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男孩撿到文物交給國家,只得20塊錢路費,45年後專家找上門

在新中國的考古史上,有許多出名的文物,它們是被群眾不經意間發現的,自此才重見天日。尤其是在陝西這種文物大省,當地的群眾更容易發現一些珍貴的文物。

比如在1968年的某一天,陝西咸陽一個13歲的小孩在放學回家的途中,就意外發現了一件寶物。起初,孩子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可後來這個東西被交給國家,很快就震驚了國內考古界。

發現這個寶物的孩子名叫孔忠良,當天他在路上,意外看到路邊的一塊石頭在太陽底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孔忠良心裡好奇,就走過去仔細檢視,只見石頭上刻著精美的花紋,孔忠良覺得這是個好東西,就把石頭帶回家。

他的父親見孩子拿回來這麼一個奇怪的石頭,仔細研究一番,覺得這個東西可能是個文物。於是就跟孩子一起,拿著這個東西到了陝西博物館找專家幫忙看一看。

13歲男孩撿到文物交給國家,只得20塊錢路費,45年後專家找上門

當他們父子拿出了這塊石頭後,博物館的專家們感到非常震驚,這確實是一件難得的寶物。隨後專家們對這個東西進行了細緻的鑑定,最終確定,這是一枚漢代的皇后玉璽。

自古以來,玉就是權貴人士身份的象徵,秦始皇時期開始,做出了象徵帝王的玉璽。所謂玉璽,在某種程度上算是皇帝日常辦公的公章。因此,無論是皇帝還是皇后,都擁有一定數量的玉璽。

這枚漢代玉璽,做工非常精緻,它使用上好的羊脂白玉,精心雕琢而成。即便過了數千年,玉上的紋理仍然清晰,底下“皇后之璽”四個大字非常清楚。

漢朝距離現在太過久遠,能儲存下來的文物實在很少。像這種帝王皇后的玉璽,真正出土的就更稀少了。這枚玉璽被發現後,引起了國內考古學家們的熱議,大家都很好奇,它究竟是哪位皇后的玉璽呢?

很快,一個大膽的猜測被提了出來,很多人認為,它是呂后的玉璽。作為漢朝第一位掌握實權的太后,呂后對漢朝的影響極大,她當政多年,已經有了帝王之實。

13歲男孩撿到文物交給國家,只得20塊錢路費,45年後專家找上門

可惜,和呂后相關的文物實在太少,這成為考古界的一大遺憾。如今這枚玉璽出現,很多人覺得應該就是呂后所用的。只是這種猜測沒有實際的證據,漢朝掌握實權,臨朝的太后不只呂后一個。

當然,無論它是不是呂后的東西,都不會影響它的價值。孔家父子得知自己發現了這麼一件寶物,他們立即把這枚玉璽獻給了國家。專家們非常感激,想要給他們更多的報酬,不過父子倆只要了20塊錢的路費,就這樣捐完東西回家了。

自此,這枚玉璽一直在陝西博物館裡儲存,成為鎮館之寶。孔忠良回到家裡,很快就忘記了此事,他們父子的生活恢復了平靜。只是孔忠良沒有想到,在45年後,他家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原來,孔家父子當年捐獻文物的事情,一直被專家們銘記在心。幾十年後,這枚玉璽已經是無價之寶,對國內研究漢代的諸多文化有著極大的作用。

後來,工作人員瞭解到這枚玉璽來到館內前後發生的這些事情,突然覺得,孔家父子只要20塊的做法實在很高尚,但考慮到他們為國家捐贈了這麼一件珍貴的文物,如果不給一些補償的話,實在說不過去。國家一直鼓勵群眾將發現的文物捐贈上去,若是看到有人捐贈又沒有給什麼補償,想必會讓一些人有別的顧慮。

13歲男孩撿到文物交給國家,只得20塊錢路費,45年後專家找上門

因此,工作人員花了很長時間,終於找到了孔忠良。如今,孔忠良已經是一位老人了,幾十年過去,他早就把此事忘得差不多了。沒想到專家重新找上門來,給他補發了捐贈證明,以及相關的榮譽證書。

專家們還提出一些經濟方面的補償,孔忠良覺得自己這麼做是應該的,他拒絕了其他的補償。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他還保持著初心,這實在很難得。

孔忠良雖然受過的教育相對有限,但他在幾十年的時間裡,都有著一顆善心。他完全可以索要更多的補償,可他為了國家,放棄了這些應得的好處。在他的身上,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質樸,善良的美德。

新中國能有如今的成就,離不開千千萬萬像他這樣民眾的努力。不過,雖然國內一直提倡無償捐贈,但這些年國家完善了捐贈補償的流程,還是希望捐贈文物的民眾能得到應有的補償,這樣對他們也是一件好事。

TAG: 玉璽忠良這枚文物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