願建造轉輪藏的行為開始出現,由此日本寺院的轉輪藏建築從“官”走向“民”,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3。 第三期:寶永元年—享和元年(1704—1801年)

由於黃檗版大藏經的流通,18世紀後日本轉輪藏的建造數量顯著增加,地域分佈也較此前更為廣泛。

從型別上看,第二階段仍然佔絕對主流地位的B-I型轉輪藏地位顯著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無外廊的B-II型轉輪藏的流行。此外,C型轉輪藏也開始流行,成為與原有B型轉輪藏並肩的形式。細部形制方面,和樣因素在轉輪藏中所佔的比例顯著增加,如軸部固定使用“地長押-足元長押-內法長押-頭貫(闌額)-臺輪(普拍枋)”的組合,斗栱也不再限於禪宗樣形式,簷下斗栱使用鬥口跳,把頭絞項作的做法已十分普遍,也出現了使用六鋪作純和樣形式斗栱的遺構。

在外觀裝飾方面,前兩個階段所見的“官式”轉輪藏遺構,均在藏身施有複雜精緻的彩畫裝飾。18世紀以後,轉輪藏外部裝飾出現了顯著的變化。首先表現為雕刻裝飾的出現和流行,雕刻主要分佈於隔扇、耍頭、柱身、泥道以及C型轉輪藏的基座部插肘木等構件之上。但另一部分遺構表現出了完全相反的風格,即除轉輪藏本體的必備構件外,幾乎不進行額外外裝。這些遺構一部分只在轉輪藏表面塗裝純漆,另一部分則乾脆保持木色[45]。

可以推測,在“黃檗版一切經”發行之後,由於民間力量開始參與轉輪藏的建設,轉輪藏的形態(特別是裝飾處理)與發願者的經濟實力密切關聯,又因為地域工匠的加入,轉輪藏所反映的地域特徵也開始明顯。自此,日本轉輪藏擺脫了中世從中國傳入形態樣式的桎梏,體現出了較前階段更為多樣化的外部形式,進入了獨立發展的階段。

4。 第四期:享和元年—明治時期以前(1801—1867年)

19世紀延續了18世紀建設轉輪藏的熱潮,日本各地都廣泛分佈有轉輪藏遺構。從型別來看,B-I型帶外廊的轉輪藏遺構進一步減少,單槽轉輪藏佔據絕對主流。基座結構的選擇方面,C型轉輪藏也超越傳統的B型,成為主流形式。此前幾乎不見有C型轉輪藏的西日本地區,在進入19世紀後也出現了多座C型轉輪藏例項。自此,前述甲良家木割書《賈良宗賀傳來目錄》中所載的簡略型C-II型轉輪藏因為滿足了民間小規模轉輪藏的營造需要,上升為日本轉輪藏最為廣泛的形式。

細部樣式來看,這一時期的部分轉輪藏例項進一步表現為仿木性質的弱化,出現了不做出仿木細節,只進行雕刻裝飾的例項。使得轉輪藏在整體樣式上形成了傳統仿木小建築形態和新發展而來的雕塑品形態的對立。

此四個階段轉輪藏分佈見圖13。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圖13 日本轉輪藏型別的時代分期(作者自繪)

四、日本轉輪藏的地域差別

根據日本各地轉輪藏型別統計表,可以將日本轉輪藏遺構分為四個區域(表1)。

表 1日本轉輪藏的地域分佈(表格來源:作者自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1。 B型主流區——近畿、中國[46]及四國地區

京都所在的近畿地區,因作為日本禪宗寺院的發源集中地以及室町時期的政權中心區,應當較其他地區更為集中地輸入了外來大藏經,並率先集中性地開始轉輪藏的營造活動。從現存遺構來看,京都及周邊的近江、紀伊等地區,轉輪藏的形態以B-I型為絕對主流,可見這種中世自中國傳來的轉輪藏造型為日本京都地區的官家工匠所接受,成為固定做法一直延續至近世後期。

作為室町時期對朝交流的視窗,中國地區因大內氏的活動,成為日本較早輸入大藏經的地區,從而也催生了轉輪藏建築在該地區的發展。現存的轉輪藏例項除19世紀的島根雲松寺轉輪藏採用立軸開放的形式外,其餘均為B-I型做法,體現出與近畿地區一脈相承的風貌。

四國地區在上述兩個地區的影響下,也表現出以B型帶基座轉輪藏為主流的面貌。同上述兩個地區所不同的是,四國地區的轉輪藏遺構多見不帶外廊的B-II型形態,裝飾細節表現也較為簡略,整體體現出樸素的風格。

2。 C型主流區——關東、東北地區

作為中世鎌倉幕府的政權核心區,轉輪藏伴隨著鎌倉五山禪院的修建,進入了鎌倉的佛寺之中。由於關東地區未留存中世時期的轉輪藏遺構,其形制特徵不得而知。所幸前述南北朝時期的鎌倉《明月院繪圖》中可見轉輪藏為底部有基座的B-I型,由此推測,關東地區在中世時期同近畿地區一樣也採用自《五山十剎圖》而來的轉輪藏形式。江戶幕府成立之後,關東地區以江戶為中心成為日本的政權核心區域,因江戶初期官方營造而產生的C型轉輪藏,迅速成為關東地區的典型樣式,並佔據了絕對主流的地位,這同幕府的權力支配是不無關係的。東北地區因受到關東作為政權核心區的影響,其轉輪藏形式也以立軸開放的C型為主流。

3。 混合型別區——中部地區

中部地區為現有日本轉輪藏儲存數量最多的區域,從轉輪藏的型別區分來看,該地區同時保留有數量相近的B型和C型轉輪藏。但從時代變遷來看,19世紀以前兩種型別的轉輪藏數量幾乎相當,而19世紀之後C-II型轉輪藏明顯佔據了主流的地位。可見,江戶中期以前,中部地區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同時受到近畿和關東兩地區的影響。以區域內部來看,以靜岡為中心的東部地區因受到德川幕府的較大影響,轉輪藏遺構幾乎全為立軸開放的C型。而以名古屋為中心的西部區域,B型轉輪藏的比例相對較高。

4。 折中區——九州地區(圖14)

從轉輪藏的組成部分來看,同本州的轉輪藏遺構相同,九州地區的轉輪藏也可以分為基座部、藏身部和屋簷部三個部分。部分轉輪藏遺構體現出了與本州地區轉輪藏相同的B型和C型形式。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圖14 九州地區折中式轉輪藏例項

上:福岡聖福寺轉輪藏(1682年)(佐藤正彥。 聖福寺の建造物。 [M]福岡:福岡市教育委員會,2007。)

下:大分萬壽寺轉輪藏(1717年)(圖片來源:大分県教育委員會.九州地方の近世社寺建築2 [M]。東京:東洋書林.2003。)

然而,九州地區轉輪藏遺構的基座部分體現出了極具地方性的特點。主要表現為,藏身床板下部做出層層縮排的疊澀狀基座形式,並做出多跳斗栱承託床板。斗栱底部或做出向外疊澀若干層的下基座(如福岡伯東寺),或向內收縮做出陀螺形態,與C型轉輪藏一致(如福岡聖福寺轉輪藏、大分萬壽寺轉輪藏等),體現出了對B型和C型轉輪藏的折中做法,應當是九州當地工匠在吸收外來形式後自我創造的產物。

日本輪藏的地區分佈見圖15。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圖15 日本輪藏的地區分佈(作者自繪)

五、結語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以對日中轉輪藏的基本發展過程進行簡要總結。發源於中國的轉輪藏,起初強調了旋轉藏書架的功能,表現為《營造法式》的分離型和《五山十剎圖》“鎮江府金山寺樣”的一體型,其外形均表現出對大木作建築的極力模仿。遺構則以正定隆興寺轉輪藏為中國早期轉輪藏建築的代表。伴隨著禪宗佛教的傳入,“金山寺型”轉輪藏成為日本轉輪藏之濫觴,中世後期及近世初期在日本流行並普及。

然而,此後中日轉輪藏在“金山寺型”的基礎上均實現了形態上的轉變。

信眾旋轉輪藏等同於施行功德的思想得到宣揚,同時轉輪藏作為信仰物件的理念也逐漸加強,旋轉輪藏所得收入成為了寺院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在此背景下,中國轉輪藏的藏書功能逐漸弱化,其旋轉功能得到增強,在“金山寺型”轉輪藏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不具有藏書功能的多層式轉輪藏(B-III型),現存的七例轉輪藏遺構中有四例均屬此型別。

日本轉輪藏的形態發展與大藏經的傳入和刊刻過程有密切關聯。江戶以前,因大藏經的輸入掌握在特權階級手中,轉輪藏的營造也同幕府及大名支配下的工匠集團有關,其形態大多忠實模仿了中國南宋“金山寺型”轉輪藏,細部表現也以忠於來自中國的禪宗樣建築式樣為正統。江戶以後,作為德川幕府政權中心區的關東地區首先發展出了立軸開放的C型轉輪藏。18世紀後,伴隨著“黃檗版一切經”的發行,轉輪藏在民間得到迅速普及,建造數量迅速增長,地域分佈也較此前更為廣泛。形態上不做迴廊的B-II型轉輪藏逐漸佔據主流,地域分佈上也形成了東日本以C型為主、西日本以B型為主、九州地區體現折中風格的差異局面。樣式的表現上來看,禪宗樣細節的表現從江戶中期以後逐漸弱化,轉輪藏中的和樣因素逐漸增多,轉輪藏也不再執著於對於大木建築的模仿,轉而著重於在藏身表面施以雕刻裝飾。因發願者經濟力量的不同,同時並存有實行復雜裝飾的“雕刻品”轉輪藏以及幾乎不實行裝飾的樸素型轉輪藏兩種型別。

自此,本文透過利用型別學分析法實現了對中日兩國轉輪藏的型別分化及對日本轉輪藏的時代分期和地區劃分,從而對於轉輪藏建築產生了新的認識。首先,轉輪藏在模仿大木建築的同時注重彩畫和雕刻裝飾,同時具有建造物和工藝品的雙重性格。其獨有的將藏書空間和轉動功能結合的構架形式也是古代工匠智慧的體現。中國宋元及日本近世中期(18世紀初),兩國均出現了轉輪藏建造的高峰。民間力量參與大藏經發願和轉輪藏營造的現象是轉輪藏建造高峰出現的重要成因。兩國在不同時期出現的類似現象,體現了世俗信仰的發達對於轉輪藏形態變化和地區分佈的影響。此外,轉輪藏伴隨著禪宗佛教的傳播,作為“宋朝異風”的一部分傳入日本,日本轉輪藏所體現的型別及形制特徵的演變,特別是其發展過程中同作為“上代風儀”[47]的日本和樣建築式樣的碰撞和吸收過程,與同時期大木建築的形制演變過程一脈相承,其意義在中日建築交流史的研究中不可忽視。

(本文原載於《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第740號2017年10月號,譯成本稿時有增補與修正。)

附表1:中日轉輪藏發展脈絡示意圖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 實線:中國轉輪藏的發展脈絡;虛線:日本轉輪藏的發展脈絡

* 構造示意:紅色為結構骨架材;藍色為藏書空間;黑色為裝飾材

附表2:日本轉輪藏遺構形制排比表(室町時期—明治以前)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 表格縮略語說明:

1。 版本一欄為各轉輪藏遺構所藏大藏經的版本,其中“黃+年號”表示該寺院所藏大藏經為黃檗版,年號為大藏經施入年份

2。 宗派一欄:

臨——臨濟宗;曹——曹洞宗;真——真言宗;淨——淨土宗;日——日蓮宗;淨真——淨土真宗;天——天台宗

3。 腰簷斗栱及簷下斗栱一欄:

括號外數字為鋪作數,括號內g——栱,a——昂。例:6(g+2a)——六鋪作單杪雙昂;5(2g)——五鋪作雙杪

把——把頭絞項作;鬥——鬥口跳;雲——雲形栱

4。 柱間構造一欄:地長——地長押;足元長——足元長押;內法長——內法長押;闌——闌額;普——普拍枋

5。 屋簷一欄:一重扇-屋簷用一重椽子,翼角用扇形椽;

二重扇-屋簷用兩重椽子,翼角用扇形椽;

6。 紋樣雕刻一欄:闌——闌額出頭;普——普拍枋出頭;耍——耍頭

7。 欄杆一欄:和——和樣形式欄杆;禪——禪宗樣形式欄杆;

8。 X-無法觀察到的柱間構造。

註釋:

>> 上下滑動閱覽

[1] 古文獻中對於傅大士發明轉輪藏的記載有,《善慧大士語錄》([唐]樓穎編):“大士在日,常以經目繁多,人或不能遍閱,乃就山中建大層龕,一柱八面,實以諸經,執行不礙,謂之輪藏”;《佛祖統紀》([南宋]釋志磬撰):“輪藏,梁傅大士愍世人多故,不暇誦經及不識字,乃於雙林道場創轉輪藏以奉經卷”等。然而,近年也有學者透過梳理歷代記錄傅大士生平事蹟的各類文獻,認為《善慧大士語錄》等文獻中對於傅大士的記錄多為後人杜撰,從而認為傅大士發明轉輪藏之事也並非確鑿事實。參見:永井政之。 傅大士と輪蔵[J]。曹洞宗宗學研究所紀要,1994(8):13-30。

[2] 有關轉輪而積功德的說法,可見《善慧大士語錄》卷一:“仍有願言:‘登吾藏門者,生生世世不失人身;從勸世人,有發菩提心者,志誠竭力,能推輪藏不計轉數,是人即與持誦諸經功德無異,隨其願心,皆獲饒益’”參見:[唐]樓潁輯錄。 善慧大士語錄,大正藏版。

[3] 椎名宏雄指出:“宋代是禪宗發展的鼎盛期,而刻本大藏經正好也在此時不斷湧現。”其在宋元時期文獻中梳理出192條寺院修建經藏的記錄,其中約70條提及轉輪藏。參見:椎名宏雄。 宋元時期經藏的建立[J]。藏外佛教文獻,2010(01):315-351。此外,南宋學者葉夢得也對當時寺院修建轉輪藏的盛況有所記錄:“比年以來,所至大都邑,下至窮山深谷號為蘭若,十而六七,吹蠡伐鼓,音聲相聞,繈負金帛,踵躡戶外,可謂甚盛”。參見:[宋]葉夢得。建康集。卷四,[清]欽定四庫全書本。

[4] 禪宗樣,也稱唐樣,是日本鎌倉時代伴隨著禪宗佛教的傳入而新產生的木構建築樣式。此樣式在吸收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建築形制特徵的基礎上,表現出柱間使用補間鋪作、屋簷用扇垂木、柱間多用串等連線材、建築表現細長的內部空間等形制特徵,與日本傳統和樣建築並立,成為影響至日本江戶時期的建築樣式。

[5] 中國轉輪藏遺構有:正定隆興寺轉輪藏(北宋中前期)、江油雲巖寺轉輪藏(1181年)、大足北山石刻轉輪藏(南宋)、大足寶頂山毗盧道場窟(南宋),北京智化寺轉輪藏(1444年)、平武報恩寺轉輪藏(1446年)、頤和園佛香閣轉輪藏(清)、雍和宮轉輪藏(清)、五臺山塔院寺轉輪藏(清)、承德須彌福壽之廟(清)。

[6]《自在院一切經堂 輪藏儲存工事報告書:附全國之輪藏》中收集了日本現存轉輪藏的遺構目錄,自中世至明治以前約有遺構120例,明治至今另見有遺構約100例。參見:阿住義彥。 自在院一切経堂 輪蔵儲存工事報告書:附全國の輪蔵[M]。福島:真言宗豊山派自在院,2007。

[7] 伊藤要太郎。 匠明[M]。東京:鹿島出版會,1971。

[8] 日本靜嘉堂文庫藏。

[9] 河田克博。 近世建築書-堂宮雛形[M]。京都:大龍堂書店,1988。

[10] 同上。

[11] 日本竹中大工道具館藏。

[12] 東京都立中央圖書館藏。

[13] 中國轉輪藏的個例研究見有:《正定隆興寺轉輪藏》(趙獻超。 正定隆興寺轉輪藏[J]。石窟寺研究,2011:289-303)、《我國現存最早的轉輪藏──正定隆興寺宋代轉輪藏淺析》(劉友恆,杜平。 我國現存最早的轉輪藏──正定隆興寺宋代轉輪藏淺析[J]。文物春秋,2001(3):52-55。)、《雲巖寺飛天藏及其宗教背景淺析》(左拉拉。 雲巖寺飛天藏及其宗教背景淺析[M]//賈珺。 建築史(第21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82-92。)、《江油縣圌山雲巖寺飛天藏及藏殿勘查記略》(辜其一。 江油縣圌山雲巖寺飛天藏及藏殿勘查記略[J]。四川文物,1986(04):9-13。)、《四川平武明報恩寺勘察報告》(向遠木。 四川平武明報恩寺勘察報告[J]。文物,1991(04):1-19。)、《北京智化禪寺轉輪藏初探——明代漢藏佛教交流一例》(閆雪。 北京智化禪寺轉輪藏初探——明代漢藏佛教交流一例[J]。中國藏學,2009(01):211-215。)。日本輪藏遺構中,見有修繕及調查報告書的有園城寺輪藏、金剛峰寺輪藏、日光東照宮輪藏、京都妙心寺輪藏、京都本圀寺輪藏、京都知恩院輪藏、京都仁和寺輪藏、滋賀長壽院輪藏、德島丈六寺輪藏、福島自在院輪藏、福岡永照寺輪藏、福岡聖福寺輪藏等。

[14] 有關中日輪藏起源及發展的歷史學研究有:《傅大士研究》(張勇。 傅大士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2000。)、《傅大士と輪蔵》(永井政之。 傅大士と輪蔵[J]。曹洞宗宗學研究所紀要,1994(8):13-30。)、《日本の輪蔵についての覚書》(野崎準。 日本の輪蔵についての覚書[J]。黃檗文華,2007:231-240。)、《宋代転輪蔵とその信仰》(金井徳幸。 宋代転輪蔵とその信仰[J]。立正史學,2008:1-18。)、《經藏與轉輪藏的創始及其發展源流辨析》[黃美燕。 經藏與轉輪藏的創始及其發展源流辨析[J]。東方博物,2006(02):66-72。]、《中世の寺社と輪蔵—中國文化としての受容と拡大》(大塚紀弘。 中世の寺社と輪蔵—中國文化としての受容と拡大[M] //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 中世政治社會論叢:村井章介先生退職記念。 東京: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 文學部日本史學研究室,2013:29 43。)等。針對中日輪藏的建築史研究,見有《中日佛教轉輪經藏的源流與形制》[張十慶。 中日佛教轉輪經藏的源流與形制[M]//張複合。 建築史論文集(第11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60-71。]。

[15] 對《營造法式》“轉輪經藏”條進行註釋及復原的研究有:《営造法式の研究2》(竹島卓一。 営造法式の研究[M]。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1970。)。

[16] 徐怡濤。 文物建築形制年代學研究原理與單體建築斷代方法[M]//王貴祥,賀從容。 中國建築史論彙刊·第貳輯。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487-494。

[17] 張十慶。 中日佛教轉輪經藏的源流與形制[M]//張複合。 建築史論文集(第11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60-71。

[18] 阿住義彥。 自在院一切経堂 輪蔵儲存工事報告書:附全國の輪蔵[M]。福島:真言宗豊山派自在院,2007。

[19]《營造法式》文字部分未對外槽基座進行規定,但圖樣部分外槽柱下置蓮花柱礎,其下有“壽山福海”紋樣的低矮基座,此類基座現存例項有杭州靈隱寺經幢、雙塔,以及杭州閘口白塔、梵天寺經幢等。

[20] [清]董誥等編,孫映逵等點校。全唐文[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21] [唐]白居易著,顧學頡等點校。白居易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6。

[22] “從轉輪藏形制演變的角度而言,部分轉動式應是早期轉輪藏結構的主要形式。……隨著轉輪藏的體量逐漸趨於小型化以及轉動機軸效能的改進,轉動更為直觀、形制更為簡潔的整體轉動式轉輪藏,則取而代之,成為轉輪藏的主要形式”。參見:張十慶。 中曰佛教轉輪經藏的源流與形制[M]//張複合. 建築史論文集( 第11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60-71。

[23] 北宋文獻中關於這類一體式轉輪藏的記錄也並不少見,如宋陳舜兪《秀州資聖禪院轉輪經藏記》(1054年):“是名經藏,轂運環循,電走雷振”([清]欽定四庫全書本);《吉州隆慶禪院轉輪經藏記》:“機發於踵,大車左旋,人天聖凡東出西沒,鬼工神械耀人心目”。參見:[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本;《真州長蘆寺經藏記》:“建大軸兩輪,而棲匭於輪間”。參見:[宋]王安石。臨川集[M]。北京:中華書局。1966。

[24] 《五山十剎圖》繪於13世紀中葉,內容涉及禪宗寺院佈局、單體建築形式、建築內部裝飾、佛具樣式等。田邊泰、橫山秀哉、關口欣也、張十慶等學者對於其內容所反映的建築資訊均有研究。

[25] 伊藤要太郎。 匠明[M]。東京:鹿島出版會,1971。

[26] 日本靜嘉堂文庫藏。

[27] 河田克博。 近世建築書-堂宮雛形[M]。京都:大龍堂書店,1988。

[28] 日本竹中大工道具館藏。

[29] 東京都立中央圖書館藏。

[30] 有學者指出,宋代以降,輪藏被“認為是救濟和敬畏的物件,並當作是具有異能的大靈像而信仰。因此將回轉輪藏當作誦讀和書寫經典的意義逐漸減弱,轉輪藏本身作為靈應的一種證明”。參見:金井徳幸。 宋代転輪蔵とその信仰[J]。立正史學,2008:1-18。

[31]《帝京景物略》卷一“大隆福寺”:“大隆福寺,恭仁康定景皇帝立也。三世佛、三大士,處殿二層三層。左殿藏經,右殿轉輪,中經毗盧殿,至第五層,乃大法堂。”參見:[明]劉侗等,孫小力註解。帝京景物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2] 增上寺為德川幕府菩提寺(供奉祖先的寺院),東照宮為幕府初代德川家康的靈廟。

[33] 大工頭,江戶幕府工匠職位之一,為最高工匠技術長官。

[34] “元和五年二荒山此度東照宮……御本社御拜殿其外御迴廊護摩堂御神樂所陽明門御門神輿舍御廄御本地堂輪蔵惣體仰付之通り繩張いたし繪圖面仕差上申候。(元和五年二荒山始建東照宮,繪製本社、拜殿、外迴廊、護摩堂、神樂所、陽明門、大門、神輿舍、馬廄、本地堂、輪藏殿等全體建築圖樣)。”參見:大熊喜邦。 江戸建築叢話[M]。東京:東亜出版社,1947。

[35] 權現造社殿:本殿和拜殿連為一體,整體體現“工字形”平面佈局的神社建築形式。其技術源流尚不明瞭,年代最早的例項是同作為德川家康靈廟的靜岡久能山東照宮社殿(1617年)。

[36] 河田克博。 近世建築書-堂宮雛形[M]。京都:大龍堂書店,1988。

[37] 大塚紀弘。 中世の寺社と輪蔵—中國文化としての受容と拡大[M]//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 中世政治社會論叢:村井章介先生退職記念。東京: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 文學部日本史學研究室,2013:29 43。

[38] 同上。

[39] 同上。

[40] 長押為柱間貼附於壁面、幷包鑲柱身的構件,是日本和樣建築的特徵構件之一。

[41] 該期遺構中,開善寺為藩主真田家祈願寺(附表2,No。11)、曹源寺為岡山藩池田家菩提寺(附表2,No。18)、長壽院為彥根藩井伊家發願建立(附表2,No。19)。

[42] 寬永14年,由寬永寺住持天海發願刊刻的大藏經,以南宋思溪版為底本,用木活字版刊印而成。此大藏經的刊刻得到了江戶幕府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支援,為日本初次刻版印刷的大藏經。

[43] —切經即大藏經,都是佛教經書的總稱,有天海版、黃檗版等版本。

[44] 服部俊崖。 鉄眼禪師[M]。東京:鳳林社,1923。

[45] 該期遺構中,轉輪藏施複雜雕刻的例項有兵庫觀音寺(附表2,No。69)、山梨妙了寺(附表2,No。42)、山梨永昌院(附表2,No。59)轉輪藏。與此相對,體現樸素式樣的轉輪藏例項有京都善峰寺(附表2,No。20)、山口大照院(附表2,No。43)、佐賀西福寺(附表2,No。72)轉輪藏。

[46] 此處指日本地域中的一個大區域概念,其位於日本本州島西部。

[47] 擔任江戶幕府大棟樑職的甲良家所編纂的建築技術書《建仁寺派家傳書》,其開篇即對日本自中世以來的和、禪宗樣建築樣式進行說明,其中,和樣樣式被稱為“上代風儀”;禪宗樣樣式作為自南宋引入的新建築風格,被稱為“宋朝異風”。參見:河田克博。 近世建築書-堂宮雛形[M]。京都:大龍堂書店,1988。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編輯 | 方笑天

中日轉輪藏建築形制的考古學研究

考古|歷史|藝術|科技|遺產

講座講談|書訊書評|學人學術

我們收藏豐富的考古紙媒

我們傳播最新的考古書訊

我們推廣深入的考古閱讀

期待你為“紙上考古”推薦圖書、撰寫書評

投稿請聯絡後臺

TAG: 轉輪遺構日本建築大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