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本是印度產物,為何在當地幾近消亡,卻在中國“香火旺盛”?

佛教本是印度產物,為何在當地幾近消亡,卻在中國“香火旺盛”?

印度佛教

在唐僧玄奘之前,古代中國一般將印度稱為天竺、身毒等。佛教的發源地在天竺,也就是如今印度。佛教的創立者是釋迦牟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佛教傳入我國的具體時間聚訟紛紜,至今尚無定論,根據我們多年考古的實踐和文獻的研究,我們可以斷定的是,早在兩漢之際佛教便已傳入中國。時至今日,佛教早已在它的誕生地印度銷聲匿跡,卻在中國這片遙遠的土地上發展、傳承。讓我們從以下方面來具體探究一下佛教興於中國而亡於印度的原因。

佛教在印度:派系繁多、幾近滅亡

佛教的發展和分裂

公元前588年到公元前383年,這段時期的佛教稱為初期佛教,也稱原始佛教。

公元前383年到公元1世紀左右發生了佛教的第一次分裂,也稱根本分裂,這一時期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和上座部兩個部派。

公元前後,受婆羅門教和古印度各地政治、經濟、民俗、文化不同的影響,佛教進行了第二次分裂,史稱枝末分裂,形成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具體區別在於一下幾個方面:第一、小乘教否認有作為創世主的最高神,大乘教則奉如來佛為高於一切的神,釋迦牟尼是最高神的暫時化身;第二、小乘教認為佛只向眾生指出修行入涅槃的途徑,得入涅槃,成為阿羅漢,但不能成佛;大乘教則認為佛有很多化身,只要虔誠信仰,便可成佛。大乘佛教這種容易成佛的說法完全失去了原始佛教修行的精神,淪落到了迷信菩薩的地步。

佛教本是印度產物,為何在當地幾近消亡,卻在中國“香火旺盛”?

佛祖塑像

隨著印度本土佛教的不斷演化和分裂,佛教在印度的影響也不如從前,並且逐漸脫離了印度社會現實,失去了大眾基礎,因此,對於佛教在天竺的最終命運我們大致也是可以預見的了。

險亡於印度

佛教的產生,可以說使印度的主流文化婆羅門教在一段時期內受到了強烈衝擊,退出主流文化的地位,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佛教在它的發源地印度銷聲匿跡了。

一個宗教的誕生、發展與衰落,往往都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多重歷史因素作用下的必然結果。可以說,佛教亡於印度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的。

佛教雖然發源於印度,但卻並非印度的主流宗教,隨著印度教的不斷髮展和改良,更易為大眾所接受和信仰,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佛教在印度本土漸漸與印度教融為一體。同時,受限於印度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制度,當佛教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它所提出的理論和想法也逐漸脫離印度社會實際情況,失去了長期發展的活力。而最後,對於使佛教在印度消亡的致命一擊來自於伊斯蘭教的入侵。

佛教本是印度產物,為何在當地幾近消亡,卻在中國“香火旺盛”?

印度佛教寺廟

11世紀伊斯蘭教徒入侵印度,燒殺掠奪,毀壞了大量寺院並殺死了大量的佛教徒,佛教在印度失去了物質載體,至此,佛教在印度基本銷聲匿跡,直到幾百年後才慢慢復甦,但再也沒有走上主流位置。

因此我們可以知曉的是宗教的發展不僅在於其自身理論是否完善,還在於它是否適應這片土壤,有沒有基礎,有沒有載體。如果一個宗教的理論不能得到大眾的認可,沒有書籍或固定場合的傳播,那麼這個宗教就很難在這裡生存和發展下去了。

婆羅門教和佛教

婆羅門教,是古印度的主流宗教,經過不斷髮展、演化,後又稱印度教。公元8-9世紀,經商羯羅改革成為印度教。吠陀是雅利安人的聖書,也是婆羅門教的經典。

由此我們可以客觀地認為,兩河流域這片區域所孕育出印度的政治制度使佛教註定在這片土地上沒有太多生存空間。自雅利安人將達羅毗荼人征服後,以種姓制度將其和自身內部進行分化。種姓制度將印度人劃分為四個等級,從高到低分別為婆羅門(僧侶)、剎帝利(貴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羅(窮人或奴隸)。

佛教本是印度產物,為何在當地幾近消亡,卻在中國“香火旺盛”?

種姓階層

四個等級之外還有一類人稱為旃陀羅,即賤民,又叫做不可接觸者。這種等級觀念在印度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他們認可自己的等級,對於自己所經歷的痛苦早已麻木,認為一切的不平等都是理所當然。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宣揚眾生平等的佛教在印度是沒有群眾基礎的,相反,以種姓制度為基礎的婆羅門教在經過一系列的改良後演化為印度教,更加適應印度社會的需要,也更符合印度人民根深蒂固的種姓文化,因此也更易被人們和統治者所接受。

佛教在中國:香火極其旺盛

佛教的傳播

根據傳播方向的不同,我們將從印度向外傳播的佛教分為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第一次佛教分裂後,原始佛教分裂成了上座部和大眾部上座部,即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南傳佛教(小乘佛教)顧名思義是向南傳播,傳入斯里蘭卡和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後又傳入中國雲南,廣西等地。現代中國的南傳佛教主要分佈於雲南等地的少數民族地區。北傳佛教(大乘佛教)大致是從西北印度、古代絲綢之路進入中國,或從海路進入中國南方。北傳佛教中,印度的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可以說是同時傳入中國的。但是由於中國自身的人文特點,漢傳佛教主流為大乘佛教,隨著佛教在中國的不斷髮展和演化,漢傳佛教幾乎就等同於大乘佛教。

佛教本是印度產物,為何在當地幾近消亡,卻在中國“香火旺盛”?

中國佛教寺廟

在這裡我們具體來探討傳入中國的大乘佛教。漢傳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此時佛教僅在部分上層社會傳播,影響力還很小。到了東漢末年,本土化後的佛教在下層社會開始廣泛傳播,影響力開始迅速增強,隋唐時期佛教的發展在中國達到鼎盛。

香火旺盛、深受統治者接受

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國以來,每逢政權更迭頻繁時期,伴隨著的往往還有佛教的興盛。政治動盪、戰亂頻繁也導致百姓生活痛苦不堪,為了尋求精神上的寄託以減輕痛苦,信仰佛教恰好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第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發展時期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政權更迭頻繁,少數民族政權的特殊性,民族之間的矛盾尖銳。

統治者為追求政權的正統性、合法性,推崇佛教中眾生平等的思想,以期達成自己的目的。

此外,儒家所強調的價值體系已經不能很好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了更好地加強統治,穩定社會,玄學興起,但由於玄學在理論上過於空洞,對於加強統治和穩定社會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此時的佛教先是融入了儒家所提倡的孝道,因此有“周禮即佛教,佛教即周禮”一說,而後又吸收了道教清淨無為的思想,完成了中國本土化,很好的適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

南北朝時佛教已然遍佈全國,佛教徒數增加數量很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杜牧)一詩中的“四百八十寺”足以讓我們清晰地瞭解到南朝佛教的興盛之狀。

第二個具有代表性的發展時期是隋唐時期。這一時期的佛教有了更為突出的發展。隋朝皇室信佛,唐朝皇帝通道,但唐朝時政府對於外來文化的包容度很高,可以說是一個文化多元發展的時代。

佛教本是印度產物,為何在當地幾近消亡,卻在中國“香火旺盛”?

根據史料記載,隋朝時“文帝造西禪定寺,於高陽造隆聖寺,於幷州造弘善寺,揚州造慧日道場,京師造清禪寺、日嚴寺、香臺寺。”根據這段我們可以看出隋文帝時佛教已然開始蓬勃發展。而唐代到武則天時期,佛教的發展更是被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發展到武則天時期,為了鞏固政權,穩定社會,她不僅信奉佛法,也還在各地修築寺廟、禮遇高僧,推動佛教典籍的翻譯,對於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佛教發展至隋唐時期,宗派大興。為後世所知的便有三論宗、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等。其中的《般若波羅蜜心經》和《華嚴金師子章》等文更是在後世廣泛流傳並被人深入研讀。

清代吳承恩的《西遊記》所寫的唐僧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也是膾炙人口、廣為流傳,這也證明唐朝佛教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近代以來佛教發展狀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佛教事業也日益發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恢復和落實,中國佛教獲得了新的發展。可以說,在今天的中國,依舊有著佛教的一片發展空間,而遠在萬里之外的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已然成為了印度教蓬勃發展的土壤。

佛教本是印度產物,為何在當地幾近消亡,卻在中國“香火旺盛”?

著名佛經書影

總結

發源於天竺的佛教最終消亡於天竺,卻在中國這片遙遠的土地上發展。這不僅僅和國家制度和文化環境有關,也與經過漫長曆史洗滌所沉澱下來的民族特質有關。

種姓制度下的印度人最終順從、臣服於等級,認可不平等和宿命,這與佛教所提倡的眾生平等和否定宿命都是相反的。佛教中的緣起論否認神創造了世界,但印度人民歷來卻是信仰的梵天、溼婆和毗溼奴的。而中國自古以來,從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孫中山先生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富有反抗、正義精神,再加上中華文明的兼收幷蓄,使其在面臨多次外來文明的衝擊時,最終做到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經過中國本土化的佛教的一些價值觀念也與中國的部分主流觀念相一致,相比之下,更易為大眾所接受。

參考文獻:

1。《世界古代史》

2。《佛教在印度衰落的原因》

3。《印度社會中的種姓制度》

4。《辯證論》

TAG: 佛教印度發展大乘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