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祠煥光彩,越秀打造紅色遺蹟周邊微改造範本

百年前,華南的紅色星火從這裡照亮。寫滿珍貴記憶的紅色教育基地。經過145天的精織細繡,藏在鬧市深巷裡的楊家祠得到重生,一起驚豔綻放的還有楊家祠周邊的環境。連月來,街坊賀先生多次走進楊家祠,自豪地為每一個來這裡的人講解楊家祠的過去。

百年家祠煥光彩,越秀打造紅色遺蹟周邊微改造範本

百年祠堂已經重煥光彩,成為人們追憶歷史的重要場所。精緻的街巷環境亦為居民提供了極好的休閒去處,為周邊區域營造了景觀、注入了活力、留下了記憶。

歷史

院子裡的石榴樹

一百年前,《國際歌》的漢譯作者瞿秋白與在楊家祠居住的楊匏安先生一起,向人們傳唱《國際歌》。一百年後,伴隨著慷慨激昂的《國際歌》歌聲,煥發新生命的楊家祠向公眾開放。

曾經很少人知道,在廣州鬧市區的越華路上藏有一座有著光榮歷史的百年祠堂楊家祠。改造前,楊家祠周邊巷道里殘舊的電線與新搭的通訊線路縱橫交錯,通風口、市政水管、水錶箱雜亂無章。

如今走在越華路上,穿過林立的商鋪,很容易發現整飾一新的楊家祠牌坊。牌坊莊嚴肅穆,樸實卻不失細節。一行石板路、一棵石榴樹,第一次走進楊家祠的參觀者也許不會感覺有什麼特別。

據楊文達先生在《回憶父親在楊家祠的革命歲月》中所述,楊家祠門前、小院分別種著梧桐樹和石榴樹。“對比兩個樹種的特性及對覆土深度的要求,我們選擇了在景觀庭院中複種一棵石榴樹,儘可能使一草一木貼近歷史。”廣州市嶺南建築中心(以下簡稱“嶺南中心”)研究部負責人鄭宇全程參與楊家祠周邊微改造的設計,“重歷史輕介入”是她多次強調的詞。

百年家祠煥光彩,越秀打造紅色遺蹟周邊微改造範本

“紅色遺蹟周邊微改造既要結合歷史,又要結合客觀實際,再進行創新。設計出來的方案一定要出彩,要做成微改造的精品工程。越秀要為紅色遺蹟微改造提供樣本。”負責組織施工的廣州市越秀區代建專案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代建中心”)總工程師鄒友林一開始就制定了目標。

微改造的設計範圍2647平方米,包括楊家祠道及周邊環境改造設計、楊家祠西庭院景觀設計、楊家祠東巷道修復與改造設計、東巷道入口及紅色文化園地改造設計(二期)等。

“一般的微改造主要是保民生,在保民生的基礎上再進行品質化提升,包括三線下地、雨汙分流、髒亂差的整治和處理。”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建設工程總包部部長袁學松分析,紅色遺蹟周邊微改造除了品質化提升,還要從古建築出發還原歷史。因為歷史古蹟的活化,除了繼承歷史寶貴財富之外,更多的或許應該是讓後代可以實實在在地觸控先輩們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用心感受先輩們精神的深刻時代魅力,從而將其發揚光大。

56次的專案工作會,145天的調研、設計與施工……從專案啟動到修繕完工,整個團隊以繡花的耐心與細心還原了兩百歲楊家祠以及周邊的風采。

老城古巷,百年家祠,從此舊貌換新顏。

百年家祠煥光彩,越秀打造紅色遺蹟周邊微改造範本

規劃

重歷史輕介入

在楊家祠入口處,細心的市民會發現有幾塊石板被金色圈圍起來,均勻地鋪設在進門入口處。原來,這是在東巷道的施工工地,施工人員在巷道地下新發現的麻石板。挖掘出的麻石板,長約130釐米,寬約35釐米,表面光滑。

麻石板作為楊家祠前歷史巷道的實物遺存,見證了當年楊匏安等革命先輩的歷史足跡,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與研究意義。不同人對麻石板這一歷史實物的“古為今用”看法不一:有的提出麻石板可以採用地面蓋玻璃作櫥窗式實物展示,也有人提出可以採取用原麻石板鋪設巷道現有路面等方式。

百年家祠煥光彩,越秀打造紅色遺蹟周邊微改造範本

本著“重歷史輕介入”的理念,在編制楊家祠周邊環境微改造設計方案過程中,嶺南中心團隊對歷史進行充分研究,考察珠海楊匏安事蹟館,採訪楊匏安先生的後人楊文偉老人以及中山大學專門研究楊匏安的李堅教授,深入瞭解楊匏安生前事蹟。

“透過查閱《楊匏安史料與研究》《民國廣東大事記》等史料書刊,我們分析楊家祠與楊家祠道的歷史環境變遷。”鄭宇現場拿著的一本資料冊,詳細記錄著各類歷史材料,包括大量清代廣州祠堂廟宇歷史照片。正是這些史料,為復原楊家祠建築佈局提供了充分依據。為了做好設計,他們還研究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廣州古城圖、市域經界圖。“用來類比研究清代祠堂前空間佈局形態及石板鋪砌樣式,保證楊家祠周邊環境微改造方案更嚴謹、準確,讓設計更加真實且富有內涵。”鄭宇感慨,做紅色史蹟微改造,大部分精力用於考究歷史。這也對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專業知識,能做史料分析和研究。

白天走進楊家祠道,踏著石板路前行,兩側牆面的15首詩詞彷彿將人帶入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東巷道景牆、西側庭院灰牆顯得古樸肅穆,協調統一。牆面採用傳統工藝青磚貼面,地面以原汁原味的條石鋪裝,庭園以拼貼精巧的瓦片鋪砌……多種歷史元素都在細微處描畫、修補著楊家祠的歷史記憶。

百年家祠煥光彩,越秀打造紅色遺蹟周邊微改造範本

改造

還原歷史但不囿於歷史

夜幕降臨,瓦片牆的剪影,成為了西庭院的視覺焦點。華燈初上,兩百歲的楊家祠呈現一派寧靜之美。楊家祠的柔和光影,彷彿在訴說著歷史。周邊環境與楊家祠文物本體保持整體統一,營造出一處簡潔大氣又富有歷史感的高品質室外場所。

“現在走進楊家祠,彷彿置身於歷史場景中。”賀先生在周邊居住30年了,現在他每天散步都要走過西景觀庭院鵝卵石鋪裝的地面,看一看壁燈。

原來,楊家祠道的夜景照明系統和牆壁等在材質選擇、構造做法上都非常講究。仔細看壁燈,就是清末民初很多巷道里都用的燈具。“一磚一瓦都是歷史,符合當時在用的建築材料。”鄭宇介紹,這種燈具看起來好像很普通,但是非常便於替換和後期維護。這正是微改造的精細化、品質化要求。

細看牆上的小青磚,並不是用仿古瓷片,而是老青磚切片貼上去的。“所有鋪底材料和瓦片,我們也都是不採用現代材料,儘量把以前曾經在建築上用過的材料,用現代的手法去表現。”鄭宇和團隊堅持的原則是還原歷史,但不囿於歷史,“我們要讓大家感覺到這就是現在做的,我們不是仿古街。”

百年家祠煥光彩,越秀打造紅色遺蹟周邊微改造範本

舊材料用新手法表現,就是為了營造與文物本體一致的環境。區域性改造也遵循了同樣的原理,小到防盜網和窗戶都“暗藏”著匠心。

右邊的牆上有一扇窗戶,以前居民安裝了不鏽鋼防盜網。現在使用嶺南窗花元素來設計的圖案。“我們用了現代的手法把古建築進行改造,整個巷子看上去既復古又有特色。”袁學松指出,在城市建設裡,我們並不倡導每一個人、每一個環境都是主角,還是要分主次。楊家祠本體是主角,環境就要甘當配角。環境設計的時候,周邊很少用很鮮亮的顏色,都是用灰色的調子。

“這邊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以前這個地方商鋪臨建,這裡以前是信訪室,這邊都是那種臨時搭建的違建。”站在楊家祠道,鄒友林感慨,“在一張有墨跡的紙上畫出精美的圖畫遠比在白紙上畫畫難,但我們做到了。”

楊家祠修繕及周邊環境微改造對於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的意義不言而喻。而這,也正是越秀區老舊小區微改造的一大特色。據統計,廣州市的紅色遺蹟保護有70%在越秀區。

【記者】馮豔丹

【作者】 馮豔丹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TAG: 家祠歷史改造楊匏安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