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的處世道理

在人情世故的處理上,經驗可以說非常重要的,而老祖宗在這些事情上有著純粹的經驗,在《增廣賢文》一書中,就提出大量的處世經驗。但是這些經驗有許多值得參考,但又有許多是需要 放棄的。

1

中國的長輩囑咐在外行走的後輩總是有這樣一句告誡“吃虧是福”,在長輩們的眼中,無論何事都不要強出頭,因為強出頭會引人注意,從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是在社會經濟高速運轉的今日,強出頭也得看情勢,否則只會給自己戴上一個老實人的標籤。

古語“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的處世道理

在《增廣賢文》一書中,就提到

“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一句,什麼意思呢?翻譯過來就是

寧可別人對不起我,不要我對不起別人。

粗看的確是在說一個老實頭,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並不是,關鍵就在於這句話的後兩句

“再三須慎意,第一莫欺心”。

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能一而再,再而三。

“事不過三”,也就是說無論做任何事,過三都是需要慎重的考慮,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同時也是要自己再三提醒自己,是不是要繼續欺騙。

2

在社會的交際活動中,吃點虧的確看起來是好處,畢竟能使自己成長,但是這種虧不能多吃。故而

寧可別人對不起我,不要我對不起別人

這句話看似有理,實則是需細細分辨。一個人無條件的付出不是精明,是傻。畢竟我們都不是出家之人,也沒有所謂遠離煙火氣,人情世故是交際的一環,所以

寧可別人對不起我,不要我對不起別人

這種老好人,在交際中一定會是被欺負的物件,並不是人人都善人。

古語“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的處世道理

人的劣根效能將這其中的漏洞利用起來,從而導致自己的損失,而當你再也幫不了他時,反而他會傷害你。事情都有兩面性,在得到老好人稱號的同時,也會失去一些,那麼,你 是否願意成為老好人呢?

TAG: 對不起老好人別人寧可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