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故事】消失的民俗|張怡文

冬樹丫

消失的民俗

文 | 張怡文

張怡文

,漣源人,現居邵陽。作者更多文字,請點選最上方#張怡文說藍田#。

本文1100餘字

近日冬樹丫推出《

漣源故事:四百年傳奇肩上抬

》,介紹了珠梅抬故事,2014年已列入國家級非遺專案。

其實藍田以前也是抬故事的,規模比珠梅更大。藍田人祖先大部分源自明朝時贛人填湘時的江西移民,當時的移民把抬故事的習俗也一併帶到了藍田,珠梅劉姓也是藍田劉氏翊聖公的一支。

藍田抬故事一般在當年風調雨順,生意興隆,人們昌盛時,抬完天符(天符殿在今民主小學),城隍菩薩後,便會倡議抬故事。南岸五總(墨溪總,振新總,洲總,田函總,楊古總)五月十八、十九兩日抬故事。北岸七總(雷總、灣總、礄總、二甲總、橫正七總、永興總、十甲總)一定會在五月二十八、二十九跟著抬。每總最少有兩抬,聘請紙馬匠精心扎制故事會,挑選本總俊俏少男少女,化妝扮演今古著名的歷史故事人物,如桃園結義、鳳儀亭、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等。每總一套樂器隨後伴奏,每臺故事四人抬,沿著兩岸街道慢遊供人欣賞。第二天遊街後抬到大沙洲或中沙洲上繞圈遊,供人評說哪總的故事扮演最好,稱為遊洲會。

藍田不光抬故事,還划龍舟,劃綵船,燒寶塔,舞龍舞獅。

今年端午節我和東哥在橋頭河看龍船回來,把我拍的影片給媽媽看,媽媽說街上幾十年沒有划龍舟了,還是她沒到街上來時劃過龍舟。外婆家是六畝塘牛角石的,那個時候藍田一劃龍舟,周邊幾十裡的人都來藍田看熱鬧。藍田水河窄,水淺,灘多,但一點也沒影響人們划龍舟的熱情。每年從五月初一到初五日,各總開展龍舟競賽活動。

但比賽時不是專造的龍舟,是租用運貨的帆船。這種船高大笨重,劃時甲板上站著十多個手持竹篙撐船的,船中兩側坐著24個槳手,船尾四個搖著兩片大槳,船中用兩根竹杆一根大繩拉成架,一男孩坐在架上搖紅旗,架下兩人打大鼓大鑼。鑼鼓聲是統一劃船人動作的訊號,競賽時鑼鼓喧天,氣吞山河。船到灘間,劃手不顧一切跳下水推船,岸上看熱鬧的人也有跳下水幫本總推船,名叫在船贏船。故外地人看後說藍田不是劃龍船還是抬龍船。

端午後藍田人湊錢組織劃綵船,把帆船用竹篾和五顏六色的彩紙紮成綵船,戲曲愛好者不要報酬登上彩船,著戲服,畫臉譜,在樂器伴奏中表演湘劇、花鼓戲。大都是下午五點或晚上點煤氣燈開展演出,觀眾站在沿河兩岸欣賞,劃綵船劃到五月十五方結束。

中秋晚上,各總青少壯年拾瓦片壘成圓形寶塔,塔基直徑約一米,高一米五左右,內燒柴塊,燒到瓦片紅透為止,瓦片紅透未崩,認為該總來年吉祥之兆,各戶自動湊錢購買爆竹燃放助興,鑼鼓伴奏慶賀勝利。未燒紅而塔崩了的,該總人一鬨而散。各總為了爭勝,有的直接潑煤油,偷染坊的木架,排木。

【藍田故事】消失的民俗|張怡文

隔河相望的墨溪總和灣總的人,平時相安無事,一到正月舞獅燈、端午划龍舟、中秋燒寶塔時,兩總的人是互不示弱,非要爭個強弱,一有機會就動拳腳。民國34年(1945年)正月十二日,兩總的獅燈在福星橋南岸相遇,一時各講威武,互不相讓引起混亂,有人悄悄擲下一顆手榴彈,轟隆一聲血肉橫飛,四人死於非命。後經安化縣政府調解而了案。

七十年代末中山街把式李炳仁師父組織一幫徒弟,又耍了幾年獅燈,後來新建街和衛星大隊組建了新衛龍燈會,又熱鬧了幾年,新建街原屬雷總,扎的龍頭與其他地方的龍頭不同,為鴨頭狀,曰之鴨婆龍,並且是白天不舞晚上舞,每節龍身點有燭光,兩條丈多長的蝦公燈,四個鰣、青、鯉、鮭大魚燈和若干小魚燈伴舞,聲勢浩大,沿途居民燃放爆竹接龍進屋,十分熱鬧。舞獅的小夥個個英姿颯爽,動作瀟灑,十分受歡迎。

可惜這些都已成為歷史,傳統文化還是需要傳承,節日要有儀式感,珠梅的抬故事聲名遠傳,楊家灘橋頭河一到端午河面上船槳飛舞,水花四濺,中秋節水洞底寶塔燃起熊熊大火,照亮半邊夜空。藍田,這個曾經最熱鬧的地方,什麼都沒有了,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 本期完·歡迎分享朋友圈 —

TAG: 藍田故事龍舟寶塔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