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石刻——石頭上的永久風景

富平石刻——石頭上的永久風景

碑林博物館收藏的富平石刻(資料圖)

富平石刻——石頭上的永久風景

鐫字中(資料圖)

石與人自古就有不解之緣。石文化是人類最早的文化形態之一,隨著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形成了厚重的歷史積澱,滲透和貫穿於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是一個永遠說不盡的話題。

石刻文化是繼結繩文化、甲骨文化和鑄鼎文化之後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從我國挖掘出的石刻作品中,研究者們發現遠在商代就已經有了石刻這門藝術,之後隨著社會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石刻藝術也不斷豐富,成規模地出現始於東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而富平石刻作為中華石刻的一個重要支脈,在黃河流域的影響尤其深遠。

據富平縣誌記載,公元534年,北魏《永熙造像》是現存富平石刻工藝有明確年代的最早記錄。據此證明,富平石刻至少有一千五百年多年的歷史。“作為陝西石刻保護和研究的重點縣市之一,富平南部有西魏文帝永陵、北魏孝文帝長陵、漢太上皇陵,北部有北周文帝成陵、秦大將王翦父子墓,而盛唐時期的五個皇帝陵墓,唐中宗定陵、唐代宗元陵、唐順宗豐陵、唐文宗章陵、唐懿宗簡陵等多處歷史石刻遺蹟,為研究富平石刻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史料,也為石刻技藝的產生、發展和傳承奠定了豐厚的文化基礎。”富平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李平介紹道。

“巨磧崔嵬百萬層,唐家中葉起諸陵。青嶺墨玉旋隨闢,篆籀光芒到處徵。”清初名儒李因篤的這首《邑里絕句》將富平石刻“甲於天下”的成就表達得淋漓盡致。而文中所提到的“青嶺墨玉”指的就是獨產於富平的青石。青石產於富平北部的喬山山脈,經琢磨拋光後色黑如墨,紋理細緻,質堅而韌,又稱“墨玉”。其素為刀工之上佳珍料,古人更將其與鑽石、寶石、彩石並稱為“貴美石”。富平石刻之所以美名遠播,與富平獨產的墨玉密不可分。

富平墨玉以其質地細膩堅韌,色澤烏黑髮亮,叩擊聲清音脆,石層廣厚少瑕,且耐酸鹼,耐寒熱,耐風化等特點而名聞名天下,成為帝王貴族陵墓前的碑碣石刻的首選石材。唐十八陵及其陪葬墓前的石碑石雕,絕大多數是用富平墨玉所制。歷代名碑中,如秦李斯《嶧山刻石》,東漢《曹全碑》,歐陽詢的《皇甫誕

碑》、柳公權《玄秘搭》、乾陵《無字碑》等等,均是以富平墨玉石刻制。

在富平墨玉背後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傳說有位披著黑紗的美麗仙女,被頻陽(富平古稱)北邊沿山一帶錦繡風光迷住,於是夜宿鳳凰山,白天遊山玩水,而經她接觸過的石頭,竟變成了人間罕見的黑色玉石。鳳凰山下有個財主聽說了此事遂心生惡念,欲把仙女搶回家裡,好專為他點石成玉。這天夜裡,仙女回到棲身的山洞,解下身披的黑紗,鋪在一塊石板上,正欲休息,早已躲在山洞暗處的財主卻突然撲來,吃驚的仙女慌忙逃出洞去,財主也緊隨其後窮追不捨,一路狂奔卻不見了仙女蹤影,財主失望之餘,忽然想起剛才仙女遺落在山洞裡的黑紗,忙又返回山洞去找,可是黑紗也不見了,仔細一看,原來黑紗已融進石板,並把整個鳳凰山的石頭化作墨玉。

仙女留下了墨玉,而真正賦予墨玉生命的,還是那些祖祖輩輩生活在富平的能工巧匠們。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素有富平“石刻之冠”之名的宮裡石刻。

位於富平縣北部的宮裡鎮,是秦、漢、唐等朝的京畿重地。今宮裡鎮政府駐地,就是一代梟雄宇文泰的陵墓,而鎮政府東牆之外,又是唐中宗定陵陵區,門闕遺址尚在。宮裡鎮之北的鳳凰山,即定陵山陵。此陵兩邊又分佈有元、簡、章等四座唐帝陵,周圍唐代宗人名臣諸將陵墓甚多。因而,作為中國文化傳統中最能傳之久遠的石刻大量存在延續,就成了一種必然了。

自明清至民國,宮裡石刻尤以刻字馳譽西北及晉、豫、青、藏。在藝術風格上其秉承了漢代的樸拙有力、唐代的大氣寫實和明清活潑美觀,注重以形體輪廓和線條的刻畫勾勒來表現作品的神態和意境。這裡石刻人才輩出,歷史上著名的石刻大師李信、劉生榮、劉應文、趙致祺等均是富平宮裡人。讓我們一起走進劉漢興所主編的《宮裡石刻》一書,從民間流傳的故事中認識宮裡石刻大師們的精湛技藝。

劉生榮是道光年間宮裡南嶺村南堡人,主要包攬各種大的石刻活路,專勾字,有“刻字狀元”的美譽。在這個美譽背後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傳說,光緒年間,陝西有個巡撫受袁世凱叔父袁寶恆之託,在陝招徠一批石刻高手,為他複製秦、漢、唐、宋一批珍貴碑碣。但這一活路要求很高,巡撫必須親自驗看刀法,雖然應徵者如雲,卻無人中榜。劉生榮從富平趕到西安,想要攬下這個活計。

“你看我跑了一百多里,又困又乏,要在大人面前著刀,勢必心驚膽戰。刻字也和寫字一樣,只有心神定下來了,精神來了,才能刻出好字。”為人機巧的劉生榮再三懇求接待者將原話轉告巡撫。沒想到,巡撫聽後頗覺在理,破例讓劉生榮把字稿帶到住處去刻。劉生榮大喜,帶著字稿回去,著骨幹、刀手刻成,很快帶回去交驗。巡撫一見字板,大加讚賞,連稱:“果然是高手!這活就讓富平南陵的人做了。”這樣一來,劉生榮名噪一時,“刻字狀元”和宮裡石刻享譽古長安。

趙維新是南陵村趙堡人,是20世紀初期一位遠近馳名的大匠人,從不攬活。但哪裡有了大活、難活,總是要來請他前去解圍。有一年,聽說縣裡有個官宦人家修牌樓,他自報家門為其幹活。但那活是河南匠人包的,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所以他日常也只能做些粗活小活。

到了設計牌樓,攤尺寸準備動刀的時候,設計底層是八仙過海,上層是二十四孝,那些匠人用了一天時間硬是攤不勻。“我試試吧。”趙維新的這句話引起了眾人的一片唏噓和質疑。他卻笑笑,從其他匠人手中拿過墨斗和畫齒子,連攤帶畫,用了一天時間就把上下的人物全都勾畫出來了,而且佈局恰到好處。趙維新的精湛技藝最終贏得了眾人的一致讚譽。

石刻大師和他們的故事在富平這塊古老的土地上久久流傳。20世紀90年代,在一幫老藝人的帶領下,富平石刻技藝空前復興,目前,全縣石刻作坊、企業已達460餘家,全縣有8000多人從事著石刻行業。

“不可否認,富平石刻也和其他非遺專案一樣,面臨著發展傳承的困境,諸如傳承人斷代、新工藝的挑戰以及現代技術的不斷髮展,這都是富平石刻所面臨的困境,也是我們所要努力破解的難題。”富平非遺中心主任李平說。

字以鐫而存,文以碑而載,碑以文而貴,鐫以書而珍,正是在一代又一代傳承人的探索、研究與改進中,富平石刻得以發展,終以其精湛考究的藝術價值而享譽九州,成為我國石刻藝術的典型代表之一。2014年“富平石刻”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聞陝古今,碑刻取之”。千年的石頭會唱歌,這些刻在石頭上的永久風景將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刻進了人們心裡,讓富平這個名字在中華石刻史上留下了光輝鮮亮的一筆。

TAG: 富平石刻墨玉劉生榮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