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丨鄭妞:《上古牙喉音特殊諧聲關係研究》

薦書丨鄭妞:《上古牙喉音特殊諧聲關係研究》

《上古牙喉音特殊諧聲關係研究》

作者:鄭妞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0月

定價:118。00元

ISBN:978-7-301-32439-4

作者簡介

鄭妞,1984年生,湖北當陽人。200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國學實驗班,獲學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獲碩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中文系講師,研究方向為漢語音韻學,發表有關上古音、音義關係、佛經音義的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專案、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課題各一項。

目錄

向上滑動閱覽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解題

第二節有關牙喉音特殊諧聲關係研究的概況

第三節選題的意義和價值

第四節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   諧聲字與上古音

第一節“音近”與“諧聲原則”

第二節諧聲系列音類求證法

第三章   牙喉音與章組字的特殊諧聲

第一節前人的研究概況

第二節牙喉音主諧字和章組的特殊諧聲

第三節章組主諧字和牙喉音的特殊諧聲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牙喉音與端知組字的特殊諧聲

第一節前人的研究概況

第二節牙喉音主諧字和端知組的特殊諧聲

第三節端知組主諧字和牙喉音的特殊諧聲

第四節小結

第五章   牙喉音與精莊組字的特殊諧聲

第一節   前人的研究概況

第二節牙喉音主諧字和精莊組的特殊諧聲

第三節精莊組主諧字和牙喉音的特殊諧聲

第四節小結

第六章   牙喉音與幫非組字的特殊諧聲

第一節   前人的研究概況

第二節牙喉音主諧字和幫非組的特殊諧聲

第三節幫非組主諧字和牙喉音的特殊諧聲

第四節小結

第七章以母的諧聲問題和上古音構擬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小結

第八章   特殊諧聲研究中需注意的若干問題

第一節同義換讀

第二節同形字

第三節誤定聲符

第四節音變構詞

第五節語流音變

第六節讀音類推

第九章結語

第一節前人利用諧聲字研究上古聲母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從對韻部相通及聲母相通材料處理的不一致性看複子音構擬的缺陷

第三節複子音構擬和漢語形態之爭

第四節特殊諧聲字的研究與上古音系結構

第五節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說文》聲符分佈表

附錄二  《說文》諧聲字聲母相遇次數表

附錄三   牙喉音和章組特殊諧聲字表

附錄四   牙喉音和端知組特殊諧聲字表

附錄五   牙喉音和精莊組特殊諧聲字表

附錄六   牙喉音和幫非組特殊諧聲字表

附錄七 《史記》補充材料

附錄八 聲符索引

後 記

內容簡介

《牙喉音特殊諧聲關係研究》以上古牙喉音特殊諧聲字為研究物件,透過對諧聲資料庫關鍵欄位的檢索和統計,在諧聲系列中分析諧聲關係並區分諧聲層級,廣泛收集了中古韻書和音義書所反映的中古音切,同時結合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中的經師音注、讀若、聲訓、假借、異文、聯綿詞、同源詞等內證材料,系統考察了特殊諧聲字在上古時期的語音面貌,對於上古音研究中與特殊諧聲字相關的一些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研究認為這些特殊諧聲字的產生原因很複雜,很多與規律性的歷史語音演變無關,真正的特殊諧聲字數量並不多,絕大多數的特殊諧聲字其讀音上古已經形成,當是單子音,複子音學說在解釋上古漢語的內證材料、歷史語音的發展演變以及音系的聲韻配合上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研究目的和意義

(一)牙喉音諧聲字在諧聲系統中數量最多,與唇、舌、齒音都有交涉,研究其特殊諧聲關係能夠最大可能地揭示出特殊諧聲字形成的各種原因,對探討上古音研究中的一些爭議也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傳統音韻學以文獻反映出的聲母通轉關係為依據,以牙喉音為樞紐,銜接唇齒舌音,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牙喉音和唇、舌、齒音關係的緊密性和複雜性。從諧聲資料庫的統計結果來看,牙喉音和唇、舌、齒音字都有交涉,現代學者對於牙喉音和章組字、唇音字的特殊諧聲關係也多有討論,其中關涉到上古音的介音系統、上古音有沒有s詞綴、上古音有沒有複子音等諸多上古音領域的重大問題。我們正可以透過牙喉音特殊諧聲字的考察,加深對這些問題的認識,總結上古音研究應依據的原則,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和創新。

(二)綜合運用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的各種材料,對諧聲字本身的形音義進行全面深入的考察,這是利用諧聲字研究上古聲母的基礎和前提。前人對於諧聲字形音義的判定,很大一部分還是取決於許慎《說文解字》,加上一些零散的後人的考釋,特別是對諧聲字上古聲韻地位的判定,往往只從《廣韻》為代表的中古音上推,沒有有效利用上古文獻中的音注、假借、異文、讀若、聯綿詞、同源詞等材料,對上古存在的異讀也沒有充分重視。從古文字資料來看,《說文解字》一書對於聲符的解說有不少存在問題,而中古韻書並沒有完全反映出諧聲字的上古音讀情況,諧聲字從上古到中古的語音演變常常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需要結合文獻中的音義作具體的考察。特別是其中的特殊諧聲字,只有結合文獻對其進行深入考察,才能真正揭示出特殊讀音產生的原因。

(三)前人從諧聲角度研究上古聲母,未曾在諧聲系統下考察諧聲字,也不太注重諧聲層級的區分,對於特殊諧聲字沒有窮盡性檢索和分析。雖然早年如董同龢、陸志韋的研究建立在對《說文》諧聲系統進行全面統計和分析的基礎上,但在論述有關專題時,只是列舉出了部分的特殊諧聲字,沒有作窮盡性地分析。透過孫玉文《諧聲系列和上古音》的研究,可以看出諧聲系列本身也蘊含了豐富的語音資訊,今人在這些方面所作的努力顯然還不夠。一些國外學者如雅洪托夫、蒲立本、包擬古,中國學者如周法高、李方桂、張永言等研究諧聲所用的材料仍然來自董同龢、陸志韋等前人的統計,常常依據幾個特殊諧聲的例子就為上古構擬一套新的聲母,並沒有考慮到這些特殊諧聲在諧聲中所佔的比率。李建強《來母字及相關聲母字的上古音研究》對高本漢《漢文典》中來母複子音所作的聲韻調配合表就很能說明這種研究方法的弊端,如果構擬的聲母只能和有限的韻母搭配,甚至只配一兩個韻母,顯然違背了古音構擬的系統性原則。諧聲中不僅來母字的情形如此,其它聲母的情況也類似。就目前的研究情況,立足於漢語本身的內證材料,全面收集漢代到中古的反切注音,窮盡性地統計分析諧聲材料,從諧聲系列的角度展開考證,充分重視上古的異讀現象和諧聲層級,這些方面都還留有很大的空間值得我們去探索。

本書在考察特殊諧聲字的過程中,結合具體的例證對前人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辨析,可以揭示出目前複子音學說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對於後人利用諧聲字研究上古聲母系統也具備一定的借鑑意義。

二、主要內容

諧聲字是上古音研究的重要材料,近年來關於上古是否有複子音的爭論,也與如何解釋特殊諧聲字密切相關。本書以上古牙喉音中出現的特殊諧聲字為主要研究物件,建立了《說文解字》諧聲資料庫,在區分諧聲層級的基礎上進行欄位的檢索,選取特殊諧聲字,對與牙喉音相關的特殊諧聲字作了系統而深入的考證,主要內容有以下四點:

1。探討了“音近”標準和諧聲原則的歷史變遷。透過梳理漢代、魏晉南北朝、唐代以及淸代的註釋文獻,發現大多數“音近”都符合我們當下的看法,即聲母和韻部都同時存在音同或音近的關係,但同時也存在少量基於韻部和諧而聲母遠隔的音近。清代學者認同“雙聲相近”和“疊韻相近”,諧聲原則中也包含有“雙聲相諧”和“疊韻相諧”。對今人的研究,重點分析了CL-與L-以及喉牙音的音近和諧聲問題,疏理了這一時期對音近和諧聲原則的看法,發現從現代語言學理論所規定的音近標準和諧聲原則,在複子音構擬中被不斷地修訂。借鑑漢藏語、民族語的對音材料,為上古的語音系統引入新的子音,將中古聲母的上古來源進行離析,看似從音理上解釋了一些中古語音的不同分化,但卻與最能反映上古語音特徵的文獻材料產生諸多衝突,一些為了符合諧聲原則而人為規定的“音近”標準並沒有經過充分論證,其科學性和有效性都值得進一步探討。

2。考察了與牙喉音相關的特殊諧聲字上古時期的語音面貌。依照發音部位的不同,分四個章節分別探討了牙喉音和章組、端知組、精莊組、幫非組中的特殊諧聲字。對於每一個特殊諧聲字,全面收集韻書和音義書中所記錄的中古音切,同時結合傳世文獻中的經師音注、讀若音、假借、異文、連綿詞、同源詞和出土文獻中的假借字等文獻內證材料,充分考察了這些特殊諧聲字在周秦兩漢時期的語音面貌。研究發現除了一部分章組字和合口唇音字呈現出歷史性語音演變規律外,其他組中真正屬於特殊諧聲字的數量實際很少,而且絕大多數的特殊諧聲字其讀音上古已經形成。

3。總結了特殊諧聲字形成的原因。主要從同義換讀、同形字、誤定聲符、音變構詞、語流音變、讀音類推六個方面討論了特殊諧聲字研究中需要注意的若干問題,指出了持複子音觀念的學者在材料處理和語音構擬方面的一些不當之處,主張要充分重視語言內部證據,很多特殊諧聲字的產生與系統性的歷史語音演變並沒有直接聯絡,強調“是否有效解釋上古漢語內證材料”當為檢驗古音構擬科學性的首要標準。

4。總結了前人利用諧聲字研究上古聲母存在的問題,分析了複子音構擬中的一些不合理之處。例如前人在考察諧聲字時未充分考慮諧聲層級,增加了特殊諧聲字的數量;對於漢語的內證材料重視不夠,對諧聲字本身也未有全面系統地考察;有些特殊讀音的產生受之於語音系統外的因素影響,不能歸於語音的系統性演變;有一些複子音的構擬以及相應的形態說無法解釋別義的異讀現象;不少複子音聲母只和幾個甚至一兩個韻母搭配,複子音的構擬不符合漢語音系的聲韻配合規律,等等。

三 、主要觀點

1。將特殊諧聲字放入諧聲系統來考察,發現真正屬於特殊諧聲字的數量並不多,不能構成構擬複子音的依據。首先,從諧聲系列、諧聲層級的角度研究諧聲字,可以排除一部分傳統意義上認定的特殊諧聲字;其次,《說文》中的諧聲字融合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音韻系統,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說文》一書自漢以降輾轉傳抄,屢次刊定,其中很多的特殊諧聲現象是由於文字本身的差異造成的。因此,在認定一個字是否為諧聲字時要結合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對其聲符的表音功能作系統考察。

2。特殊諧聲字產生的原因非常複雜,不能僅僅從歷史音變的角度來為特殊諧聲字構擬上古形式。經我們考察,就有同義換讀、同形字、誤定聲符、音變構詞、語流音變、讀音類推等多種與系統性歷史音變無關的因素,因此在利用特殊諧聲字構擬上古音時,需要考慮到語言發展過程中諧聲字形成的多層次性和異質性。利用諧聲字研究上古音,首先需要剔除掉這些因素形成的特殊諧聲字,再來進行歷史語音演變的探討。

3。“音近”標準和“諧聲原則”古今存在差異,複子音構擬中秉持的“諧聲原則”值得進一步討論。傳統訓詁學家對於“音近”的看法和今天基於現代語言學背景的“音近”認識不盡相同,複子音構擬中的音近標準和基於此標準形成的諧聲原則也經歷了多次變遷,這些變遷多與文獻材料產生衝突相關,一些為了符合諧聲原則而人為規定的“音近”標準並沒有經過充分論證,其科學性和有效性都值得進一步探討。

4。特殊諧聲字不能反映複子音的存在,其特殊讀音上古已經形成,當是單子音聲母。複子音學說對韻部相通和聲母相通材料的處理沒有一致性,複子音構擬在解釋上古漢語的內證材料、以意義區分的異讀現象、歷史語音的發展演變以及音系的聲韻配合上都存在一定的矛盾。我們主張這些特殊諧聲字在上古當是單子音,與中古音形成系統的對應,其讀音的產生可能是受介音、母音的影響產生了歷史音變,或者是發生了例外音變的結果。

特別鳴謝

敦和基金會

薦書丨鄭妞:《上古牙喉音特殊諧聲關係研究》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微訊號: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我知道你

在看~

TAG: 諧聲特殊喉音複子音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