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暖流 | 魯先聖

愛的暖流 | 魯先聖

這是一個感動了我很多年的故事,儘管從我聽到它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很久,但是,它卻如一罈陳年老酒,愈久彌香。

那一年,我的好友春山,應日本早稻田大學的邀請,前往早稻田大學任教。我們幾位常聯絡的朋友去給他送行。在他的客廳裡,我們依依惜別。他說,他一直有一個心願未了。我聽他講他的心願,我驚奇的是,怎麼也沒想到,他這些年來奮發努力的源泉,原來是從少年時代,—個偶然發生的故事開始的。

他的家鄉在偏僻的沂蒙山區,當年那裡很窮,能吃飽飯的人家就算是殷實之家了。他家裡4口人,奶奶,父母親和他。奶奶常年有病,父親身體也不好,家裡只靠母親一人。在他8歲那一年,父親的身體稍稍好一些了,跟著村裡人到—個小煤窯去挖煤。不料正趕上了小煤窯坍塌,被砸死了。沒有掙到錢,為了埋葬父親又借了很多錢,家裡的饑荒就更大了。

臨近春節了,奶奶躺在床上有氣無力,母親出去一整天賣家裡僅有的一垛穀草,沒有人買,又拉了回來。這個時候,不要說買肉過年,第二天吃的也沒有著落。8歲的他已經懂事了,看著母親悲苦的神情,他想到自己養了—年的兩隻小白兔。那是父親活著的時候花1元錢給他買的。父親說,你要天天割草餵它,它就會生很多很多小白兔,然後把小白兔賣了當學費,就有錢讀書了。這一年多里,他天天割草,風雨無阻,小白兔已長成了大白兔,過了年就能夠生小白兔了。

他經常對奶奶和母親說,我要讓它生一院子的小白兔,賣很多的錢,除了上學夠用,還要給奶奶治病,買好東西給母親吃。他實在是捨不得賣啊。可是,看著病床上的奶奶和無奈的母親,他咬了咬牙說,把我的小白兔賣了吧,好買肉給奶奶包餃子。

母親的淚水刷刷地落下來。她知道那是兒子的全部希望和寄託,可是家裡實在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換錢了,總得讓婆婆和兒子吃一頓水餃呀,母親含淚同意了。

8歲的他把兩隻小白兔裝進揹簍,就獨自一人到距離家有5華里的集市上去了。

他蹲在街口,兩隻手抓著小白兔的兩隻耳朵,向過往的行人喊:誰買小白兔!喊了多少遍,過了多少時間,他記不清了。到了中午時,一個穿制服的人在他面前停了下來。他問他為什麼賣小白兔,家裡的大人為什麼讓他一個小孩子來賣。他一五一十地全說了,從父親給他買小白兔,到他養小白兔,還有他的希望和憧憬。

他記得那人聽後沉思了很久,而後掏出5元錢,又從上衣口袋裡拿出一支鋼筆給他說:小白兔不要賣了,還要養著將來上學用,這支鋼筆送給你寫字。而後那人幫助把小白兔裝進揹簍,讓他趕快回家去。

5元錢,對於當時的他家來說是一筆鉅款,他們過了一個很富裕的年,買了肉,買了白麵,還有魚。

第二年的春天,他的大白兔一次就生了6只小白兔,兔的規模一下子到了8只,後來最多的時候到了30多隻。他一年當中賣小白兔能有幾十元的收益,足夠他上學用的,還能貼補家用。

春山告訴我,他之所以能在恢復高考以後不懈努力考上大學,正是這些小白兔的功勞。春山後來的人生軌跡,我就很清楚了,他經過刻苦努力,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覆旦大學。接著,他又在大學畢業後考取了復旦的研究生。再後來,他成為自己所在專業領域的翹楚。

幾十年來,他一直都在尋找那位幫助過他的人,他只要回故鄉,一定到當年的那個集市上去尋找,希望能夠與恩人再次偶遇。他也到鎮上的幾個單 位尋找過,委託很多人幫助尋找,但是卻一直沒有找到。

春山說,他一生受過很多幫助,但是那一次最令他刻骨銘心。他說,也許那個好心人早就忘記了那樣一件小事,他也許永遠都不知他的那一次舉手之勞,對於當時的那個孩子,卻是恩重如山,不僅僅挽救了一個家庭,而且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我對春山說,也許我們永遠也不可能找到那個人了,但我們有更好的辦法可以了卻心願,讓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經常做這樣5元錢和一支鋼筆的事情,讓這樣的故事,經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讓這愛的暖流,永遠在我們的身邊涓涓流淌。

當時,我們在場的幾個朋友,都被春山的故事淚目,並一直成為我們生命的珍藏。

春山已經遠赴東瀛很久了,我相信他早已把這個美好的故事,一定也講給了他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而我也一直為這個故事感動著。

創作談:

這不是一個虛構的小說,而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當我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立刻就有了寫下來的衝動。文章雖然時間跨度二十多年,但是,卻有一條清晰的主線貫穿始終,這是愛的暖流。

這是我把握這篇文章的要點,自始至終,以愛為主線,在愛的暗流之上,娓娓道來講故事。故事儘管並無驚濤駭浪,但是,愛的暖流,卻直搗人心。

這篇文章還有一條重要的平行線,就是尋找恩人,尋找恩人是明線,愛的暖流是暗線,兩條線索交相輝映,相互襯托,共同交織著不斷走向縱深。

文章的人物看起來有奶奶,父母,孩子,穿制服的恩人,朋友們,但是,真正出場的並不多。穿制服的恩人,雖然出場很短,但是,幾句話是重要的亮點,也是本文的核心。這個核心,貫穿始終,一直到最後,成為我們大家的目標。

魯先聖簡介

魯先聖,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詩學會會員,教育部十一五課題組文學專家,山東省作家協會散文創作委員會委員,故鄉山東省嘉祥縣作協名譽主席,《讀者》《青年文摘》《意林》《特別關注》《語文報》等知名報刊簽約作家,《北京青年報》《山東青年》《濟南時報》《西部商報》《生活日報》《遼寧警刊》《深圳晶報》《黨員幹部之友》等報刊專欄作家,獲得第十八屆全國孫犁散文獎二等獎,2009年度冰心圖書獎,第五屆魯迅雜文獎特等獎。曾任職《山東青年報》編輯記者、《聯合日報》專題部主任、新華社山東分社《黨建參考》執行主編。主要著作《持續地敲門》《人生都可以如詩如夢》《留下麥穗給過路的人》《請把腳步放輕些》《時光的恩賜》《幸福是遊移不定的》《黎明的珠露》《我們很近又很遠》《在歷史的深處徜徉》《傑出的中國母親們》等,共出版上市文學專著40餘部,600多萬字。山東省嘉祥縣人,現居濟南。

近年來,魯先聖在書畫藝術領域異軍突起,以知名作家身份,在濟南七星颱風景區、濟南高新區、革命老區沂南、故鄉嘉祥縣等地創辦多處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魯先聖書院”,書畫作品多次參加省內外書畫展覽,在山東省文化館、濟南舜耕會展中心展覽中作品獲得好評。山東衛視、濟南日報等媒體專門就書法成就進行了專題採訪報道。被媒體譽為山東作家書法藝術的代表性人物。書法作品以高古、典雅、素樸、簡靜的文人風格,在齊魯書法界獨樹一幟。現為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山東分院副院長,魯先聖書院院長。

TAG: 小白兔春山奶奶故事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