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當我們看到一件藝術品時,這是藝術家遭受的創傷的表現,並決定將其變成美麗的東西。”——德國藝術家格哈德·裡希特

《無主之作》是根據被稱為“全球最貴的在世畫家之一”的德國藝術家格哈德·裡希特的人生經歷改編,透過將主人公庫爾特的人生經歷與歷史背景相結合,表現庫爾特是如何在歷史洪流的挾裹中探尋藝術之路,尋找真實自我的故事。

電影敘事從1937年到1966年,橫跨德國近三十年的歷史。在那個戰火紛飛、意識對立的年代,庫爾特並沒有迴避生命中所遭受的創傷,而是去凝視它,經歷它,感受它,體驗生命中的真實,從過往中汲取靈感,創作出代表內心聲音且蘊含磅礴之力的“無主之作”。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這部由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執導的劇情片有著強烈思想表達,不僅僅只是簡單呈現一位藝術家的產生,更是融合了二戰、冷戰、人性、愛情、藝術與哲學諸多元素,讓電影的內涵變得更加豐富。

電影對真實性的思考,對真相的追問,以及人在不同觀念形態下如何尋找內心聲音的表達顯得尤為深刻,讓人深思。本文從敘事結構,攝影技巧,哲學思想三個角度來透視這部電影所表達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經典的三幕式結構敘事,將主人公庫爾特的經歷劃分為三層清晰遞進的階段,結合三十年厚重的歷史講述藝術與自我的命題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和前衛的風格相比,這種經典的敘事結構更能凸顯影片的年代感和厚重感,營造出一種史詩般的壯闊氛圍,引人入勝。

在三個小時的時間裡,電影探索了庫爾特沉重的童年、蓬勃發展的青年、終獲成功的成年。作為觀眾的我們不僅能夠對庫爾特的藝術之路印象深刻,更能對那個時代產生共感,生命中的苦難更能激發人的思考與表達,並最終在藝術中獲得對自我生命的觀照,用藝術寄予苦難、安頓靈魂。

不管美好還是殘酷,只要是真實的,就值得用心去關注和感受,即別把目光移開。

在開篇的頹廢藝術展上,代表納粹的講解員趾高氣昂的對現代藝術展開否定和批判,並借用俄國抽象藝術家康定斯基的畫作來打擊庫爾特。年幼的庫爾特看著康定斯基的畫萌生了不想當畫家的心意,小姨伊麗莎白卻充滿鼓勵地對庫爾特說:“我喜歡這幅畫!”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伊麗莎白是庫爾特人生路上的第一個導師,她敢於反對納粹的思想,對藝術有著自己獨到的思考,正是伊麗莎白的存在,為庫爾特藝術成長的路上埋下了一顆啟蒙的種子。

在看完畫展回去的路上,伊麗莎白請求幾輛公交車司機一同為她鳴笛,當她陶醉在聲音的世界中時,庫爾特也許不明白小姨的舉動,但幼小的心靈也應該會為之感到震撼。而隨後伊麗莎白的一句話點出了本部電影的一個主題,她說:“把自己的感受畫成一幅畫,這就是那些被誣陷為頹廢藝術家們所嘗試的。”不錯,真實的感覺就是這些現代藝術所要表達的思想。

別把目光移開,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當伊麗莎白赤裸著身體彈奏鋼琴留給庫爾特美好的背影,亦或被衛生局抓走時讓庫爾特看到的拼命掙扎的傷心離別,她都告訴庫爾特——絕不要把目光移開。

第一幕伴隨著亨德爾的《上主如是說》背景音樂和漫天轟炸機迎來了高潮。伴隨著庫爾特的視線,導演做了一段平行剪輯,熊熊燃燒的房子,死在戰場上的舅舅,進入毒氣室的小姨,都彷彿發生在庫爾特的眼前。

鏡頭的敘述充滿了張力,聽著直通天籟的《上主如是說》,坐在螢幕前的觀眾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與邪惡,短短的幾個鏡頭匯聚成了對戰爭有力的控訴,更是在庫爾特的心中打下了沉重的烙印。

被囚禁的自我意識覺醒,只有自己能夠救贖自己

二戰結束以後,德國被蘇、美、法、英分割槽佔領,美、法、英三區成立“聯邦德國”,簡稱西德;蘇聯在其佔領區建立“民主德國”,簡稱東德,並築建柏林牆,形成歷史上一道難以抹去的傷疤。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青年的庫爾特進入東德的藝術學校學習,在這裡推崇社會現實主義理念,藝術應當服務於人民,表達個人思想和情感已經成了禁忌。

教授告訴庫爾特他的畢業作品打動了評審團,聘他為新建的歷史博物館繪製《工人階級的統一》為主題的溼壁畫。這是一項其他人求而不得的榮耀,但庫爾特拒絕了,在他看來這不適合他,他並不想讓自己的才華成為服務於機構的工具。

庫爾特的岳父說他是跟維利西特一樣的藝術家,這是很明顯的歧視,庫爾特不想自己越陷越深,萌生了離開東德的想法。可當真愛艾利告訴庫爾特她懷孕的時候,庫爾特動搖了,不得不拿起畫筆,開始了博物館的壁畫工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庫爾特越來越厭倦這裡充滿壓抑和虛偽的生活。儘管衣食無憂,小有所成,卻沒有他想要的“真相”。

內心的呼喚被監視和囚禁,生活越來越偏移伊麗莎白在他內心種下的初衷。在這裡他無法實現真我,藝術創作並不能讓他發現真相獲得自由的感覺,自我救贖成了他唯一的出路,於是他和艾利一起踏上了去往西德的路程。

獲得自我認知,用作品抵達真理,尋找真相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與東德群體面貌掩蓋個體個性而言,西德崇尚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對庫爾特而言這裡是一個嶄新的藝術世界,在這裡他體驗到了前衛的當代藝術,徜徉在自由自在的創作空間中。

開始的時候庫爾特在多樣的藝術樣式中迷失了自我,陷入了迷茫,創作出許多沒有靈魂的作品。也許是庫爾特關於樂透號碼的理論打動了西德導師,讓他對庫爾特的作品做出了關注。導師看著庫爾特的作品跟他說這些作品不是他,並不能印證他是誰,他是什麼,以及他的存在。

於是庫爾特將所有的作品付之一炬,循著歲月的長河逆流而上,回到生命的啟蒙時期,將徘徊在心底許久的真我靈魂釋放。從缺乏靈魂的模仿和譁眾取寵的標新立異中,庫爾特找到了自我的表達,找到了自己的藝術品格。而心底最深處的呼喚投放到畫布上卻是那個真實又充滿激情的伊麗莎白和兒時的自己,原來這就是照進他生命裡的那道光,指引著他尋找真相的存在。

格哈德·裡希特曾說:“當我們看到一件藝術品時,這是藝術家遭受的創傷的表現,並決定將其變成美麗的東西。”庫爾特的《無主之作》無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他將真實的照片模糊化處理,讓人們用自己的本能意識去感受畫面背後的真實與存在感,獲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從而蘊藉和撫慰人們的心靈,達到提高和淨化人們精神境界的目的。藝術作品固然是美麗的,庫爾特的追求自我和尋找真相之路卻更能觸動人們的內心,值得深思。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極具美感的攝影風格,在寫實的基礎上多了一些寫意的成分,既契合了影片本身的藝術主題,也激發了觀眾的情感共鳴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無主之作》於曾經同臺角逐最佳外語片獎項的《羅馬》而言並不遜色,雖然與小金人擦肩而過,但並不妨礙它成為最值得關注的電影之一。《羅馬》的全黑白片確實讓人驚豔,《無主之作》鮮活的彩色畫面無疑是人們心中的無冕之王。

電影由六獲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的凱萊布·丹斯切爾掌鏡,在這位大師的操控下,電影的影調、鏡頭、構圖以及場面排程等無不顯示出極強的攝影功底,既滿足了視覺上的美感與張力,又為導演的敘事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變焦拍攝中,對焦失焦的來回切換,契合了不要把目光移開的主題,也見證了庫爾特的沉重經歷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小姨伊麗莎白被衛生局帶走的時候,母親捂住了幼年庫爾特的眼睛卻被庫爾特掙脫,他親眼看著小姨被帶走。或許現實太殘酷,幼小的年齡無法承受這種生死離別,他不斷地將手擋在眼前,模糊掉眼前的視線。當車關上門,小姨在玻璃後面鄭重地跟庫爾特說:“絕不要把目光移開。”庫爾特聽了小姨的話,看著帶著小姨的汽車直到消失在拐角。

全家去醫院看望伊麗莎白,卻被告知已經轉走。庫爾特對著那幫本該是白衣天使卻充當了納粹的幫兇的護士舉起了手擋在眼前,模糊了視線。雖然內心感到痛苦,卻像當時拍照曝光一樣把歷史的真相鐫刻進了內心深處。

庫爾特的父親曾是一位頗有名望的教師,第三帝國時期因為現實的壓力,無奈加入了納粹黨。戰後父親卻失去了作為教師的資格,只能討一分擦樓梯的清潔工作,最終受不了這種侮辱,上吊自盡。

庫爾特聽到了母親一聲驚呼,一個搖鏡頭轉場來到了樓上。跟隨著庫爾特橫移的鏡頭掠過一道道白布以及呆立著母親的背部,給人創造了懸念。當庫爾特透過狹長的白布中間看到父親上吊的場面,視覺縱深的效果更加突出父親的猙獰,而一段不同景別的正反打,更加突出了庫爾特內心的悲傷,給劇情增添了強大的張力。

當庫爾特站定看向父親時,鏡頭開始失焦,稍後又變得清晰,或許在表達青年的庫爾特已經能勇敢的面對一切磨難,不再逃避內心的痛苦,用凝視來鐫刻沉重的記憶。而這些痛苦的場景,最終會變成他藝術創造的靈感和源泉。

唯美的愛情鏡頭給電影略帶沉重的基調增加了一些柔情蜜意,使得主角形象更加飽滿與真實,也很好的帶動了觀眾的情緒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愛情不是轟轟烈烈的誓言,而是一如既往的陪伴。庫爾特和艾莉的愛情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帶給了人們賞心悅目的觀感。艾莉對庫爾特的熱情以及支援是庫爾特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雖然關於艾莉的敘述並不突出,但人們似乎能想象到甘居幕後的艾莉其實也是在創造一種不平凡的人生。

而那些親密的氛圍和情緒就交給了攝影師來完成,透過亮光與暖色調以及一些復古濾鏡的新增,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而鏡頭切換到其他人的場景,卻又恢復到冷峻的色調,對比鮮明的色彩讓畫面變得更加吸引人。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電影蘊含的關於自我與世界,自我與我的哲學思想,使得每一位觀眾都能和它產生共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無主之作》:凝視生命中的沉重,尋找內心深處的呼喚

青年的庫爾特藏身於一顆參天大樹上,看著風吹萬物的廣闊場景以及在陽光下自然生長的生命,給予了他“世界公式”的啟迪。這讓他不用再擔心和害怕成為真正的自己,因為他是不可動搖的,這讓他可以去從事任何工作而不會感到迷茫,並將會一直髮現真理與真相。

小姨伊麗莎白雖然有著絕佳的藝術天賦,卻因為那個年代不能包容她這種太自我的個性品格,最終被當做精神病人被毀掉;庫爾特的父親因為承受不了作為清潔工的屈辱,迷失自我而自殺;庫爾特的岳父因為出賣了自己的靈魂,甘願做魔鬼的劊子手,戰後抑制自我,在自危中倉惶度日。

他們每個人都有和這個世界相處的困境,自我的存在如何才能和這個世界和諧共處,借用《存在》的一句歌詞“是否找個理由隨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掙脫牢籠”或許能夠詮釋自我存在的價值。

在時代的背景下,每個人都是微塵。有時候自我和我漸行漸遠,這個時候只有執著的奔向陽光,亦或是潛進心底,找回自己,做好自我,那樣才是自帶光芒的微塵。

(全文完)

TAG: 庫爾特自我藝術伊麗莎白小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