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平時怎麼說話?都是用文言文嗎?你想的可能太多了!

經過九年義務教育,大家應該都懂學習文言文的苦,一篇《出師表》為難過多少求學道路上的芊芊學子。再看看我國經典四大名著,乃至如今我們能看到的所有古籍,基本上全部都是文言文。如果不是對文言文足夠了解,哪怕(fan)優(zi)秀(dian)如我讀起來也是磕磕盼盼,很難理解其中的意思。每每此時都忍不住佩服古人,畢竟日常如此溝通需要的不是一般的理解能力。不過,文言文真的是古人正常的說話方式嗎?人人見面打招撥出口都是“之乎者也”嗎?

古人平時怎麼說話?都是用文言文嗎?你想的可能太多了!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這篇小說中,塑造了一個鮮明的受封建思想荼毒的讀書人形象,孔乙己在精神上迂腐不堪、在生活上窮困潦倒,每天都在別人的嘲笑中度日,最終“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孔乙己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古人平時怎麼說話?都是用文言文嗎?你想的可能太多了!

可是,孔乙己生活的年代,正是從文言文到白話文的過渡時期,為什麼會讓人半懂不懂,甚至惹人嘲笑呢?因為“之乎者也”這種方式,只適用於書面寫作,孔乙己在一場生活中也這樣說話,就顯得不倫不類,十分滑稽。古人說話用的口頭語,跟我們今天沒有多大差別,文言文是書面寫作形式,正常人聊天是不會“之乎者也”的,用專業術語來說,這個現象叫做“言文分離”。

古人平時怎麼說話?都是用文言文嗎?你想的可能太多了!

言文分離,顧名思義就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分離開來,採取不同的形式進行表達。言就是語言、口頭語,文就是文章、書面語,不論口語還是書面語,其本質都是為了交流,那為什麼不把口頭語和書面語統一,而是要採取“言文分離”的形式呢?

首先,古時候為什麼會出現文言文?

其實文言文就是白話文的一種精簡用語,為的就是節約書寫成本。你想想看,先秦時期還沒有紙,記錄文字的工具是用竹簡,更早的春秋戰國時期也是用刀刻竹簡,往上追溯還有用紡織物、石碑和青銅器來記錄文字。。。 這樣一來,記錄成本太高了。為了用最精簡的文字表達最多的意思,於是就出現了文言文。

古人平時怎麼說話?都是用文言文嗎?你想的可能太多了!

據說,先秦時期,還是言文合一的,那時人們說的也是文言文。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了 方便交流,人們在交流中逐漸將言語簡化,到了漢代,普通人讀文言文一般都要經過註疏才能看懂。而此時僅距離秦代才僅僅百年。

那這個時候為什麼不直接將文言文的書寫方式改成白話文呢?這就體現古人的智慧了!

古人之所以持續沿用文言文的書寫方式,是因為古人發現,白話的口語變化真的好快啊!而且不同地區的口語差別太大了!可謂“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如果當時用白話寫下文章,可能過個幾十年後人就看不懂了,甚至換個地方就讀不懂了。

有什麼辦法能夠規避地域和文化代溝,實現人類的跨時空交流呢?

當然是定下一套固定不變,貫通古今的語言,專門用來寫作!這樣一來,後世子孫只需要加以學習,就能夠暢讀祖先的文章,通曉其意,實現跨越千年的溝通。所以,即便2000年過去了,我們依舊能讀懂《史記》,能有幸領略中華文明的輝煌歷史!

古人平時怎麼說話?都是用文言文嗎?你想的可能太多了!

實際上,語言的變遷就是一種輪迴,文言文脫胎於先秦口語,也就是說,顯示時期,人們的口頭語和書面語言是一致的。只是口頭語變化太過迅速,文言跟不上發展,於是出現了“言文分離”,口頭語更通俗、書面語更雅緻,這種發展到一定時期,又被融合到一起了,白話文替代了文言文,言、文統一了。從交流溝通和知識傳播的角度來說,白話文的推廣和普及,逾越了文言文特有的語言編碼,才真正使文化教育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讓知識能走向普通大眾。

古人平時怎麼說話?都是用文言文嗎?你想的可能太多了!

因此,我們應該感恩對白話文推廣事業付出過熱情的前輩。但凡事分兩面,白話文推廣後帶來的不好影響就是,現代人很難看懂古籍了,課本中出現的文言文也被學生排斥,甚至視為噩夢,這對古代文化的傳承有一定的障礙。當然,我這樣說並不是要給文言文和白話文分出個優劣,只是客觀分析中國人語言的發展和變遷。

TAG: 文言文白話文口頭語孔乙己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