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大智者節儉,節儉既能修身也能成大業

現在一些人比較注重表面,喜歡顯示自己的實力,以外表去吸引別人,從而獲得成功。這樣做多數會失敗,即使成功往往也無法長久。

老子則不同,他不注重表面現象,看問題深刻。他講的怎樣做事的道理既樸素又實用,用他的道理做事,事業可以更長久。

老子:大智者節儉,節儉既能修身也能成大業

老子像

在人類歷史上,往往是越深刻的理論流傳得越久遠。外表華麗的理論看問題往往比較注重表面,所以流傳不了時間長。樸素的理論往往看問題比較深刻,能夠流傳得更久遠。象老子的《道德經》和儒家的《論語》等都是比較樸素而又流傳得久遠的經典。

有些人認為,想成功就要先把自己打扮成成功人士的樣子,然後才能成功。老子則不然,認為樸素的人能成更大的事業。

老子:大智者節儉,節儉既能修身也能成大業

老子講:“聖人去甚,去奢,去泰”,就是說,聖人會把極端的、奢侈的、可有可無的做法去掉,把複雜的做法化繁為簡。老子認為,用簡單樸素的方法做事效果會更好。

老子講:“治大國,若烹小鮮”。中等智慧者會把治國看得很難很複雜。而在高智慧者看來,治國就像烹飪一條小魚一樣的簡單。這就是高智慧者做事善於化繁為簡。

老子講:“治人事天,莫若嗇”。就是說,修身、做事要想成功,節儉是最重要的。

節儉的人不吃奢侈的食物,不穿華麗的衣服,不參加額外的應酬,只做生活中基本的、實用的事。所以說,節儉是一種化繁為簡的生活態度。

做事能夠化繁為簡是有智慧的表現,歷史上很多成大業者都很節儉。象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趙匡胤,文學家蘇東坡,現代企業家李嘉誠,美國股神巴菲特,喜劇大師卓別林等等,都是節儉成大業的典型。

老子:大智者節儉,節儉既能修身也能成大業

一,節儉者的修身自然就會好

《黃帝內經》講:“疾病源於過用”。身體的過度使用是得病的直接原因。哪一部分過度勞累,哪一部分就會得病。腿部過於勞累,腿就會得病。腦力過於勞累,腦袋就會得病。

節儉的人因為生活中沒有過多的奢求,有基本的生活條件就夠了,所以就不會過於勞累地去賺錢,身體自然就會保持健康。

節儉的人不追求奢侈淫逸的生活,思想品德自然就會好。

這樣,節儉的人身心兩方面都很健康,所以,節儉的人修身做得都會好。

二,節儉者做事往往都很成功

唐朝詩人李商隱有詩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破由奢”。自古以來的無數例子證明,節儉使人走向成功,奢侈浪費使人走向衰落。

老子:大智者節儉,節儉既能修身也能成大業

漢文帝劉恆就是一個節儉而又事業成功的例子。劉恆的母親是皇宮中地位比較低的妃子,皇帝很少見她,很冷落她。她生的兒子在宮中經常受到排擠,所以劉恆從小就養成了做事低調的習慣。後來成為皇帝后,仍然非常節儉。他上朝時總是穿著黑色粗絲綢做的龍袍,而且時間長穿破了,就讓皇后打個補丁繼續穿著上朝。上朝時腳上也總是穿著草鞋。

他的皇后在後宮也帶頭節儉,為了省布她從不穿拖地的長裙。後宮的窗簾帳子全都不刺繡,不鑲花邊,就是為了節約成本。劉恆每年春耕時都帶領眾大臣到地裡幹幾天農活。結果在劉恆在任期間,國家發展成為我國曆史上最興盛的時期之一。

老子:大智者節儉,節儉既能修身也能成大業

劉恆像

因為奢侈而走向衰敗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生活就非常奢侈。她每頓飯都要有一百個菜,上萬只水果。雖然吃不下這麼多,但她就想要這樣奢侈的場面。結果清朝就在這樣的奢侈浪費中走向了衰亡。

寫作時語言簡練比冗長更有力量。很多大作家都懂得化繁為簡的道理,作品常常語言樸素又簡練,所以更有力量,更震撼人心。

做事也是一樣,用簡單方法比複雜方法更有力量,更有實效。正象一句名言所說:“能把複雜事情簡單做的,是專家”。做事能化繁為簡的是智者。

節儉就是把生活中可有可無的做法去掉,集中力量做該做的事,是一種化繁為簡的生活態度,是古今很多成大業者的生活態度。

老子:大智者節儉,節儉既能修身也能成大業

TAG: 節儉化繁為簡做事劉恆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