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蘭亭集序》的中心思想:不是筆法特徵,你答書法驢唇不對

最近發生了一件很耐人尋味的事,說來與大夥聊聊,友人在微信上問我:“你知道《蘭亭集序》的中心思想嗎?”

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雖說算不上倒背如流,但一些基本的詞句還是有印象的,於是我便張口即來:“大體是筆斷而意連,提按頓挫一任自然,整體佈局天機錯落……”

“不對,是中心思想,不是筆法特徵,我問文學,你答書法,驢唇不對馬嘴”友人打斷道。

他這麼一說,我才意識到,在自己的潛意識裡《蘭亭集序》只是一部出神入化的書法,卻忽略了它首先是一篇抒情言志的散文,光顧著流連於其外在視覺審美,卻置其文字功能屬性於不顧,頗有點買櫝還珠的既視感。

而《蘭亭集序》之所以能成為“古今莫二”的神作,正是因為作者王羲之的“文思噴發,乘興書之”剛好與其筆下的瀟灑流麗、恣情生趣遙相呼應,二者缺一不可啊。

例如這一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以前感到歡快的事,俯仰之間已經變為陳跡,仍然不能不因此產生感慨,何況人壽的長短隨著造化而定,最後終將以生命的結束為最終結局。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這理應是一種對生命價值的哲學思考,也是對人與宇宙關係的深刻總結,更洽和了思想獨立、剛貞率潔、坦蕩不羈、放浪形骸、天人合一的魏晉風骨。

寫至最後,王羲之似乎真的飄然於物外,喃喃自語:“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意思是說,縱使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但觸發人們情懷的原因,他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如果後世有人能看到我們這些人的詩文,也將對這次集會的詩文有所感慨。

但可惜的是,像我這般的“後之覽者”卻只把《蘭亭集序》當做一部書法作品。

王羲之不知道,時代變了,人們的追求也跟著變了。

比如上週“國家安全教育日”,有一篇H5小測試,問題是中國的國字要怎麼理解。

我哪有那個水平,我就知道國最早寫為“或”,《說文》曰:“或,邦也。”,“或”從戈、從囗,囗像城形,大致是人們要舉著長戈,守衛城池的意思。到了西周後期,人們覺得光用一個“或”不夠表達意思,於是又給其扣上了一個框,變成了“國”,表示疆域的範圍。

要不說古人多智慧,只需一個字,便把“國家安全教育”剖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剛才提過,時代變了,人們的追求也跟著變了。在歷史的變遷中,為了體現當時統治者的治國理念,“國”字還出現過幾個不同的版本,比如下面這個“囯”。

【薦讀】《蘭亭集序》的中心思想:不是筆法特徵,你答書法驢唇不對

中間是“王”而非“玉”,口中存王,意思是以君王為上,天下皆為王土。在太平天國時期,各大天王勢力龐大,國內等級森嚴,所以這個“囯”就是他們使用的官方字。

同理,中華民國還用過“囻”,意思是國家屬於人民。

【薦讀】《蘭亭集序》的中心思想:不是筆法特徵,你答書法驢唇不對

還有據說是武則天統治時期,創造了“圀”這個字,意思是她的天下囊括八方。

【薦讀】《蘭亭集序》的中心思想:不是筆法特徵,你答書法驢唇不對

當然,以上種種無不是曇花一現,久留不得。

建國之後,新中國對漢字進行了規範簡化工作。一開始大家打算用“囯”字代替“國”,後經郭沫若先生提議,在“囯”的基礎上加了一筆,這才有了現在的“國”。

其實我還是挺喜歡繁體的“國”,原因也很簡單,王羲之只會這樣寫字。

王羲之不知道,時代變了,字都會變。

此刻若是再用《蘭亭集序》說一句,大概是:

“世殊事異,興懷必當有別,倘先人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罷。”

不過,有一說一,“錢”這個字還是很堅挺的,原來是“錢”,兩支戈嚴陣以待,那叫護得周全。現在去了一戈,留了一戈,做事是低調,但痴心未改。

果真熙熙攘攘……剩下的你知道。

【薦讀】《蘭亭集序》的中心思想:不是筆法特徵,你答書法驢唇不對

以上,就是今天想說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 完 —

TAG: 蘭亭集序王羲之意思俯仰之間世殊事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