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老盤見過很多驚豔的包漿,透紅的金剛:開片的星月:玉化的核桃。但是最近見到一個物件,著實重新整理了老盤的認知,它可精緻可可愛,可擺件可把玩,包漿後的樣子也讓人記憶深刻,它就是——

竹根雕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竹根雕在文玩裡也是十分小眾,很多人也不瞭解關於竹根雕的來歷,雕刻和盤玩玉化,那老盤今天就帶大家看看:

竹根雕

1. 竹根雕是怎麼來的?

2. 竹根雕是怎麼美翻的?

3. 竹根雕是怎麼盤玩的?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1

竹根雕是怎麼來的?

竹根雕是竹刻家族中的一個支脈,它是以生長在泥底下的竹根為原料雕刻加工而成的手工藝術品,具有獨特自然的製作工藝,質樸高雅的審美特徵,更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睞,常作為高階禮品饋贈,供人賞玩。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據目前史料分析,竹根雕藝術最先出現於南齊,《南齊書——明僧紹傳》中,曾有齊高祖贈竹如意(如意筍籜寇)給明僧紹的記載。

然而,竹根雕真正興盛時期是在明末清初,清中期達到高峰。當時主要產地是上海市嘉定區和江蘇省南京市,曾有“嘉定派”與“金陵派”之分。

嘉定派的代表人物是創始人朱鶴,號松鄰,他的作品《西園雅集圖筆筒》被乾隆帝收入內宮,並御題:“高枝必應託高士,傳形莫若善傳神。”並與其子和孫,號稱三松,“皆得家法巧思、務求精詣,而益臻神妙”。

在朱氏三松的影響和帶動下,嘉定的竹刻藝術地位居全國之首,不過朱氏門下的竹刻多以器物為主,而雕刻人物的高手當屬封氏三兄弟——錫祿、錫璋、錫爵,其中首推錫祿。

康熙二十四年,錫祿、錫璋同時入京“以藝植養心殿”,專門為宮廷製作竹根雕。

2

竹根雕是怎麼美翻的?

接觸竹根雕之前,老盤略有耳聞的是比較莊重嚴肅的根雕作品,深入研究竹根雕後,發現竹根雕不僅造型多變,個頭也大小不一,但是卻兼具藝術性、趣味性還有盤玩性。

雕刻題材各異

以前老盤以為竹根雕只有金蟾,瞭解之後才發現,著實是老盤片面了,馬兒,牛兒,蓮蓬,茶壺,香囊,茶倉,花器……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雕刻師雕不出的。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鼠,小茶壺:玩友@靜心竹語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蓮蓬:玩友@三笙堂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馬,牛:玩友@厲氏竹木藝術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花器:玩友@竹籃打水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香囊:玩友@柒小喃5200

神情妙趣橫生

就算是同一題材金蟾,不同的雕刻師手裡也能迸發出不同的靈感,或神態或眼神或體態各有不同,妙趣橫生。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玩友@竹事三尋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玩友@鶴鳴九皋蔓生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玩友@方顏竹木

竹根雕大小不一

竹根雕除了手把件,還有擺件,還有大型的掛件,大小不一。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玩友@竹事三尋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玩友@大周神話

根雕鑲嵌相結合

鑲嵌的風潮也吹到了竹根雕界,多彩的玉石給樸實無華的竹根雕帶來了更多色彩和創意。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玩友@zhhc0430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玩友@竹事三尋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玩友@戲竹草堂

3

竹根雕是怎麼盤的?

很多人在竹玩的包漿理解上是存在誤區的,有些人認為汗漬或是面板上的油脂可以使竹玩更快地達到包漿效果,於是就拿著竹根雕在臉上蹭來蹭去。

這其實是比較錯誤的做法,這種盤玩方法盤出來的東西表層確實會有一層亮光,顏色也會變深,很容易讓人誤會那就是包漿。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玩友@玉米0905

但照此法盤下來,就會發現竹子的顏色越來越髒,最終呈現一種黑紅色,顏色發悶不透亮,手感也是膩膩的不清爽,有些用刷子大力刷,甚至還能刷下來,這都說明那其實不是包漿,而是一種油垢,是身上的一些油垢蹭到竹子上去了。

真正的包漿是竹子在空氣中常年累月的氧化,顏色會愈加紅潤,加之空氣中的煙塵、水霧、油性物質等經年的滲透,再加上光照的長期浸染,最終形成的一種類似角質的殼狀物,它與料子是一體的,是不會被刷掉的。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玩友@北京手串張

如果想在短時間內達到比較好的包漿效果,需要我們在日常的盤玩過程中,適當地為其補充油分。

一個比較好的辦法是,在盤玩之前,少量地上一層油(薄薄一層,油能掛住不滴不滾的程度),然後靜置一會,待大部分油都乾的差不多了,開始上手套盤玩,以促進油分吸收。如果是帶雕工的作品,還需要結合刷子,將縫隙中的多餘油垢刷拭乾淨,以免積灰或形成油斑。上油不宜太過頻繁,需根據竹料的狀態來定,泛白無光時就需上油了。

小眾文玩裡的戰鬥機,懂它的人少之又少!

竹根雕分階段上油頻率:前期打底階段(前半年)推薦2-3天、3-5天的上油頻率;中期(前1-2年)一個月上1-2次油就可以;形成包漿後(3年以上)就不太需要上油了,偶爾用油刷上的殘餘油分,多盤玩刷拭就可以了,不需要再蘸油塗抹。

這竹根雕是不是重新整理了你的認知,本來以為的小小手把件,沒想到了解之後是一個大的竹根雕世界,大家還有什麼小了解的小眾品類,就留言給老盤吧~

TAG: 根雕玩友包漿老盤油垢