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杰:經典研讀的目的

作者:黃俊杰

首發:騰訊儒學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一種說法》黃俊杰:經典研讀的目的”,“vid”:“i0031819oiz”,“img”:“http://puui。qpic。cn/vpic/0/i0031819oiz。png/0”,“desc”:“”})

【摘要】儒

佛都主張,經典閱讀必須著重在"心解",而且要以"體知"作為基礎。

"體知"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過程,要"體現"才是他的目的。

黃俊杰:經典研讀的目的

我們知道"朱子讀書法",可以說是千餘年來,中國人讀書方法最系統性的,論述朱子讀書法有兩個關鍵詞,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第一個關鍵詞就是"親切"。

那麼怎麼樣才能夠閱讀經典而達到親切的境界呢?朱子提示我們四個方法,第一個方法是"虛心",完全放空自己,就完全排除自己的主觀,自己的先入為主的各種偏見,完全虛心的聆聽聖人的教誨。

第二個就要"循序漸進",要一步一步的來,不能一步登天。第三個"不能求快"!你讀了以後,讀了這些經典以後,你要"涵泳浹洽"。

"涵泳浹洽"這四個字,一再的出現在朱子與學生討論讀書方法的言論裡面。用我們的現代語言來講,可以說如果我們把經典的義理,想象成一個池塘,一個游泳池,我們可以進去裡面游泳。"浹洽"就是我們現代講的"浸潤",浸潤我們的身心,完全浸潤在經典的精神世界裡面。然後你經過虛心,循序漸進,浹洽以後,你瞭解書中的義理了,你最後要反求諸己,要用書中的義理,跟你自己的身心相印證,以上是朱子讀書法第一個關鍵詞。

黃俊杰:經典研讀的目的

朱子全書

答潘恭叔

敬之一字,萬善根本;

涵養省察,格物致知,種種功夫皆從此出,方有據

依。

第二個關鍵詞,我要說的就是"敬"這個字。他說"敬之一字,萬善根本;涵養省察,格物致知;種種功夫皆從此出,方有據依。"是的,這個"敬"就是我們現在人講的serious的意思,就是非常的恭敬,和讀一般的書不一樣。讀一般的書,我們把它當作一種遊戲,一種game,這是朱子所不能接受的。

《增壹阿含經 卷一》

契經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經為三藏。

朱子讀書法兩大關鍵詞,第一是"親切",第二是"敬";我們都知道佛教經典無量無邊,所謂"三藏十二部",在增壹阿含經裡面,"契經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經為三藏"的講法。"經"就是指佛陀直接的教誨,什麼叫做"律"呢?就是指佛陀對出家、在家四眾弟子,所制定的行為規範,記載這種行為規範的書,叫做"律"。什麼叫做"論"呢?"論"就是歷代的祖師所造用來解釋這個經的內容的這些書,就叫做"論"。

黃俊杰:經典研讀的目的

《八大人覺經 第五覺悟》

菩薩常念

,廣學多聞;

增長智慧

,成就辯才;

教化一切

,悉以大樂。

佛教主張要"廣泛學習經典"。八大人覺經,非常精簡很容易閱讀,有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告誡佛弟子、菩薩,要常常念、常常思考,要廣學多聞,才能增長智慧。佛教強調要"深入經藏",你才能"智慧如海",他們把經典放在最高的、最重視的這個層級。

《大般若經 卷四二六》

頌讀經典才能於諸深法,能盡源底。

大般若經裡面"頌讀經典,才能"於諸深法,能盡源底"。在大般涅盤經裡面,佛要告訴他的第一代弟子阿難說,"欲供養我報於恩者,不必以此香花伎樂"就不必用很美妙的音樂,用很香的花來供養我,而是你要讀誦經典,並且要思惟這個經典中的諸法深妙之義,這都可以看出佛教對經典的重視。

講到佛教對經典的態度,最具有革命性,最震撼的是,中國化以後的佛教宗派,那就是禪宗。禪宗主張,生命智慧有時候可以超越於語言文字之上。

黃俊杰:經典研讀的目的

《六祖壇經 行由品第一》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南宗就是六祖,就是惠能,他原來是南海新興人,就是廣東的人,樣子很不起眼,而且他又不認識字,那麼所以到了五祖那裡以後,就被指派去舂米。這個五祖有一天經過,就跟他講了一下話,然後這個把他的這個杖敲了三下,他就知道了,原來是深夜三點鐘,三更的時候,要去扣五祖的門。然後五祖用那個蚊帳遮住那個窗子,然後跟他講法。據六祖壇經記載,五祖告訴惠能法師,"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是的,就是一切的學習,要"迴歸自心"。

《六祖壇經 行由品第一》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他第一個教義就是"直指本心,見性成佛",因為他主張"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明鏡"其實都是"心"的一種展現,生命智慧有時候是超越文字之上。

這一個禪宗非常革命性的這一個命題,在這個六祖剛到韶關南華寺的時候,當地就有一個比丘尼,他的名字叫做無盡藏。那我們都知道,六祖是不認識字的,於是這個比丘尼,就拿著經典來問六祖那裡面的字,哪一個字怎麼樣…結果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就是那個字我是不認識的,但是這個經裡面的意思,你可以問我。

黃俊杰:經典研讀的目的

《六祖壇經 機緣品第七》

師曰:

字即不識,義即請問。

尼曰:

字尚不識,焉能會義?

師曰: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這個比丘尼說,那就怪了,"字尚不識,焉能會義?"你連字都不認識,你怎麼能夠知道那個意思呢?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這八個字實在是驚天動地,實在是這個中國化以後的這一個佛教,最具有革命性的一個主張。

儒佛都主張,經典閱讀必須著重在"心解",而且要以"體知"作為他的基礎。體知其實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過程,要"體現"才是他的目的。也就是你實際的實踐,這才是讀經的目的。儒佛經典閱讀必然是落實在作為"道德目標的體現"這件事情之上。儒佛都共同強調,我們的身心要受到經典的感召,這個感召非常像二十世紀初年,偉大社會學大師韋伯所講的那樣,那是一種召喚,一種calling,一種來自人類精神原鄉的召喚,這是儒佛所認知的經典研讀的最高目標。

黃俊杰:經典研讀的目的

主講人簡介:

黃俊杰,現任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學術諮詢委員、臺灣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曾任臺大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研究領域為東亞思想史,近年著有《東亞儒家仁學史論》、《大學之理念》、《東亞儒家人文精神》、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Texts in Contexts等書,多種著作被譯為英、日、韓、越、德、法、西、斯洛維尼雅文出版。

本文為騰訊儒學獨家原創稿件,轉載請聯絡授權。

騰訊儒學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TAG: 經典朱子儒佛本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