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夏邑》(九)慄城十景訪舊蹤

《厚重夏邑》系列之九

《厚重夏邑》(九)慄城十景訪舊蹤

慄城十景訪舊蹤

(文/東方一紅)

古邑慄城,自慄陸氏建都,戰國築城,秦置慄縣,直至宋元明清,無論是稱下邑,或是稱夏邑,千百年來,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既有著秀美的田園風光,也有著悠久的景觀名勝。由此形成的“慄城十景”更是以獨特的魅力,吸引歷代的達官顯貴、名人雅士而慕名前往,寫下了眾多的詩文佳作,為古老的夏邑留下了絢麗的一筆。

“慄城十景”的說法雖然久傳於世,但有章可查的記述,最早見於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它包括“泮沼晴波、慈寺晨鐘、慄祠夕照、平臺夜月、隋堤煙柳、白河煙雨、巴河晚渡、會亭春霽、黃冢秋風、黃堌春耕”在內的十處絕色佳景。從古至今,這十處佳景為夏邑搭起了歷史文明與現代文明相延相繼的橋樑。

俯仰間,數百年已逝。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曾經冠絕一時的夏邑古“慄城十景”如今安在何方,舊蹤何處呢?

《厚重夏邑》(九)慄城十景訪舊蹤

訪蹤尋勝蹟,十景著佳名

循著十景的舊時足跡去找尋,其位列之首的”泮沼晴波”,景色自是非同一般,在舊志書中有這麼一段描述“明倫堂前,渟泓澄碧,芹藻生香,晴光閃爍,自足勝概。”幾句短小精湛的詞句既概括了這一勝景,又點明瞭其位置所在。文中提到的明倫堂位於古城東門大街內側的文廟黌學內,泮池呈半月形,上有拱形的泮橋一座,在古代只有科舉考試中取得功名的學子,才可以走上泮橋到文廟去拜先師孔子,甚至還可以摘採池中水芹,插在帽緣上以示文才。由此可見當年泮池的作用與神聖。然隨著歲月更迭,文廟黌學及明倫堂等建築早已灰飛煙滅,現古城東門路口南側尚有一空曠高崗,即為昔日所在。明朝陝西副使邑人楊德歸閒在家曾題詩有云,“鑿開一竅碧漣漪,環抱杏壇作泮池。綠泛菁莪香藹藹,翠深芹藻晝遲遲。彩霞波浸風生後,寶鑑光涵雨過時。此地儲材多造就,英髦接武自無期。”詩中不免對此景大誇特贊,還隱約可見古代科舉制度下,對學子的重視和對孔子的尊崇。

環古城外堤西行,在南門外一條時寬時窄、崎嶇不平道路盡頭,城門遺址東側有一四面環水的建築群,即慈勝寺,又稱南大寺,十景之一的“慈寺晨鐘”即在於斯。該寺建於金大定六年(1166年),為古城內的孟子後裔施地而建,其古剎巍峨,禪堂靜邃。寺內供奉著觀世音菩薩,每日晨時,鐘聲嘹亮,超豁萬慮。明朝雲南左參議邑人金醞遊覽慈勝寺後感慨而發,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薜蘿深處有禪林,曉聽晨鐘思不禁。驚破世間塵俗夢,敲殘旅邸故鄉心。頻催東海天光發,款送西巖月影沉。聽罷起來無個事,閒尋老衲散清吟。”後來該寺毀於戰火,直至1980年春,當地群眾自籌資金,在舊址上進行復建。慈勝寺雖歷久彌新,但於翠微深處的晨鐘暮鼓之中,每逢初一、十五之日,人們到此焚香禮佛,祈求平安。

《厚重夏邑》(九)慄城十景訪舊蹤

古城北郭外的街西,今西關馮園村附近原有一座氣勢恢宏的慄王祠,其佔地數十畝,雕樑畫棟、莊嚴肅穆,相傳是為紀念和歌頌遠古慄陸氏的功績而建。每當夕陽西下,落日的餘輝灑向慄王祠,更顯金碧輝煌,此處又林木鬱蔥,斜暈焜耀,宛如霞彩,故有“慄祠夕照”之說。明朝廣西左佈政關守箴有詩題雲,“慄王祠廟儼千秋,忠貫長虹氣未收。返照青林映石壁,落霞丹嶂起飛樓。紅亭寂寞碑陰古,碭澤鬱蔥王氣浮。野水荒山悲不盡,憑高獨對夕陽愁。”在勝蹟和傳說的並存下,慄王祠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文人墨客憑欄弔古。

“隋堤煙柳”的景色,起源於煬帝大業元年所築大運河的沿岸,因河堤上遍植楊柳而得名。每當清晨霧靄繚繞,萬條垂柳臨風搖曳,充滿著詩情畫意。夏邑境內的“隋堤煙柳”位於縣南三十里,今濟陽鎮境內的大運河通濟渠段遺址。該運河從虞城站集沙崗村入境,經羅莊、會亭,東入永城馬牧,全長27公里。堤上楊柳依依,俯映碧流,破曉煙凝,蒼翠欲滴。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在詩中寫道,“隋家天子綠楊堤,萬古春風野鳥啼。幾處吹蕭雲漠漠,經時拾翠草萋萋。龍舟想象牙牆入,彩袖虛無簇仗齊。寂寞荒城南向望,老人獨自杖青藜。”可見在蜿蜒的運河大堤上,一行楊柳籠罩在淡淡晨煙之中,半含煙霧半含愁的景緻,那是格外嫵媚。

關於“平臺夜月”的記載,夏邑舊志上有這麼一段描述,“縣西二十里,地僻野曠,昔人有“臺空偏愛月”之句,”又載“平臺寺,位於縣西二十里”。而如今夏邑境內已無“平臺”的地名稱呼,倒是梁孝王所築“三百里梁園”的七臺八景之一尚有“平臺”遺蹟。現歸屬商丘示範區的張閣鎮平臺村。明弘治六年(1493),時任夏邑教諭劉桐遊此景有云,“慄城西去古平臺,一到平臺景勝哉。寺角鍾殘更漏永,天心雲散月華來。鶴巢恍朗冰壺徹,松榻玲瓏寶鑑開。彷彿廣寒宮闕里,時人何必說蓬萊。”此平臺是否是彼平臺,有待進一步考證,但也許是古代區域劃分和今歸屬地不同,也未必可知。

《厚重夏邑》(九)慄城十景訪舊蹤

絕勝風光處,景色自怡人

如果說以上所提到的“慄城十景”中的五景,多以描述名勝古蹟與人文景觀為主,那麼以下的五景則是偏重於自然風景和田園風光。

“巴河晚渡”一景,位於縣北二十九里古謹慄鎮(今王集鄉司道口村)的巴河渡口處,其河水清漣,長橋臥波,晚渡船歸,風景如畫。巴河原是古黃河的一個分岔口,河道經過墐慄鎮轉向東南,這個轉彎處形成了古黃河口上的水運要塞,每日商船靠岸,上船下船,裝物卸貨,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是一個比較大的水旱碼頭。明朝金醞在詩中寫道,“慄城北去有巴河,晚趣令予感慨多。滿樹斜陽人競渡,一川暝色月沉波。中流縹緲聞漁唱,隔岸微茫聽棹歌。自入長安今十載,幾回夢裡喜經過。”《清一統志》亦有記載,巴河即巴清河,上承虞城惠民溝,下至韓家道口集東,流經夏邑七十餘里。

在明弘治五年(1492)春,時任山西左參議邑人金山返鄉省親,途中經過縣南三十里的會亭驛(今夏邑會亭鎮)小憩,適逢“會亭春霽”,面對萬般的田園秀色,欣然寫道,“會亭每到賞春天,雨歇塵消景物妍。矗矗譙樓迎曉日,依依官柳散輕煙。半川花色披圖畫,幾處鶯聲弄管絃。物阜猶勤宵旰慮,綸音時向置郵傳。”詩中透過對景色細緻的描寫,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會亭驛始設於明洪武三年(1370),故址在今會亭集西街路北,陸路東接永城太丘驛,西接虞城石榴堌驛。此地又屬大運河通濟渠沿線,隋朝曾設定會亭鋪,作為漕運商船行人上岸休整補給的地方。自古以來,會亭就商賈雲集,熱鬧非凡。

“縣北二十里,古冢巋然,林木蔥鬱,秋風落葉,蕭疏之致。”這裡描述的就是”黃冢秋風”的景色。其址位於縣北黃冢集(今郭莊農貿區黃付集村),村前歷有土丘高大巍峨,望如小山,相傳為北宋時期某一皇親國戚的墓地,土丘上林豐葉茂,景色各異。每逢秋天黃葉飄然,氣象萬千,景緻非凡。明朝金山有詩曰,“一抔殘土枕原頭,颯颯西風動客愁。耳畔雨聲黃葉下,空中濤響白楊秋。斜吹野燒明還滅,輕掃寒煙去更留。豪傑空嗟遺蹟在,行年白鶴尚來不。”黃冢集不僅風景秀麗,還一度作為夏邑縣治衙署的所在地。舊志中記載,“元至大二年(1309),黃河決口水淹夏邑城郭,縣治遷於黃冢,至延祐五年(1318)始遷回縣城舊址。”

《厚重夏邑》(九)慄城十景訪舊蹤

“白河煙雨”中提到的白河位於縣南五里,其沿線清流浮岸,果木成林,煙雨空濛,莫分涯際。《清一統志》載,“白河起源自虞城馬牧,分流於永城,明嘉靖七年(1528)始開鑿,以緩殺黃河水勢也。”明朝楊德對白河勝景讚賞有佳,題詩有云,“南望白河控上游,波光淼淼水悠悠。寒煙杳藹凝踈柳,暮雨空濛漾綠流。漁網重過芳草渡,渚禽時傍白蘋洲。誰如歌棹中流客,一曲滄浪萬古秋。”今夏邑南區沱河岸的南側五里橋附近,即為小白河故址,其走向基本與沱河平行,因黃河水泥沙沖積,逐漸淤為平地,轉變為民田。現何營鄉五里橋村的白河涯村,即是白河沿線岸邊的村莊之一,白河雖不復存在,以白河命名的村莊仍在傳承著歷史的過往。

十景中的“黃堌春耕”,當屬神秘之至,舊志中記載,“縣西十八里,土宜谷黍,方春耕者雲集。”並將黃堌村列於毛家河溝沿岸村名之中,還有東、西黃堌村之稱。隨著黃堌村的變遷和村名更迭,夏邑境內現已無黃堌村了。我們且從明朝夏邑教諭劉桐詩中品味,“黃堌堆連黃堌村,陽春民事正紛紛。老農負耒衝風至,稚子牽牛向月奔。犁破隴雲興地利,沾濡膏雨荷天恩。太平時節人多樂,畎畝忘勞醉一樽。”可見詩中提到的黃堌村,土脈膏沃,人樂耕耘,春郊往來,猶如一幅天然圖畫。令人遺憾的是該處佳景久廢,僅留其名。如從舊志書中記載和詩中分析,其西黃堌村地理位置大致位於縣城西北今毛河沿岸一帶,而東黃堌村則在縣城東北肖河一帶。

《厚重夏邑》(九)慄城十景訪舊蹤

時過境遷,滄海桑田。雖然我們今天已無法知曉“慄城十景”當年的美景盛況,但在明清兩代先賢們留下的數十首詠“慄城十景”組詩中,從不同的角度中記述了古慄城的秀麗風光,也反映了作者深入生活、熱愛家鄉美好事物的強烈情感。其作者不僅有致政返鄉,位居”夏邑十老”之首的金醞、楊德,還有在夏邑為官的劉桐、程鵬舉、方立楨,以及在外為官的金山、彭堯諭、關守箴、彭端吾、彭舜齡等返鄉省親的文人雅士,特別是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時任夏邑知縣方立楨在繼修《夏邑縣誌》時,不僅對“慄城十景”細緻的考察,還步前人的題詩之韻,續寫了詠“慄城十景”的傳世佳作。

綜觀夏邑的十景組詩中,雖然文中多是應景賦詩或文人之間唱酬,其所描述的景緻也不乏為當時文人的追捧,以及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詩文之作。但他們能夠在詩文創作的同時,締造了一個地域的景觀文化,也傳遞了夏邑源遠流長的人文風情和歷史遺蹟,這一點是讓我們值得欣慰的。

《厚重夏邑》(九)慄城十景訪舊蹤

TAG: 夏邑十景慄城白河會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