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暖還寒是什麼感覺?恍恍惚惚又是什麼狀態?《道德經》第十四篇

今天零號給大家帶來自己對道德經第十四篇的理解,希望大家喜歡。若有說的不好的地方還要煩請各位幫忙指摘。

似暖還寒是什麼感覺?恍恍惚惚又是什麼狀態?《道德經》第十四篇

第十四篇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似暖還寒是什麼感覺?恍恍惚惚又是什麼狀態?《道德經》第十四篇

筆者譯文:眼睛看不見的東西(程度),叫做夷;(聲音到了)耳朵聽不到的程度,叫做稀;物質到了我們感受不到(摸不到)的程度,叫做微。這三種程度都無法量化(追究,得出具體數值),因此可以放在一起理解。

把這種程度往上增加一些,它也不會變得更亮。往下減少一點,也不會變得更暗。他無邊無際,難以形容(命名它),但是它總會變回原來的狀態(無形,無狀,無質,即道之形態)。

這就叫做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邊,就沒有形狀),沒有形態的形態(太過飄渺,就沒有形態)這種狀態很恍惚(似有似無,似真似幻),我們看不見它的頭和尾在哪裡(就像一個圓,無論你迎著它,還是逆著它,都找不到它的頭和尾)。

掌握了(看懂了)一直存在世上的道(規律)。就可以用它來駕馭現在的事物。

只要知道了大道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的,就可以看見道執行的軌跡。

似暖還寒是什麼感覺?恍恍惚惚又是什麼狀態?《道德經》第十四篇

以上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若有認同者,望仔細分析其中難解之處。

有不認同者,看後全當筆者小兒痴語,千萬莫與之計較。

TAG: 名曰叫做程度形態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