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出自哪裡?一日不見,如三月,如三歲!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出自哪裡?一日不見,如三月,如三歲!

我們現在還常常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樣的話語來表達內心對於愛人的思念之情。這一唯美動人的話語正是出自兩千年前《詩經》中的《采葛》一詩。《采葛》一詩描寫了一位男子對心愛女子熾熱思念的獨白。男子的思念之熾熱甚至到了“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的程度。就是一天未見就好像過了三月、三秋、三歲一般煎熬。這裡的“三”字是虛數,即指多。詩人用時間的綿延漫長來表達愛人內心的思念之情,影響至今,清人方玉潤贊其為“雅韻欲流,遂成千秋佳語”。後世文人也對此詩中的“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句鍾愛至極。“三秋”究竟指多長的時間呢?唐儒孔穎達解釋說:“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意指一年有四季,每季有三月。“三秋”即指三季。 那既然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詩人為何不用“三春”“三夏”或“三冬”,唯獨使用“三秋”呢?這其實與秋天的季節特點有關。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亦是萬物蕭瑟、枯萎凋謝的時節。每每此時,人就容易感傷。一方面看到大地豐收的景象,再想到自己空空如也,也許是事業,也許是愛情,若還未有著落則不免傷心悲切。另一方面,周遭的植物樹木在秋季開始凋零飄落也激發起人們心中的無限失落憂傷,詩人心中思念所愛女子,一天未見心裡就感覺如同過了好多個蕭瑟落寞的秋天那般悲涼失望,他的心裡也如同是一片飄落凋零的秋葉一般荒蕪空洞。

《采葛》一詩對於詩人心理時間的描寫正是此詩動人之處。詩歌中所描寫的時間與我們生活中所理解的客觀時間是完全不同的。客觀時間以一分一秒按刻度均勻流淌,詩中的時間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它極富彈性,一天的時光可以變成三月之長,並隨詩人思念愈烈而不斷髮展,化成了“三秋”“三歲”。看似有悖常理的現象,卻真實地抓住了每一位情感豐富讀者的內心共鳴。我們現在生活中也常有這樣的體驗:“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當與好友一同玩樂聚會時就頓覺一天的時間轉瞬即逝,但當焦慮地等待考試成績時,即使只有五分鐘,在心裡也覺得漫長不已。這即是所謂的心理時間,是人們心中主觀的時間概念。這種時間感將人的情感與過去、現在和將來互相滲透交織融合。人們越是進入自己的意識深處,客觀時間就越不適用,而主觀的心理時間感就越有意義。在人心靈深處是沒有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界線的。奧古斯丁曾說:“正是在我的心裡,我度量時間。”他認為時間就是一個人心靈的延伸。唐代沈既濟在小說《枕中記》就講了“黃粱一夢”的故事:盧生在夢中過盡一生榮華,當他醒時,望見灶頭上煮著的小米飯,卻還只是剛下鍋時的樣子,若按客觀時間來算,其實也不過三五分鐘。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心理時間與客觀現實時間之間可以有著極大不同,這也正是人類心靈最迷人之所在。而如此心靈和現實的對比差異也正是文學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人源泉。《采葛》一詩正是把握住了人類心靈所共有的心理時間體驗,才會成就如此千古不衰的文學共鳴。(周景)

TAG: 三秋時間一日不見思念采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