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2014年,韓寒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後會無期》上映,票房大賣,許多文藝青年二刷、三刷此片。

為什麼韓寒一出手就能獲得成功?《後會無期》有哪些吸引人之處?

為什麼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一、極致“金句”的臺詞

《後會無期》的故事很簡單:江河是個老師,要從最南邊去最北邊教書,馬浩漢是江河的好朋友,開車送他去教書。說的是二人的“囧途”旅行。

韓寒用一個非常簡單的主線,套上“公路電影”模式,中途所發生的事件無非是見初戀、被陌生人騙之類的常見橋段,並沒有戲劇性衝突,沒有生死大事,可為什麼能征服觀眾?

為什麼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認真看過影片後,你會發現這部電影有一個特點——

每個人說話都很快,而且“出口成章”,每三句臺詞就有一句金句。

例如:

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剋制。

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早知道你不是好人,沒想到你連壞人都不是。

你連世界都沒觀過,哪來的世界觀。

這些臺詞從每一個角色的口中說出,很玄乎、很有趣、讓人聽著回味,聽著上癮。

這正是韓寒電影的獨創特色。

韓寒是誰?他是靠寫作出生,他的書吸引著無數文藝青年追讀,

他將書中的金句運用到了電影世界,極致運用。

所以觀眾在觀看影片的時候耳邊不斷聽到金句,配合本片文藝懷舊式的配樂歌曲《Que Sera Sera》、《女兒情》,不斷觸動觀眾的情緒。

但其實金句是經不起推敲的,它讓臺詞極致唯美,卻無法表達人物性格。

可偏偏韓寒就是能寫出成千上萬的金句,他讓整部電影都是金句。他讓每個角色說話節奏快、金句脫口而出,觀眾想仔細琢磨一句話的時候,下一句已經來了。

在這樣萬花筒式的金句中,不知不覺演完了電影,讓喜歡的觀眾感覺不明覺厲,二刷、三刷。

為什麼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二、極致“細思極恐”的人物

本片的兩位主角江河和馬浩漢是兩個極端。

江河是個極端理想主義的人,有著詩人的氣質,他追夢、逐夢。

馬浩漢是個極端現實的人,他從小在社會摸爬滾打,被“現實”坑了一次又一次。

導演將這兩個人物放在一塊,

恰巧是“本我”和“自我”的矛盾融合。

本我:指原始的自己,有夢,有理想,代表江河。

自我:現實的自己,在社會上混著,代表馬浩漢。

所以這部電影可以看成是“一個人”的成長旅行。

以下做一個有意思的推論——

倘若將這部電影的主人公設定為一個叫做A的人,江河和馬浩漢都是A內心的兩個人格,來重新解讀這部電影會是什麼樣的呢?

A買了一輛車,他決定先去見一下他青梅竹馬的朋友周沫,然後去見一下他通訊十八年的筆友劉鶯鶯。

用一段跨過中國線的旅程來為自己即將到來的三十歲留下紀念。

蘇米是A在途中的偶遇,是A一見鍾情愛上的女孩,卻激發了A體內人格的第一次鬥爭。

為什麼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江河”人格覺得蘇米很好,願意無條件幫她。

“馬浩漢”人格說,“喂,你別傻了好嗎,蘇米是個騙子啊。”

兩個人格為此爭吵。

愛情來臨,理想的人格相信愛情,現實的人格卻指出愛情殘酷。這個世界沒有愛情童話。

為什麼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在旅行的後段,A遇到了路人阿呂,阿呂想要搭順風車。

善良的“江河”說,行,你上來吧,我們一起去看“旅行者衛星”。

現實的“馬浩漢”說,別讓他上來,不要相信陌生人。

最終當阿呂把車偷了跑走時,A內心的兩個人格爆發了,決裂了。

理想和現實打了一架。最終“本我”和“自我”分道揚鑣。

為什麼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如果用這個實驗視角看故事,會獲得更有趣的體驗。

但這絕不是幻想空談。

其實電影中的很多人物被創造出來的時候都富有極致性——極致的理想主義,極致的現實主義。

電影透過“極致人物”的刻畫,讓觀眾更快理解這個角色。

江河太理想,馬浩漢太現實,胡生太“白痴”,蘇米太容易為愛奮不顧身,劉鶯鶯太“剋制”,阿呂太滿嘴胡言。

在一個個極致的性格中,角色人物是什麼樣的,都被貼上標籤,觀眾可以較為輕鬆的理解每個角色的決定。

理解是最重要的,如果觀眾不理解這個角色為什麼這麼做,就會困惑,產生影片的“槽點”。

而《後會無期》在這方面是成功的,它用

極致性格

讓觀眾進入人物的內心。

為什麼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三、極致情懷

縱觀很多第一次拍電影的導演,例如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蘇有朋的《左耳》,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這些電影的

票房成功

都離不開“情懷”二字。

這類電影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人群:80、90後。

即將老去的80後,正在脫離青春的90後,他們恰巧是電影院最主力的觀眾。

以上影片抓住了80、90後的情懷觀,在現實裡遍體鱗傷,看著時光流逝,物是人非,懷念初戀,懷念逝去的青春。

而《後會無期》將情懷用到了極致。

朴樹唱著,“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後會無期》本身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青春旅行式的公路電影,冒險未知的前方之路。

鄧紫棋唱著,“當一個人成了謎”,所有角色的心中都藏著滿目瘡疤的往事秘密。

電影用了五段式的告別——

1、青梅竹馬的周沫

為什麼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匆匆地見了一面,又匆匆地離開,談論起往事,但都留在回憶裡,這是對初戀告別。

2、一見鍾情的蘇米

為什麼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喜歡上一個別人都說是騙子的女孩,可就是隻有“你”一廂情願的相信。

相信她說的每一句話,對她留戀,久久難忘。但還是要分開,這是對你愛的人告別。

3、劉鶯鶯

為什麼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一個一直陪在你身邊關心你、照顧你、惦念著你的人,但是不可能在一起,對於最愛遺憾的告別。

三個人代表了初戀、你最愛的人、最愛你的人的三次告別,而生命中所遇到的這三個人,往往都不是陪你到最後的人。

這是成長和愛情的疼痛領悟。

4、被阿呂騙錢

為什麼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一個你曾經很相信的人,曾經和你玩得不錯的朋友,卻因為錢而出賣了你、騙了你,現實給你的人生上了沉重的一課。

5、江河和馬浩漢分道揚鑣的告別

當初懷著夢想,有理想的你,在現實的殘酷、社會弱肉強食的競爭中,變成了面目全非的自己。

放下初衷的那個“本我”,不再做夢,也會常常迷失現實的“自我”,不知何去何從。

為什麼說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五段式告別,說電影,也恰巧是寫看電影的每個人的故事,寫一場成長的必修課。

不再年輕,不敢做夢,只會在夜深人靜時偷偷懷念,我還是從前的那個少年嗎?

這樣的情懷直擊80、90後的內心深處,也是影片成功的原因。

TAG: 電影極致金句馬浩漢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