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土性知識必須“再全球化”

作者:胡鍵

HU JIAN

中國本土性知識必須“再全球化”

上海社會科學院軟實力研究中心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中國本土性知識必須“再全球化”

《社會科學》

2021年第3期

卷首語

阝               勹

社會科學知識從產生的來源看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遍化的知識,即普遍化、一般化了的對同類事物和現象的認識,這種知識往往被稱為“規律”;另一種是本土性的特殊知識,也就是關於特定社會中特定事物的知識。知識在取得一般化的認識之前,都是本土的和地方的。

普遍化的社會科學知識和理論大都產生於西方,中國的社會科學是工業革命以後從西方引進來的。這就意味著面對產生於西方的社會科學普遍性知識,中國同其他東方國家一樣都是“消費者”。但是,普遍化的知識無法解釋具體的社會實踐,對具體社會實踐具有直接的闡釋力的只能是本土性的特殊知識。正是在這種情形下,一些國家的學者才提出了“社會科學本土化”的主張。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者也同樣在探討擺脫西方一般社會科學知識的束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可能性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大致來自於兩個方面:先是來自於蘇聯,當時主要是為發展計劃經濟服務;改革開放之後,我們開始引進歐美的各種社會科學,尤其是經濟學、管理學、商科等。這兩個方面的來源並沒有對錯好壞之分,它們都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然而,由於中國正在崛起為一個大國,而一個大國不能只靠經濟實力來支撐,更需要軟實力,也就是我們講的文化甚至包括相關學科和相應的理論。所以,在當今有必要再次提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重要命題。

客觀地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學術界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構建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並不是全球化在知識傳播上的終點,而是中國本土化知識“再全球化”的起點。若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目的只是為了構建一套中國本土化、地方性的知識體系,那麼中國在知識體系上就成了一套自我封閉的系統。因此,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必須要走出去,而且當今中國學術界的使命是雙重的,既要努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也要把中國本土化、地方性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變成世界性的知識。只有這樣才意味著現代化實踐的“中國故事”及其理論和價值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和接納,中國在世界上才擁有強大的軟實力。

                            廴             匚

TAG: 社會科學知識中國構建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